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第71节

  这些东西都是刘伯温给分析过的,他们也十分认可。

  “既然知道了痛点,那就看陛下怎么解决,还有看他期望达成什么效果?”

  张异继续说:

  “第一点和第二点的问题,陛下将解决方法压在我龙虎山身上,既然百姓缺乏教化,就用神仙之道来引导他们,龙虎山在民间有威望,这件事很好解决!

  第三点和第四点,问题出在朝廷身上,地方官执政不力,欺上瞒下乃是历朝历代官场通病,如果陛下真的将种痘法全面铺开,就如刘夫子说的一样,欺上瞒下,为了考核而让百姓涉险这种事几乎肯定会发生,

  但陛下将地点选择在扬州之后,只盯着一地官府,就不用怕下边乱来!”

  “问题解决之后,就可以看看陛下的期望了……”

  “陛下的期望,一、推广种痘法,让百姓免于天花之苦,而他希望得到的,首先是能施恩于民,快速收拢民心,其次是陛下希望能将此作为他未来留名青史的一笔重要政绩……

  想要完成这个目标,这件事处理得必须快,必须卓有成效!

  所以陛下选择扬州……”

  张异将事情抽丝剥茧,在场所有人都能清楚梳理皇帝决定背后的思路。

  朱标作为大明的太子,他是受益最多的人,其他人也许只是听个热闹,张异却让他明白父亲时政的思路,

  这是朱元璋就算言传身教,也未必会说得这么细的东西。

  “为什么是扬州?”

  张异提出这个问题,让众人跟着思考。

  扬州,在华夏历史上谁人不知?

  曾经的全球第一都市,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扬州,在如今已经逐渐没落。

  朱元璋十年前从青衣军手中接过的扬州,曾经数十万人口的扬州城,已经被杀得只剩下十八户人家,

  扬州城,就是明末元初天下的缩影,朱元璋从元朝手中接过的天下,真的就只能用烂摊子来形容。

  但朱元璋接管扬州之后,一直陆续往扬州迁徙百姓,壮大扬州。

  无他,坐落在大运河边上的扬州城,本就是交通枢纽,其中更有一个不可言喻的理由。

  那座扬州城,也曾是见证汉家人历史变迁的名城。

  治理好扬州,也算是给天下一个表率。

  朱元璋选择扬州,未必没有这层意思。

  “因为陛下一直迁徙百姓,扬州城出现瘟疫也就见怪不怪!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口流动……

  这次陛下在出事的州府选择扬州,一是想利用扬州的名声给这件事打响名头,第二件事,扬州本身就是交通枢纽,客商云集……陛下想利用扬州的便利,将消息传遍天下!

  所以扬州这一行,朝廷推广种痘法的事必须干得漂亮,只要干得好,随着客商将消息传出去,后边再推行种痘法,阻力会小许多……”

  “没错!”

  朱标忍不住附和,旋即看了一眼朱元璋,朱元璋也是微微颌首。

  张异有条有理,将他的目的梳理出来,确实不错,可是这家伙说能做得比自己更好,

  那他想如何做?

  见所有人都盯着自己,张异嘿嘿笑。

  “既然将陛下的目的都梳理过了,所以陛下的目的咱们也了解了,关于如何处理种痘法的事,这小子插不上手,可是如何将种痘法的传播,小子以为可以加点戏……”

  “加戏?”

  众人面面相觑,张异这话让人听着迷糊。

  “我在天书中,看过未来有一门学科,叫做传播学……其中的内容不细说,但有一条关于信息流传的知识,却让小子给记住了!”

  一听张异说,他想要讲的东西来自未来,大家都不困了。

  “哪句话,什么意思?”

  朱元璋忍不住追问,张异道:

  “叔叔可知道这世界上传播最快,流传最广的东西是什么吗?”

  “什么?”

  “谣言!”

  张异给了所有人都猜不到的答案,谣言是什么鬼东西?

  难道张异的意思,是让他们去造谣。

  “你们可莫小看谣言的力量,就如咱们读史,正史有野史有意思?

  写野史那些人,不就是在造谣吗,可是您看在市井中,是演义的谣言有市场,还是正经的史料有市场?

  还有,如果一个人,咱们形容他相貌堂堂容易让百姓记住,还是形容他龅牙眼凸,鞋拔子脸好记?”

  “后者!”

  朱元璋听得入神,不由自主回答了张异的问题。

  突然,他脸色难看起来,鞋拔子脸?

  老朱一下子想起某段尘封的记忆!

  娘的,那个叫张翰的造谣者皇帝还没抓到呢,回头一定要让高见贤加把劲,将那个造谣者找出来!

  他没了好心情,对张异也没了好脸色:

  “这是什么邪门歪道?皇帝推广种痘法,行的是王道,堂堂正正,若是这种方法被君王用去了,岂不是污了皇帝的名声?”

  张异闻言也不生气,不过他那张嘴也不会服输就是:

  “皇上行王道,但小子我是小人呀,但话又说回来,如今的陛下,真有那个威望行王道?

  叔叔觉得这手段下作,可却不曾想到,这些手段是从何处演化而来?陛下又不是没用过,只是他没想过这些手段可以用在百姓和宣传之上!”

  “兵法!”

  朱元璋得张异提醒,如醍醐灌顶!

第83章 手把手教老朱造谣

  兵者,诡道也!

  皇帝是从战场下来的人,自然对这套东西很熟悉。

  对付敌人,无所谓不用其极,散播谣言本身就是非常正常的行为。

  可是张异将这种手段用在“百姓”身上,是老朱的思维盲区。

  他是皇帝,天下都是他的,君王想要行一个命令,放着堂皇大道不走何必走诡道?

  可是话又说回来,大明如今在天下百姓眼中,哪怕是在老朱治下多年的吴地百姓眼中,都不算是一个彻底站稳脚跟的王朝。

  只要太原的扩廓帖木儿大军还在,元朝的大都还屹立在北方。

  不管这个王朝给汉家百姓带来多少苦难,习惯性上大家还是将它当成正统。

  老朱起码要证明自己不会像红巾军、陈友谅、张士诚一样昙花一现,再去想着树立自己的君王权威。

  “如此说来,原来朕在天下百姓眼中,还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君王……”

  朱元璋心中暗自叹息,口中却问:

  “那你说说,未来的人是怎么利用这种【传播学】的,如果你是皇帝,你会怎么做?”

  朱元璋并不因为张异让他看到一个残酷现实而恼怒,别人对大明,对北伐没有信心,身为大明的皇帝,他坚定认为徐达和常遇春一定会为他带来他想要的结果,更何况,张异这小子在窥见的未来给他背过书,他没道理在这自我怀疑。

  但现实的问题也放在这里,目前的大明,确实还不足以让百姓相信它是未来的正统。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

  老朱换了一副态度,不再纠结什么王道和诡道。

  “在传播过程中,谣言为什么会比真相更容易流传?”

  张异对所有人提出一个问题,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却把众人问住了。

  他们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但话在口边却一时间说不出来。

  “《荀子·大略》:“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这世间能掌握真相的人永远只是少数,圣人教化百姓,也是企图将自己认为的真相,传授众生,

  可是众生愚钝,不能人人都是圣人,而愚者容易被谣言所迷惑,

  是因为,谣言是百姓自己愿意相信的言语……”

  “百姓愿意相信……?”

  朱标被张异这套歪理邪说搞得迷糊:“难道知道真相不好吗?”

  “举个例子,大哥,如果你爹给你说了一门亲,你没见过你未过门的妻子

  然后有两个人来到你跟前,一个跟你说你未婚妻子貌美如花,一个说她丑如夜叉,你没有办法去验证他们说的话,那你心里更愿意相信哪个?”

首节 上一节 71/11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支教三年,大秦成日不落了?

下一篇:大唐我的封地变异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