首页 > 军事历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406节

  宗学所开设的学科很多,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管理、商业、税法等很多领域,只要进修的宗藩子弟想学,那都是能学的。

  崇祯皇帝之所以这般做,就是想通过大范围的培养,来培养出一小撮真正的人材,为今后的移藩开海打基础。

  “说起来,宗学所招收的宗藩子弟,规模已经很庞大了,都快超万众了。”崇祯皇帝撩了撩袍袖,看向朱聿键说道:“今后所招收的群体,会对准底层宗室子弟,你可知朕为何要兴办宗学吗?”

  “臣不是很清楚。”

  朱聿键想了想,作揖行礼道:“不过臣闲暇时也想过此事,陛下是不想看着皇明的宗藩子弟,包括底层宗室子弟,这般碌碌无为的混吃等死,至于别的,臣愚钝,至今也没有想明白。”

  “你不愚钝,至少在朕看来,在那批授予特等生的宗藩子弟里,是很聪明的。”

  崇祯皇帝微笑着说道:“有些话,朕可以跟你聊聊,大明的对外开海一事,是今后要维系的国策。

  可是朝野间反对此事的,依旧有很多。

  想确保此等国策能长效运转起来,那就需要大明的宗藩族裔,来帮着皇明社稷,一起将此事做好。”

  削藩外移?!

  朱聿键双眼微张,心里生出些惊意。

  “看来你是想到了什么。”

  崇祯皇帝看向朱聿键,开口道:“朕今后打算明确移藩诸事,将我大明宗藩族裔一批批的迁移出大明,为我皇明社稷开疆扩土,固守在海外开拓的疆域。

  今后大明本土不会再有就藩之事,敕赏给大明诸藩的土地,国朝也会逐步收回国有,至于为何这般做,想来你也是清楚的。”

  朱聿键怎会不清楚呢。

  现在的他还没有承袭唐王爵,老唐王还苟延残喘的活着。

  “朱聿键,朕想问问你。”

  崇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对朱聿键说道:“你想承袭唐王爵吗?在承袭唐王爵后,是愿像老唐王那般,过着纸醉金迷的浑噩生活,还是想自己做主,在新的就藩地当家做主,做自己认为对皇明社稷有利的事情?

  这里就我们君臣在,有什么话都能直言不讳,倘若你连这点胆气都没有,那朕算是看错人了。”

  “臣…”

  朱聿键心生惊骇,顺势就跪倒在地上,脑海里浮现着天子所说之言,这一刻,朱聿键的内心深处很强烈的声音。

  他想承袭唐王爵!

  他想当家做主!

  他不想浑浑噩噩。

  “臣…想!”

  在崇祯皇帝的注视下,沉吟许久的朱聿键,咬牙说道:“臣……”

  “起来吧。”

  见朱聿键这般,崇祯皇帝面露笑意,开口道:“你的心情朕理解,唐王府的那些腌臜事,朕会出面解决。

  至于你,先回宗学收拾一番,内务府会派人接你离开京城,暂去东江镇熟悉军务,待熟悉完军务,得到刘兴祚的认可后,就去济州岛就藩吧,朕会派人去朝鲜一趟,洽谈新唐王就藩地之事。”

  朱聿键难掩震惊,双手有些颤抖,努力克制着内心的震惊和激动,向崇祯皇帝作揖行礼道:“臣领旨!”

  “你是朕所定的移藩第一人,朕不会亏待你,朝廷不会亏待你。”

  崇祯皇帝想了想,伸手对朱聿键说道:“今后济州岛会是很重要的海上要地,等到朕打通去往倭岛的航线,唐王府会有着很多好处,不过有了好处,就要多想着皇明社稷,别成为像老唐王那样的人。

  以后移藩出去的宗藩族裔,会归理藩院统管,需要你做什么,到时听候理藩院所下公函即可。”

  “臣领旨。”

  朱聿键再拜道。

  移藩是一件繁琐的事情,崇祯皇帝初期没有打算搞的多轰轰烈烈,他要挑选一批可靠的人,到合适的地域去先行打拼,让这批人先富起来,通过这批移藩出去的群体,所赚取到的令人眼红的利益,来让更多的宗藩族裔,都想着能主动移藩出去,只要将这步棋走好了,那大明能得到很多好处。

  不管是在大明本土,亦或是在大明海外,都将会开辟出新天地,等到崇祯皇帝构建的海外宗藩体系立稳脚跟,那就能开创庞大的市场,继而带动着大明本土的发展,帮着推动原始工业化,这是一盘很大的棋,没有几十年是不能促成的。

第643章 剑指漕运

  一个江南刺杀案。

  一个衍圣公府案。

  使得朝野间的注意力,都自然的转移到江南诸省和山东方面,原因很简单,不管是哪一件要案,都牵扯到士大夫阶层的核心利益。

  这两件要案都很重,前者被‘白莲余孽’刺杀的名儒很多,后者是涉及到衍圣公府,这也引起不小的风波。

  不过对崇祯皇帝而言,不管是哪一件要案,他都占据着很大主动权。

  毕竟此事在明面上来说,跟崇祯皇帝没有任何的牵扯,甚至需要他出面来进行仲裁,可是很多人并不清楚的是,崇祯皇帝要通过这两个要案的发生,将达成怎样的政治目的。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既然占据着很大的主动权,那崇祯皇帝就没有必要表现太急切,先让洪承畴和周延儒他们,在江南和山东等地好好审查,做好急先锋的角色,等到问题出现,矛盾出现,再顺势出手整顿即可。

  再者言,朝野间的注意力转移,对崇祯皇帝而言也是好事,至少他在做一些新的谋画部署时,就不会有很多双眼睛盯着。

  特别是内务府的发展上,就给予了很强的斡旋空间,等到内务府的体量庞大起来,外朝的文官群体瞧出利害,想要再反对罢黜内务府,就不是那般容易的事情了。

  等到了那个时候,外朝有司的朝臣敢再大规模上疏请辞,继而胁迫皇权的事情出现,那崇祯皇帝就大批简拔内务府大臣,去顶替外朝空缺的职官即可。

  “这个漕运所筹设的运军,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啊。”

  崇祯皇帝举起所拿奏疏,看向韩爌、温体仁、毕自严他们,开口道:“仅仅维系几万运军的建制,完成漕运的各项所需,每年竟耗费这般多的钱粮,就算国库现在充盈不少,可开支的粮饷,那也不是这样浪费的啊。

  现在大明各地的灾情,依旧是很严峻的,此前湖广总督李邦华呈报,治下出现严重的灾情。

  虽说湖广筹设了赈灾行署,朝廷也调拨了赈灾粮饷,可是灾情还没彻底解决,朝廷需要用银子的地方也不少。”

  天子这是要对漕运再出手整顿吗?

  韩爌、温体仁、毕自严他们,听闻崇祯皇帝所讲之言,心里都生出了想法,毕竟漕运是很重要的所在。

  此前崇祯皇帝先后对赈灾、河政、漕运等耗费粮饷多的领域出手,这使得不少贪官污吏被揪出来,也断掉不少人的财路,使得当前在大明北方诸省,涉及到赈灾、河政、漕运等领域的建树,都取得了相应的成绩。

  特别是河政这一块儿,取得的进展最为明显,诸如永定河水系、黄河、漕运、淮河等处河政,特设起的专职治河巡抚衙门,让各处河政的推诿减少,真正解决河政隐患的效率增强,实干的河政官员增多,这对于河政的整体建设,都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

  看着众人沉默不言,崇祯皇帝继续说道:“朕打算今后的漕粮和各类折色银,所涉及到钱粮的押解诸事,要逐步向海运进行倾斜,不再以漕运为主了。

  等何时能明确较为稳妥的北上航线,朝廷就开始逐步取缔运军建制,今后大运河就逐步转为民用性质,到时缴纳足额的关税,就能在大运河畅通无阻。”

  “陛下不可啊。”

  韩爌快步上前,作揖行礼道:“这漕运乃是维系漕粮的根本,而漕粮是确保京畿安稳关键,漕运的稳妥性远比海运要强上很多,这海上的运输情况复杂,风险很高,倘若……”

  “所以朕才会说,朝廷要逐步的向海运进行倾斜。”

  崇祯皇帝出言打断道:“天津开海通商这般久,难道朕不知海上运输的风险吗?可是如果能明确稳妥的航线,那就能有效的规避这些风险。

  一年开辟不出来稳妥的航线。

  两年难道还开辟不出来吗?

  漕运就真像韩卿所说那般,一点问题和风险都没有吗?

  过去那般多的漂没是怎么回事?

  黄河、淮河一旦泛滥,就会间接导致漕运的停摆,难道这些韩卿也不清楚吗?

  做什么事情前,内阁能不能别光想着办不成,难道就不能多想想,怎么把事情稳妥的办成吗?”

  逐步明确漕运转海运,这只是一个开始,根子依旧是赋税方面的,漕粮和各类折色银押解进京,是为向江南诸省征税,继而掌控住这块富庶之地。

  可现在江南诸省的治下,存在着很多的群体,在想方设法的偷税漏税,甚至是逃税,崇祯皇帝很清楚这些情况,但是他现在还不能大跨步的进行谋改。

  步子迈大了,容易扯到蛋。

  “这件事情就这般定了,内阁要尽快拟个章程。”

  崇祯皇帝冷哼一声,开口道:“不要给朕提什么困难,有困难的地方多了,要是内阁不能将此事做好,那朕不介意让内务府出手解决。

  此外,原运军提督祖大寿,先前在职期间表现不错,擢授广东总兵,所缺职官由吴襄出任。”

  漕运的弊政,要逐步进行清查。

  辽东将门,要逐步进行转移。

  现在掌握着主动权的崇祯皇帝,不会有任何的优柔寡断,他要用自己的方式,来逐步的清扫垃圾。

  先掌控住整个北方诸省,再逐步将矛头指向江南、西南等地,继而确保大明掀起的维新变法,能够逐步的推行起来。

  “鉴于漕运的重要性,此事今后就由韩卿亲抓。”

  看着眼前的诸内阁大臣,崇祯皇帝开口道:“此事要是办不好,那影响的就不是国朝的安稳,还会影响到社稷的稳定。

  朕希望韩卿能多想想朝廷,多想想社稷,现在出了这般多的事情,倘若再出现一些事情,那天下怎样看待朝廷?”

  “臣…遵旨。”

  被敲打的韩爌,神情有些复杂,向崇祯皇帝拱手作揖道,他知道漕运转海运一事,算是无力回天了。

  韩爌也清楚此事一旦促成,那今后想抨击天津开海就更难了,可是当前这种局势,他一个内阁首辅又有什么办法改变呢?

第644章 清查亏空

  “皇爷,内务府派人呈报,唐王孙朱聿键已离开西山宗学,由内务府所谴官员护送下赶赴天津。”

  王承恩走进东暖阁,拱手作揖道:“琉球镇总兵官郑芝龙所上缴税银,皆已清点登记造册,时下已押解至西山铸造新制钱。

首节 上一节 406/5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截胡刘备妻,我乃祖龙血脉

下一篇:大秦:夺笋呐,祖龙偷听我心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