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第666节
洪武二年,沐英出海,按照张异最理想的情况来算,他们也应该回来了。
只是这茫茫大海之上,丝毫没有沐英的消息。
也不知道他们此行,是凶是吉?
朱元璋和朱标都商量过,如果沐英明年没有回来,他就考虑再派一支出海的队伍出去了。
如今,大明的玄武军已经逐渐成型。
且这两年的国力稳中有升,支持得起第二次出海。
这一切,其中有不小的功劳,还是药王稻的推广。
水稻北迁,药王稻推广,几乎在张异离开京城之后,朱元璋马上推行。
药王稻的产量,确实惊艳了许多人。
如今两年过去,江南附近,已经逐渐种上药王稻。
而另外在皇帝的忧心推广之下,华北平原一带,也广泛种植。
朱标曾经估算过,最多到洪武八年左右。
大明能完成药王稻的覆盖。
虽然美洲的事情不太顺利,但药王稻却是实实在在为大明休养生息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而张异的另外一个贡献,却来自于东边的浙江。
商税的改革,初见成效……
浙江在农耕和商业之上,都有建树。
尤其是张异所言的纺织工厂,短短两年时间,出品让浙江一地的棉布价格,生生砸下一成。
由此可知,它产量的恐怖。
工业化这三个字,老朱第一次体会到它的力量。
按照张异的管理方式,工厂的出货量十分恐怖。
而销量带来的,自然是大量的税收,朝廷在商业税这一块,收上了不少钱。
而那些在工坊工作的工人,尤其是女工,也获得了不少收入。
这潜移默化之下,一开始在浙江民变的富户也好,百姓也罢,似乎逐渐看出了好处。
浙江本来就是商业发达之地。
大家没了海上贸易之后,都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内地的市场。
突然杀出这么一家工厂带头,加上商人们发现,浙江的营商环境,确实比其他地方好了不少。
虽然朝廷在这里征了重税。
可皇帝却在税法之外,严禁地方官盘剥商人。
一来二去,算下来其实成本好像也差不多。
以前大家逃税,可许多钱银也需要拿去打点地方官,只要官方能控制地方官伸手的频率。
也愿意维护律法的公正。
钱给谁不是给,给朝廷……
那还给得安心。
当年闹得沸沸扬扬,说要出兵镇压造反的浙江民变,早就消弭于无形。
两年时间,尚不足以看清楚一个政策的好坏。
可如果再过一年,事情依然向好的话,朱元璋就打算将这个政策全国推行了。
“对了,父皇,今日李相回报,关于您让他拟的名单,他已经拟好了!”
父子二人聊着聊着,朱标想起另外一件正事,将一份名单交给朱元璋。
这份名单,正是去年第一次科举之后,大明的进士名单。
这些人按照老朱自己的心意,也各有各的安排。
如今一年过去,正是朱元璋考核这些人的时候,所以朱元璋让李善长找吏部要了这些官员的考核名单。
父子二人自然而然切回工作模式。
老朱拿起这些官员的考核名单,细细阅读。
逐渐的,他的脸色黑起来。
“这些人,太差了……”
朱元璋放下名单,捏着自己的眉头,情绪波动起伏。
皇帝失望的情绪,迷茫在书房之中。
南北分榜,科举考试……
这些东西对于朱元璋来说,是寄予很大希望的一件事。
可是这批人比起大明前边的官员,不如甚多……
这让朱元璋有了一种真心错付的感觉,也让他觉得特别挫败。
“这些人,还不如朕早年从民间推举上来的人有用!
都是些什么废物……”
朱元璋气得将名单丢在地上,说:
“看来呀,就算是科举了,举荐人才这件事,也不能落下……”
朱元璋心烦意乱,先让朱标离开。
他自顾生气了许久,让太监进来,准备出行。
不多时,他出现在一个精致的院落之中。
知道他来,有位佳人款款走来,跪在皇帝面前:
“观音奴见过皇帝陛下!”
第381章 给朕当道士去,倭寇来袭
朱元璋再次见到观音奴,只觉得心情复杂。
上次他前来的时候,大概是因为王保保的关系,他怎么看这闺女怎么喜欢。
只是如今,却又是另一番感受。
佳人北方来……
张异这句话,却已经定下了朱樉命运,朱元璋就算再想。也只能无可奈何。
“陛下,您来了!”
观音奴起身之后,静静站在那里。
她落落大方,老朱暗道可惜,这姑娘比起大明那些功臣家里的大部分闺女,其实好多了。
听闻观音奴自幼跟在王保保身边,兄妹二人年纪相差虽然有点大,但也算相亲相爱。
观音奴是蒙古女子,骑马射箭的本事一样不落。
可是她也带着汉家儿女的温婉和知书达理。
这样的女子,可惜了……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冷酷之色。
他仰慕王保保,所以想要尽力拉拢他,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不惜牺牲朱樉的部份意愿。
可是,如果不能拉拢她的话。
观音奴作为王保保的妹妹,如果王保保无法招降,她这辈子注定孤独一生了。
“你可有汉名?”
“回陛下,小女子名为王敏敏!”
观音奴给朱元璋回了话,老朱点点头。
“蒙古人中,也不乏有教化之人,无论是你哥哥还是你,都还不错!”
观音奴道:
“汉家的学说,确实有可取之处,奴家自幼读书,也仰慕圣人之学,不过我蒙人也有我蒙人的习俗,学习可以,教化……其实也谈不上!”
观音奴的声音不卑不亢,并不会因为老朱是皇帝而弱了声势。
她也明白朱元璋的来意,所以故意表现得不那么懂事。
从一开始被俘的惊恐,到如今的适应。
这位少女有着和别人不同的敏感,她知道皇帝的底线,也不会因为一些小事伤害她。
淡然,就算是上海,观音奴也不怕。
上一篇:支教三年,大秦成日不落了?
下一篇:大唐我的封地变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