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第125节
“就是拿一些大蒜炼丹,还不知道能不能成,成了再说……”
张异朝着朱标这个天使投资人挤眉弄眼,搞得后者拼命在给他做不要声张的手势。
好在老朱也没多想,张异鼓捣那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多了去了。
等张异回炼丹房把门关上,院子里的异味少了许多!
“说起国子学,我倒是听到一些风声,你们国子学的祭酒许存仁许大人好像被抓了,这应天府里沸沸扬扬的都在传,似乎和科举有关?”
朱元璋开门见山,引出话题!
张异笑道:
“所以叔叔今天来,是特意找我打探消息的?”
老朱回答:
“没错,科举这种事,哪怕流传出只言片语,也是牵动天下学子的事情,尤其是我这儿子既然有心功名,当然要来问清楚!”
“叔叔没有门路?“
张异想试探老朱的家底,老朱一眼瞪他:
“你以为我是什么人都能攀附得上?
我要有那本事,我早就将你黄家哥哥往国子学里送,里边的学生以后怎么也可以补个官职,免得去走科举的路子!
可这国子学我没办法呀,哪像你能进去,还说心烦!”
老朱说这些话,可是真有怨气呀。
张异这小子在国子学已经有些日子了,但初心似乎从未改变。
张异讪笑,现在的国子学不是未来的国子监,暂时一般人还真不能通过走关系获得监生的身份。
看来,自己是触碰到了黄叔叔的痛处。
商人社会地位低,虽然有钱,却被老朱限制的死死的。
唯一能改变一个宗族命运,光宗耀祖的手段,就是读书了。
可是科举哪有那么容易考的?
全国多少学子,一年去争那几百个名额,能中个举人都是好的。
一个举人,就可以让黄家的命运获得天翻地覆的改变,更不要说高中进士。
“我是打听到了,你这小子跟许存仁关系不错,许老爷子手中的权柄看似没有多少,可影响深远呀!
你若能帮我打听打听,哪怕只知道一个大概的方向,于你黄大哥而言都是莫大的机缘!
你说吧,对这科举,你有什么想法?”
张异哑然失笑,科举终究是古人最看重的事,就连黄家叔叔听闻此事,都乱了心神。
他道:
“叔叔你就算想准备,未免也太早了,开恩科起码也要两年之后的洪武三年!
如果是许先生出事之前,我大概还能给你一些指点,但如今天数变了,
我反而不知道怎么跟你说!
且,别说是我,估计皇帝自己现在都不知道他要怎么办……”
张异这句话倒是戳中老朱,因为他就是不知道取舍,才来清心观求问的!
第121章 算学入科举
“洪武三年才会开恩科?”
其实老朱自己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开恩科,科举之事关系选拔人才,可天下未定,他也不可能强行开科。
现在天下的人才,估计也在观望大明和北元的决战。
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犹未可知。
从张异的话语中,朱元璋也隐约猜出大明未来的战争情况。
他将这件事压在心底,他来问张异的事可不是这件,而是科举!
许存仁也好,孔讷也好,想要动摇老朱的意志并不容易。唯有张异这个家伙差了一脚,老朱的心就飘忽在空中,落不下来。
毕竟这个混小子身上带着仙缘,先不说那虚无缥缈的仙庭,神仙是什么样子。
就他那本天书看到的只言片语,都足以动摇老朱的意志。
关于科举这件事,皇帝是想了几天也没个结果,干脆来试探一下张异的口风。
结果张异给他回了一句,他自己也不知道。
不知道怎么行?朱元璋好不容易来了一趟,当然要榨出一点东西再走!
“叔叔你是不知道其中的事,我倒是知道一点!”
张异没有说出自己起的作用,却将许存仁和朱元璋的主要矛盾说出来。
“其实皇帝想改革前朝科举之事,也是正常,换成其他人估计也不是个事,我那先生的性子,偏偏就不喜欢陛下的改革……
这一来二去,就弄成这样了,不过还好孔讷那家伙有种,终究给陛下一个台阶下!
不过根据孔家子告诉我的情况来看,陛下命先生去改革科举,证明他心中有松动,
能改变那位的意志可不容易呀,但谁知道许先生的改革方案能不能让那位满意?
也就是说,陛下未来会不会回到八股文那一套,谁也不知道!
可能有,可能无,天机蒙昧,我也看不到了!”
别说张异看不到,朱元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改革。
他若是定下心,也不会来寻找张异。
“改不改是一回事,你给我分析分析,这改革和不改革有什么区别?”
张异撇撇嘴:
“区别的话,其实也就是取舍而已!
从程朱理学出现开始,儒学从儒教的转化基本已经不可逆,有了宗教化,就有一些不理性的东西!
而为了追求所谓的神圣性,人在其中的作用自然就越来越少!
所以从宋到元,从元到大明,皇帝进一步限制科举取士的范围,也是顺势而为!
若换成其他人,大概也就不反对了,只可惜我那先生有些跳脱,却和别人不同……”
“你的意思是,他吃饱没事干?”
朱元璋冷冷回应张异的话,他也不确定张异是敷衍他,还是真心话。
“也不是,也许因为还有先生这种人,我对儒教的情况,还不至于绝望……当然,这和陛下的取舍无关,所谓当局者迷,在程朱理学的框架下,陛下做的决定虽然过,但却不是错!
如果说陛下有错,错的也是它对未来的影响!
陛下的科举改革,核心问题在于:不允许学生违背经注,有自己的思想,
学生所想,即是圣人所想,如此而已!
这本就是一个【宗教】所应该拥有的特性,陛下只是强化了这种特性。
只是嘛,陛下的私心终究还是想要限制官僚集团,顺便砍自己一刀而已!”
张异清了清嗓子,道: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化本身,无论佛道儒三教,还是其他事物,程朱理学本就是儒家在求变过程中产物,到头来它的改革却变成不变……
不变,是改革的那个人希望将事情控制在一个他能控制的范围,以求满足他的控制欲,可这样干,往往会把事情引向另一种不可知的变化。
陛下的取舍,取的是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削弱整个大明官员阶层,可他一旦尝试之后,他会发现自己选上来的人是什么玩意、
然后他会后悔,自己停了科举,但最后在取舍方面,他还是不得不做选择!
所以我说呀,怎么选都是顾此失彼!”
“那你喜欢什么选择?是许存仁的维持原状,还是陛下的禁锢思想?”
朱元璋继续追问。
“我吃瓜,选什么选?”
张异一副雨我无瓜的模样,让老朱郁闷不已。
这货终究还是个不求功名的道士,这种关系无数人命运的事情,他是一点都不在意。
“不过如果从我未来看到的情况来说,陛下的选择终究还是错的……
洪武三年朝廷开恩科,他选了三年的人才,最后自己觉得不满意,就把科举给关了!
其实从这件事来看,他大概也意识到问题,但他回到举荐制这件事,就又开了历史倒车……
从举荐制到再次科举,大明在那些年失去的东西很多……
举荐制确实,给皇帝选择上来很多人才,却也为大明埋下一些祸端!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本来皇帝想要削弱相权,但反而把相权空前加强了!”
上一篇:支教三年,大秦成日不落了?
下一篇:大唐我的封地变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