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我的封地变异了

大唐我的封地变异了 第125节

唐军也没有一战打败十万百济军队,这即便如此,唐军的战斗力依然超出了百济人们的想像。

正好现在百济国主也没了,投降唐军压根没什么心里负担。

而同时,唐军的船只也停在百济附近的海面上,时不时巡视百济海边的那些城池,有人试图反抗的,唐军就会给予毫不留情的打击。

如此一来,百济是真的没有东山再起的希望了。

仗虽然打完了,可俞通海并没有忘记他们来到半岛的主要目的,他们来这可不是为了一个百济的,最重要的是高句丽啊。

于是乎,俞通海一边整顿投降的百济军队,把这些原来松散的军队,从那些百济的地头蛇里夺了过来,尽可能提高他们的战斗力,总不能让他们面对高句丽军队的时候一触即溃吧?

另一方面,俞通海也在让麾下的士卒们,严守百济和高句丽的边疆,随时准备从背后给高句丽来一刀。

高句丽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是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在边境干瞪眼,加强自家的防守,防止被唐军偷袭。

没办法,正面战场现在打的一团糟,谁还顾得上背后的这些事呢?

很快,唐军征服百济的消息就传到了新罗,新罗国内也是一片震惊,只要是聪明人就意识到了。

唐军既然把军队都开到半岛上了,定然不可能看着新罗依旧完好无损,最后肯定是要针对新罗的。

可看看自家的宿敌百济都这么快覆灭在唐军手中,新罗又能支撑多久呢?

所有有识之士的心里,都很是悲观。

新罗国现在正是善德女王执政,作为一个女性君主,她面对的压力绝对比一般的男性高,不知道多少人就在盯着她去世后新罗王位的归属呢。

如今得知唐军征服了百济之后,善德女王的心里有些纠结,要不要投降唐军呢?

善德女王也是个聪慧的人,她很清楚大唐这样的庞然大物就这么出现在自己身边,会给新罗带来什么。

和平是不要想了,现在虽然没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话,但道理大家都是明白的,大唐有什么理由放过半岛上的新罗呢?

只是略略犹豫了三天,善德女王就做出了决定,她喊来朝中最倚重的金春秋来到身边,和他商量这个事。

金春秋的心里纵然百般不情愿,可善德女王所说的话,也绝非没有道理的事,大唐怎么可能容许他的身边还有一个统一的政权呢?

新罗国小力弱,国内还有诸多问题,本来就不够齐心,就算勉强和大唐交好,保持自身的独立性,面对圣骨家族近乎绝嗣的情况,新罗又能维持多久的稳定呢?

若是善德女王是个男子就好了,要真是这样,金春秋就是再畏惧大唐,也肯定会选择坚持到底,尽力维持新罗的独立。

可如今……罢了,还是举国内附吧。

如此一来,也还能保证王室的生活不受太大影响,要真的像百济这样,百济的王室会是什么样子,谁能知道呢?

两人又对具体的事情做了一些商议,金春秋就带着自己的使命,往百济的原王城去了,试图找到唐军将领投降。

金春秋的动作很快,新罗朝堂达成一致意见的速度也很快,谁都知道新罗是不可能对抗大唐的,那谁又敢于跳出来反对内附呢?

现在谁赞成,可能未来的大唐不是很清楚,但谁反对的,大唐肯定知道的很清楚。

没有必要在这种事上,为自己的子孙后代们添麻烦,甚至不少人已经期待起未来在大唐的生活了。

他们新罗可不像出云国,因为孤悬海外,平素里和中原的交流比较少,新罗是很清楚中原的繁盛的。

何况如今的半岛,说到底原来也是汉朝的疆域,对于当年汉朝的记录也是有不少的。

要真说起来,可能他们这些新罗的大族们,祖上还会是汉朝的子民们呢!

有些脑子转的比较活络的,现在已经在考虑是不是加紧修一修族谱,最次也应该往上追溯到某一个汉朝的官员身上吧。

金春秋风尘仆仆的感到原来百济的王城,因为百济最后也算是投降的,所以它的王城倒霉遭到太大的破坏,只是现在站岗巡视的人变成了唐军而已。

只是看到这些唐军的装备,金春秋的呼吸就为之一滞,这事新罗人想都不敢想的甲胄。

就算是新罗的禁军,也没有这样威武。

再一想到唐军仅凭万人左右,就横扫了整个百济,金春秋心里的感触就更多了。

找到在城门口的唐军士卒,亮明自己的身份,拿出手中的国书,那些唐军士卒们倒也没有为难他,很快就有长孙冲来接见他了。

不得不说,长孙冲的相貌也很是符合金春秋的审美,那种典型的文臣,世家风范,双方的交谈也算是颇为默契。

金春秋也没有绕什么弯子,直截了当的说了自己这次来就是想要内附的,长孙冲虽然心里有些警惕,但还是愿意和金春秋多聊几句。

只是长孙冲却始终不愿意给金春秋一个明确回复,原因无他,谁知道金春秋是不是假投降?

当年隋朝在这事上吃的亏可大了去了,何况现在唐军在半岛的只有万人左右,若是新罗假投降,一旦唐军放松警惕,岂不是要全军覆没?

金春秋虽然不明所以,但也能看得出来长孙冲在这打太极,着急的他最后索性给长孙冲跪下碰碰磕起了响头,哀泣道。

“长孙参军,若是鄙国不能内附社稷危矣,还望参军同意了吧。”

眼看金春秋把话说到这份上,长孙冲也颇感为难,只能皱着眉头说道。

“这……我是没有这个权力的,只能代你向长安发送战报,提下此事,这些东西都是要看陛下的意思的。”

随口又安抚了几句金春秋,长孙冲就把他打发走了,赶紧来到俞通海这。

俞通海和赵胜普早就在这等着长孙冲了,看到长孙冲过来也不客气,直接问道。

“他这人来是怎么回事?”

长孙冲有些无奈的说道。

“此人是来请求内附的,话倒是说的真切,可这是不是真的谁也没法保证。”

赵胜普颇为轻松的说道。

“此事易也,喊来一些原来百济的大臣问一问不就知道了?两国打了这么久的仗,相互之间的了解肯定是很充分的。”

长孙冲缓缓颔首,确实如此,最了解你的往往会是你的敌人,这话放到新罗和百济身上也并没有错。

三人的动作都很快,没一会儿就有一名百济的高官被提到他们三个人面前了,经过一番询问,他们总算是明白了新罗的详细情况。

之前听那wo人说的事,还以为新罗确实拉跨,可没想到新罗已经不只是拉跨了,要是没有能人,恐怕过不了多久新罗国都要灭了。

当年新罗祖上也阔过,差点就统一了半岛,可中间衰落下去现在只能默默挨打,而国中的继承制度简直就是九品中正制的升级版。

偏偏现在的国主又是一个女子,国内还有不小的反对派势力,而且这些反对派势力一点都不小,这怎么看都是亡国之像啊!

事实也是如此,历史上若非新罗和大唐建交,得到了大唐的支持,并且当初大唐征服了它北边的高句丽和百济,新罗早就被灭国了,哪还能硬撑到唐中期?

有了这些消息,他们三人的心里也有底了,这次新罗的投降看来不是假的,只是事关重大,他们还是决定加急给长安送信,让李湛决定这个事。

至于他们本身的重心还是放到接下来的和高句丽的战斗中吧,算算临行前说定的时间也快到了。

到时候,他们从南面进攻,常遇春等人从北边进攻,定然能把高句丽灭国了。

两个月后,半岛的消息传回了长安,朝中的大臣们对俞通海征服了百济倒是没有任何反应,李湛以开始还有些奇怪,后面一想,可能是之前的南北朝时期名将灭国的事太多了。

何况当初那些名将们灭的国也比百济大多了,谁会关注远在天边的一个小国的生死存亡呢?

倒是新罗请求内附的事,引起了他们不小的关注。

内附呀!

这种事还真的挺稀奇的,更何况现在大唐周边到处都是‘逆子’,猛然间出现这样一个哭着喊着请求内附的,怎么能不让官员们感到开心呢?

当然了,最最重要的其实还是新罗的国主居然是一个女子,还是个年轻的女子,这点甚至引起了民间士子们的讨论。

虽然这时候中原的女子地位也不低,以往汉朝的时候还有吕后称制的事,可这一国之主是女子的情况,中原还真没出现过。

之前就算有,也都是西域的小国,还是那种一城一国的小国。

而新罗在半岛上,怎么也大概有大唐的半个郡那么大了吧?

这样的地方,居然也会有女子当国主,确实是个稀罕事呢。

李湛收到这样的军报后,看到新罗请求内附的消息,一开始也有些愕然,后面就在考虑是否该让新罗内附了。

历史上的时候,新罗好像也曾内附过,只是很快就和大唐交恶了,还在唐高宗的时候干过仗?

若非大唐当时还在西南、西北方向和吐蕃对峙,新罗可能也不会存在了。

不过李湛记得双方交恶的理由有些奇葩,新罗方面指责大唐倨傲不仁,搜捕新罗女子为奴,这个事实在没法细说。

当初李湛穿越前就觉得这事太不可思议了,可真的到了大唐,他反而有些理解这件事为什么会出现了。

一方面,新罗婢确实美名远扬,大唐国境内的富商、官员都以家中有新罗婢服侍为荣。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如今的大唐绝对是文明之光,很多新罗百姓宁愿抛弃在新罗的国民身份,也要到大唐生活。

那些主动卖身为奴来到大唐的新罗人绝对不在少数,因为在大唐,就算是他们在这当奴婢都能生活的比在新罗好。

毕竟不管是从人身安全,还是居住环境,乃至是生活条件,大唐都比新罗好上百倍,甚至千倍!

就新罗的那点土地,实在养不起太多人,何况新罗就是在历史上的唐高宗以后,依旧实行的是变态版的九品中正制。

国家也丝毫不处理土地兼并的问题,很多新罗百姓名为平民,实为奴婢,就是有些才华也在新罗得不到施展。

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能不让新罗百姓向往在大唐的生活呢?

其实说到这点,眼下的大唐外胡流入中原的情况也很严重,原因和历史上新罗人投奔大唐的原因是一样的。

别管现在大唐在边境搞得青贮法有多好,那些草原的牧民们和一般的农奴们心里自然有一杆秤,在草原放牧怎么能比得上在大唐境内做工?

放牧辛辛苦苦的,就能挣多少?

万一来一次白灾,一切成果可能就清零了,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这样的俗语已经道尽了一切了。

可比起新罗的这些人,游牧民族的情况更为严重,毕竟这些人不懂种地,没有什么其他的技能,若是这么放任他们在大唐境内流窜,说不定就会给大唐带来安全上的隐患。

可是李湛能做到把突厥人的很多降卒充为修路、修渠的劳力,那些主动投降的小部落呢?不可能把他们全部打成修路的劳力吧?

毕竟那些降卒还可以说是因为他们反抗大唐天威,略施惩戒也说得过去。

首节 上一节 125/2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