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第1042节
人们依然喝不起开水,没错。
张异在前世,从他的爷爷奶奶口中知道,在那段苦难的日子,柴火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依然也是重要的物资。
烧一些开水喝,等于浪费为数不多的柴火。
所以国家出面,建设了开水房。
大家需要开水的时候,提着暖水壶去打水就行了。
统一烧水,也是一种节约资源的方式。
以前的话,烧开水这种观念,对于古人来说,压根就不会在意,但经过药王太上信仰传播十年。
加上微生物学的逐渐流传。
如今喝开水,已经成为人所皆知的共识。
就如大明的南征军,只要条件允许,士兵一律和开水,几乎就是已经写到军纪里边。
可是共识归共识,一般的百姓依然喝不起开水,就如他前世的父辈一样。
所以张异在搞出蒸汽机的时候,第一个想法,就是通过几年的布局,完成他当初的设想。
喝开水这件事,在教育落后的大明,张异选择了将他和药王太上连接在一起。
所以这个行为,本身对于正一道而言,是收拢民心的关键动作。
他的想法是,以正一道牵头,在天下每个州府设置开水房。
然后再将开水房朝着县城延伸……
通过降低燃料的成本,逐步将喝开水变成不算太难的事。
当然,这个前提是,他必须把煤炭的价格给打下来……
周通听着张异的说法,笑了笑:
“国师做生意的本事,我是知道的!
可惜,若是能投上一笔钱,也能跟着国师赚点……”
“你可别投,这个生意若是用来赚钱,那就违背了贫道的初心了……”
周通若有所思,张异看起来是真没打算用水房赚钱。
“国师,那我就不明白了,既然国师不打算赚钱,为什么不开成……”
张异明白周通的意思,笑了:
“你是觉得,既然我不准备赚钱,也不差钱,为什么不直接免费?”
周通点头,张异说:
“慈善这种事,可以做,但不能持续!
如果投入没有回报,就算我主动贴钱做,也做不久!
水房在保本的情况下,保持一个微薄的利润,百姓得了实惠,经营者也不至于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意义,这才是合适的做法!
不过这件事还早着呢,起码,将煤矿的价格打下来再说!”
燃料在小冰期的大明,肯定是刚需中的刚需。
煤矿产量这种事。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蒸汽机能解决。
张异和周通走访了许多地方,很快选中了自己需要的一处煤矿。
他这次没有客气,直接利用朝廷的资源,开始在附近买地,设厂,然后开始组装第二台蒸汽机。
这台蒸汽机和春秋学院那台是差不多同时的时间做出来,所有的零部件虽然不是标准化,但也基本做到手搓的最好。
有锦衣卫的大旗,朝廷的支持。
地方官府和士绅哪敢去为难张异。
从张异出现在煤矿的那一刻起,实际上,他已经接管了煤矿的所有权。
紧接着,就是组装机器,调试……
在这段时间内,张异还参观了矿山,对矿工的工作方式,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
“他真的,跑去挖矿了?”
张异的动作,总是让人想不明白。
不过盯着她的人不少,消息传回京城的时候,胡惟庸等人还是不信。
反正京城的荣华富贵不享受,自己躲到山沟沟里跟那些矿工同吃同住。
张异的现状,成为中书省一众官员的笑谈。
虽然没有锦衣卫的眼线,但张异在矿山,本身就有许多官员在配合他。
他说过的一些话,也被记录下来。
“让天下人喝得起开水,这家伙倒也是个有心之人!”
虽然和张异不对付,但众人对张异的想法,也是非常认可的。
人是复杂的动物,每个读书人一开始的时候,都会有为民请命的理想。
只是随着阅历成长,人总会看清楚这个世界的真相。
汪广洋的话,也染其他人点头。
他们这些人,是最讨厌张异的人,却也认同张异的做法。
“只是,愚昧!”
汪广洋冷哼,在他看来,张异沉迷于这些奇技淫巧,是辜负了他身上的本事。
一个能站在高位上的人,应该是把握大局,具体的事情让下人去办。
张异的做法,无形中是降低了他的格局。
其他官员闻言,附和一笑。
胡惟庸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大家的话题,很快从张异那里离开,聚焦在如今朝廷最重要的两件事上来。
都城,新旧交替。
哪怕如今距离迁都还有一年多,但朝廷的工作其实早就开始了!
迁都又不是搬家,大家打包收拾东西,然后就住到北京去了。
这其中涉及到官员的迁徙,必须有一部分官员,去将顺天府运转起来。
而与此同时,南京这边的工作,也不能落下。
尤其是如今大明正值第三次北伐。
大量的凋零,通过中书省,发放地方。
无数的粮草,也在运送北方。
如今中书省在讨论的其中一个议题,就是要不要先让一个宰相去北方主持大局?
这件事本应该是汪广洋去,因为中书省如今,事实上掌握在胡惟庸手里。
汪广洋能力虽然高,却喜欢明哲保身。
这些年胡惟庸已经逐渐完成了一人专权。
只是再次重提这件事的时候,胡惟庸却提出来:
“不若,让汪相在此执掌大局,本相提前前往顺天府?”
“胡相……”
胡惟庸的提议,让所有人都吓一跳。
他主动去顺天,这是要让权给汪广洋?
要知道,如今整个大明最重要的,却不是迁都的事,而是漠北的北伐战争。
徐达和蓝玉,朱棣他们,正一路扎进漠北。
中书省身为朝廷的中枢,保证后勤的调动,也是极为重要的任务。
这件事,如果处理得好,这诺大的军功,二人也能分得一份。
毕竟有李善长的前车之鉴,大家伙也看到了文臣拿军功封爵的先例。
汪广洋已经是忠勤伯,难道胡惟庸不想利用好这次关系,弄一个爵位?
“胡相,在北伐的关口,这中书省的具体事务,可需要你定夺!”
汪广洋感觉有一丝不对劲,用言语试探胡惟庸。
胡惟庸道:
“战场上的事本相又不懂,相比起汪相,本相在这方面实在不熟!
本相觉得,我还是处理自己擅长的事情,迁都乃是内政,本相将这件事处置好更好!
上一篇:支教三年,大秦成日不落了?
下一篇:大唐我的封地变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