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第554节
“你娘什么样,难道我不知道?爹不是要故意如此对她,但她要是再闹的话,就算爹受得住她,皇帝说不定,要给你爹我换个发妻了……”
常遇春轻声细语。
常家丫头却吓一跳:
“爹……”
常遇春却没有多说,径自进入书房。
……
“老爷,李相和中书左丞胡大人,前来拜访!”
随着常遇春回京,常府的门庭逐渐热闹起来。
大部分想要见常遇春的官员,都在常府下人的婉拒之下,只留下一张拜帖回去。
但有些人,就算老常不想见,也不得不见。
李善长,朱元璋文官集团之首,也是淮西集团的领袖。
常遇春和李善长之间的交情极好,他拖着病体,也要出门迎接李善长。
“李先生!”
“遇春,你出来做是什么?”
常遇春重病回朝,这点李善长是知道的。
可是见他身体病蔫蔫的样子,李善长才明白原来事情如此严重。
有张异和萧九贤的药物吊着,常遇春终归能自由行动,只是走一步,就能累得半死。
他和胡惟庸对视一眼。
都能看出自己心中的忧虑。
常遇春乃是军神级别的人物,他成这样了,对整个国家都不算是好事。
“李先生,让您看笑话了!”
常遇春在丫头的搀扶下,进了书房。
李善长一看,那书桌上摊开一张纸,上边笔墨未干。
他道:
“你不养着身子,在书房里做什么?”
常遇春挤出一丝笑容:
“收人启发,想借着养病的时日,留下一些东西?”
“哦!”
李善长闻言,主动走到书桌前,看着常遇春落笔的字。
“兵法!遇春,你好兴致!”
常遇春想要完成的作品,竟然是兵法,这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他不像是能写下兵法书的人。
大明的名将,徐达用兵全能,常遇春却以勇猛自居。
他虽然在朱元璋提示下,也会读一些兵法,但他的用兵风格,绝不是其他人能模仿。
李善长私心以为,就算是徐达说要写本兵书他都不奇怪,但老常写这玩意,是谁出的主意?
“不是兵法,是练兵法!”
常遇春认真解释,兵法和练兵之法是有不同的。
“你竟然舍得……”
李善长听闻之后,脸色大变,胡惟庸也许听不出来,长期主持部队后勤的李善长却明白其中的差距。
如果说兵法是高屋建瓴的道理,
练兵法就是每个武将安身立命的看家本事。
常遇春有这等胸怀,实在出乎他的预料。
“也是受了人启发,既然我无法上战场,干脆给朝廷留下一些东西,也不枉我征战二十年!”
李善长若有所思,只是说了一声大善,便说明今天的来意。
“遇春,你这情况,一时半会也去不了战场,在京城这边,你可要担起责任。
如果你同意了,老夫准备向陛下举荐你当个中书省右相之位……”
常遇春一愣,让他去担任中书省右相之位?
在大明的武将中,徐达也领过这个职位,但大部分情况下,这个职位对于他们而言是虚职。
如果自己能够入中书省,自然是极好的。
但常遇春也知道,他没有这个资格。
李善长提出这个要求,胡惟庸都是愣了一下,让常遇春一个武将入中书省,李善长是打算干什么?
从汪广洋下去之后,中书省就李善长一家独大。
放着这么一个大好局面不要,偏要请一尊大佛进去?
李善长自己就是一个没有容人之量的人,这点胡惟庸非常清楚?
难道他能驾驭常遇春不成?
胡惟庸转念一想,瞬间猜到了李善长的意思。
他露出意味深长的表情,目光落在常遇春身上。
第330章 文武分离,宰相和老丈人
常遇春低下头,虽然他很难接受一个现实,那就是他就算从阎王爷那里捡回来一条命,但代价可能是他永远也无法回归战场的事实。
如果这件事发生了,他在朝廷中如何自处?
一个不能上战场的武将,他总要在朝廷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皇帝对自己的情感,可以让他一生衣食无忧。
可他会满足于,仅仅衣食无忧?
李善长见他脾胃意动,继续说:
“本来,以你的地位,主大都督府是最好的……
但你也知道,大都督府如今也在中书省之下,受中书省节制。
所以,你还不如接了这右相的位置,大不了以后,你就负责军务。”
常遇春疑惑:
“李先生,您为什么非要将我推上中书省的位置?”
李善长叹气:
“你在前方不知道,最近这朝堂上,早就风云变幻!
陛下这阵子做了许多事,让人颇为不安……
我坐在这中书省宰相的位置上,也是如坐针毡,
如果遇春你能摘中书省帮我分担一些,也是好事……
反正你也领过平章政事的虚职,虽然后来陛下去了,
但总算不是完全没有资历……”
常遇春闻言,道:
“陛下怎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我常遇春就是个打仗的,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也弄不明白。
一切,交给陛下定夺吧!”
“行,你考虑一下!”
李善长跟常遇春聊了一会,自顾离开。
……
“李善长想让常遇春当右相?”
第二日,清心观。
张异和刘基对视而坐,刘基身前,还放着一叠手稿,正是准备给张异拿拿主意。
老张这位真人也在,不过并没有参与二人关于税法的讨论。
倒是刘基闲话家常,却让他有了兴趣。
常遇春抱病,关于他的病情在应天府也不胫而走,这位将军未来能不能上战场,关系着许多事情的变化。
李善长在早朝提议皇帝将常遇春提为中书省右相,这差不多是给他未来定性。
上一篇:支教三年,大秦成日不落了?
下一篇:大唐我的封地变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