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第636节
那才真的是将陛下的一片苦心白费!
甚至,陷陛下于不义!”
“刘基,你说谁小肚鸡肠?”
阴阳也就罢了,刘基指着脸骂人,李善长脸色难看。
刘基笑道:
“难道不是?
汪广洋在我大明拿了天下之前,是何等人才,李大人自知……
他若是无能之人,陛下岂会让他成为宰相?
不过在中书省,他一个右相愣是不敢表达自己任何意见,这恐怕不是汪广洋自己的问题!
问题在中书省吧?”
“刘基,你是在讽刺我把控中书省?让汪广洋怒不敢言……?”
李善长的眼神中,已经带着不善之色,若不是有辱斯文,他都想上去给刘基一拳。
虽然,他在中书省,确实是一言堂……
这点李善长自己也明白。
杨宪最得志的时候,也不敢轻易跟李善长掰手腕。
杨宪看似大权在握,李善长主动退避。
但众人都明白,在中书省,李大人依然牢牢把控着整个政治中枢的运转,不容对方染指。
可这种事,绝对是不能放在明面上说的。
李善长偷偷看了朱标一眼,有些担心朱标会将这些话听进去。
他想用话语将刘基压下去,刘基却没有给他面子:
“是不是,李相自己清楚!
谁不知道您李相睚眦必报,就连孩童得罪您,您也是该出手就出手……”
“刘基!”
刘伯温这句话,触了李善长的逆鳞。
汪广洋的事情他不认,可关于张异那件事他更不能认。
张异那个案子是小事,可孟家灭门案,背后牵扯的事情,很有可能触碰朱元璋的逆鳞。
这老小子心狠,这是往死里坑自己?
太子书房,周围的气氛变得玩味起来。
李善长赶紧跪在朱标面前:
“臣请太子彻查此案,还微臣一个清白,微臣和那张异并无仇怨,也不曾将一个孩子放在眼中!
刘基此言,分明是想混淆视听,来开脱他在税改方案上的无能……
殿下……”
朱标沉思之后,却是和了一个稀泥。
“此事等父皇回来,再做定夺吧!”
“陛下,臣另有一事禀报!”
刘基主动提及另外一件事。
“刘大人请说!”
“这件事其实还是关于那个孩子张异的,殿下可记得正一道封神法会上,推广的粪丹?”
朱标心领神会,故作思索,然后点头:
“本宫记得,龙虎山正一道,推广简体字,推行农耕之术,此等利国利民之行,还被父皇夸奖过……”
“清心观主张异,被陛下赐下良田,他也按照带龙虎山的方法,耕种了一年!
如今正式丰收之时,臣去清心观的时候,见证过奇迹!
所以臣想请陛下出宫,陪着微臣去看看!
如今天下初定,生产荒废!
陛下体恤百姓,在税收方面定得极低。
然就算如此,这粮食依然紧张。
朝廷紧张,百姓也紧张……
但微臣从清心观的良田上看到,缓解粮食紧张的希望……”
“哦!”
刘伯温一番说辞,倒是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他是什么性子的人,无论是刘基的盟友,还是他的政敌都清楚。
能让刘基用上见证奇迹这四个字,那清心观那些天地的粮食产量,肯定非同小可。
“刘大人,你让本宫见证奇迹,究竟是什么样的产量,才能让你如此推崇?”
“亩产,三石,甚至之上……”
刘基心知肚明,朱标是不会出宫的,他故意在众人面前,说出预估的产量。
李善长闻言,登时脸色大变!
他并非庸才,整个大明军方的后勤,很长时间内都是他在管理。
关于钱粮数字,李善长敏感无比:
“这不可能!”
东宫书房内,其他中书省大员也面露震惊之色。
明初的官员,主打的就是一个接地气。
他们对粮食亩产的数据,心知肚明。
如果真能亩产三石,这等于粮食的产量几乎翻了一倍。
这也意味着,天下的粮食产量,也许也可以翻一倍……
一倍,那是什么概念?
李善长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他有些气急败坏:
“刘基,你莫信口胡言!”
刘基早就料到他会有如此反应,只是斜眼看他:
“李大人,你若不信跟着我去看看就是……”
“好!”
朱标不等李善长回答,先是叫了一声好:
“本宫倒是真想去见证刘大人口中的奇迹,不过父皇有命,我不得轻易出宫!
这件事,就交给李大人帮本宫看看吧!”
李善长闻言,赶紧拜下:
“能为殿下分忧,臣不胜荣幸!”
他还不忘瞪了刘基一眼,如果张异家的良田粮食产量不够,
他必让这老小子下不了台。
朱标又道:
“如此奇迹,若是真的,天家人不能没有人在场见证!
来人,去将老二叫过来!”
第368章 有点良心,但不多
朱樉很快被召唤到东宫。
“大哥,你找我……”
朱樉冲入书房,见到许多大臣在,马上又老实许多。
“太子殿下,诸位大人好!”
几位大人见了朱樉,脸色并不太好。
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们的好事被搅局,这位二皇子殿下功不可没。
“臣等,见过二殿下!”
上一篇:支教三年,大秦成日不落了?
下一篇:大唐我的封地变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