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第532节
刘伯温一本正经回答:
“臣问的是浙东百姓,还有我大明的前程……”
朱元璋:……
这货是真难对付呀,故意借助高见贤给自己传话,现在翻脸不认了。
他们君臣之间,主打的就是一个心照不宣,谁也别撕破那层窗户纸。
“你刘伯温身为朝廷命官,去找一个小道士询问大明的前程?是否可笑?”
“陛下,并不可笑!
臣已经不止一次跟陛下举荐过清心观那位小真人,此人虽小,却是堪比周颠的异人。
他对未了的预见和对国事的理解,臣觉得可以一听!
事实上臣昨日过去,还被这位小道长训斥了一顿!
见到高指挥使的时候,也是因为有怨气在身,所以不免暴躁……”
“哦!”
刘伯温一下子把老朱的兴趣勾起来。
皇帝问:
“他怎么骂你了?”
“他说微臣忠孝不全……
身为御史中丞,明明有监察百官的权柄,却对下边的乱象不言一语,对家乡的现状不曾给皇帝提过任何意见,为人臣却尸位素餐,此为不忠!
乡亲犯国法,臣却不曾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去规劝宗亲父老,是为不孝!
那小真人上来就把老夫说成不忠不孝之辈,老夫昨天还不接受,但昨晚想起来,张小真人骂的没错……”
“你真被他骂了?”
朱元璋乐了,刘基这小老头吃亏的时候可不少见。
老朱可是乐得见他吃瘪,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欢喜,可把老刘给郁闷坏了……
陛下,您就不能稍微掩饰一下吗?
“咳咳,还有呢?”
“小真人还说,锦衣卫的出现,是因为御史台和中书省的工作,让陛下失望了,尤其是臣所领导的御史台,对监察工作的放任和失职,导致了今日之因果……
海贸造给江南富户带来了大量的财富,但这些财富产生的利润,却不曾给朝廷贡献一丝半点。
朝廷本是这些人的靠山,大明广阔的土地,丰富的物产为他们提供了贸易的基础。
可是,沿海商人不思反哺华夏,却勾结倭寇残害乡亲,当是罪有应得……”
刘伯温洋洋洒洒,将张异的观点说了大概。
朱元璋听着十分畅快。
张异这小子就跟他肚子里的蛔虫一般,将他想要说的话一口气说出去。
这些话许多老朱自己都未必能说得如此清楚。
税收是朝廷的根本,而清算沿海富户,根源也在税收……
甚至朱元璋对地方的整改,税收依然是主要目的之一。
天下人不可不纳税……
这个理念深得老朱欢心。
华夏自古以来,有许多定制。
有些人天生就理所当然不纳税……
可这些东西一旦落下名分,后来者想去更改非常难。
张异说得没错,如果能将“纳税”当成一种理所应当的名分,会省下许多麻烦。
“所以呢?”
朱元璋不动声色,询问刘伯温。
刘伯温很纠结,张异说的道理他是明白的,可是他如果认可这种做法,其实等于背叛自己所在的阶级。
李善长也好,宋濂也罢,大家都在推动读书人拥有更多的特权。
而这些特权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免税……
让天下人皆纳税,等于除了本来就已经纳税的老百姓,这件事会得罪几乎所有的人。
家与国……
公与私……
刘基想起自己思索一晚上的结果,点头说:
“臣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并且想请皇帝安排臣编撰大明税法……”
税法这个概念,也是张异提出来的。
老朱和刘伯温在这件事,一拍即合。
不过,刘基既然在这个问题上妥协,他自然也有他的诉求。
朱元璋同意这件事之后,刘伯温跪下。
“臣还有另外一件事请求皇帝!
从皇帝封太仓市舶司,臣感觉陛下有海禁之趋势,海禁之后,这沿海一带百姓,将失去收入的来源!
陛下当思考,每个地方的情况不同!
我浙东,福建等多山之地,确实无法只靠土地养活自己……
陛下鼓励休养生息,可休养生息需要土地!
如果土地不足以让百姓休养生息,没有活路的百姓,恐怕会产生民变!”
朱元璋脸色微变,刘伯温说的也是个道理。
江南被血洗过一次之后,空缺出来的资源,确实可以让江南安生一段日子。
可是如果海禁的话,许多地方的田地是养不活更多的百姓的。
大移民,也算是老朱对人口结构进行改造的一个方案。
可他不可能将所有人都迁徙走,人少地多,迟早会有矛盾。
“所以我浙东,福建之地,多出商人。
在粮食产量无以为继的时候,请皇帝允许我浙东等地的商人,发展工商业,在工商业上,给与一定支持!”
“这也是那小子的说法?”
朱元璋冷哼,刘伯温默然点头。
老朱纠结起来,张异不止一次对他说过,当天下田地无法承载人口的时候,工商业就是朝廷税收的主要根源,也是续命之法……
工商业是否要发展,肯定要发展,但绝对不是现在!
可刘伯温提出的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大明不同的地方,对于所谓休养生息的标准也不同。
华北,长江中下游等平原地区,它们能养活的老百姓显然更多。
对于提前发展工商业,老朱是抗拒的。
如果工商业能赚到钱,百姓怎么可能安心去务农,五生产?
且,商人赚钱,能反哺到地方的情况其实也很少……
皇帝站起来,反复踱步,却没有马上答应刘伯温。
“这件事朕记下了,海禁之事,也是徐徐图之!
你先把税法初稿给朕定下来,朕会审核……”
朱元璋打算去见见张异,先听听他怎么说。
只听刘伯温一面之词,他不好轻易下这个决断。
刘基趁机提议:
“陛下,您为什么不召见那个孩子,跟他好好聊聊?”
朱元璋愣住,真就是怕什么来什么?
随着张异跟其他人接触越来越多,金子始终是藏不住的。
那孩子的锋芒,会招惹一些人,也会被一些人欣赏。
从许存仁到刘伯温,都属于欣赏他的那些人。
可是他若是真能见,早就见了……
“陛下,您也知臣心高气傲,少有服人,可这孩子臣是心服的!
上一篇:支教三年,大秦成日不落了?
下一篇:大唐我的封地变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