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我的封地变异了

大唐我的封地变异了 第233节

李湛不由得咋了咂舌,七十五丈高,换成米将近有二百五十米的高度了,就是在后世的高楼大厦中,也不算是特别低的了。

后世的那些县城一般也都少有这样高度的建筑,怪不得从外面看那么震撼,等到了里面以后还这么难爬。

就是以后世的大楼,这也是有八十多层的高度,人硬爬八十层楼,可不是要被累死了,这和登山还不一样。

登山虽然比这更高,可是相对也不会有这么陡峭了。

李湛有些好奇的问道。

“这么高的灯塔,那在这里能看到长江口吗?最远能从这里看到哪?另外,你说这上面有观景台还有钟楼,这些东西都在哪?都在最上面吗?”

王阳明微笑着说道。

“想要从这里看到长江口只怕还是有难度的,离得还是比较远的,至于海上航行的水手们,那也是靠接力来估算距离的,对他们航行来说,这个高度已经足够了,至于最远能看到哪,臣等还真的没有算过,实在是不知道。”

“至于钟楼……其实就在咱们上面两层的位置,观景台自然是在最顶层的,不过依臣来看,这观景台当初设计了有些多余,未来恐怕也不会有太多人能爬上那个观景台的。”

李湛在心里一笑,琢磨了一下,那可真不好说啊。

李湛这辈子只是改变了不少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可文化上,除了儒学的部分,其他的他都没有怎么改变。

想来以大唐的气质,未来大唐的文人骚客们少不了要爬到灯塔顶上的观景台,留下自己的墨宝。

只是这么想着的李湛又看到了王阳明脸上的微笑,蓦然醒悟,是了,这座灯塔可不像是其他的楼阁,这已经算是军事重地了。

顶上的观景台肯定不会轻易的开放着,让别人进出的,想来除了当官的,还有那些贵族们,其他的人就是名气很大,也不一定能进的来。

这观景台还真如王阳明所说的,设计出来成了一个累赘了。

看到李湛脸上的失落,王阳明连忙说道。

“陛下,这观景台固然不好对外开放,但陛下现在却是可以留下墨宝的。”

李湛挥了挥手说道。

“嗨呀,你这不是开玩笑的吗?朕的文学水平,朕心里有数,这样大煞风景的事就算了。”

李湛心知肚明,王阳明的意思是让李湛从后世的那些作品中抄上那么一两首留在这,可李湛没有这样的意愿。

既然一直都不写诗词,何必在这个时候露一手呢?

再者说了,就算是抄后世的诗词,那也不可能真的照搬照抄,总是要改的吧?

李湛可没那个水平能把流传千年的诗词改的适合现在的这个场合,索性就不写了,给后世的大文豪们留着吧。

“上面的钟楼能传声多远?”

李湛有些好奇的问道。

他知道声音能传播的,一般比看的到的地方要远一点,只是接下来王阳明的话让他吃了一惊。

“此处灯塔的钟楼经过哪些技术人员的设计,一共三层,有专门的扩音设施,大体上能传声四十里左右,这个是经过测算的。”

“四十里?”

李湛深深的吐了一口气,这真是让人意外啊。

如此一来,李湛更为精神了。

“这么说这钟楼算是这座灯塔的‘核心科技’了?”

王阳明自然知道什么是核心科技,微微颔首,很是肯定这一件事。

李湛一下就来了劲头,看了看休息了一会儿的王阳明等人说道。

“你们休息的怎么样了?不如登到钟楼那再做歇息?”

没等王阳明他们回复,李湛已经蹬蹬瞪开始往上爬了,这样一来就是王阳明他们没有休息好,不还是要咬咬牙跟着上去了。

等到了钟楼的位置,率先出现在他们眼前的就是一口巨钟,张居正也是被惊得瞠目结舌。

虽说大明时的永乐大钟已经不小了,张居正不是没有见过永乐大钟,可眼下这口钟,确实超出了他的意料。

要知道,这可不是在一般的城楼上的大钟,是已经在百米高空上的大钟啊!

单单看着这口钟,张居正就对那些修建这座灯塔的技术人员们感到了一阵佩服,这可真的是开了眼了。

只要想想从地上把这么一个大家伙送到这么高的位置,张居正都觉得惊人。

就他们现在爬到这个高度就已经累得不行了,更别说带着这么一个大钟了,还要考虑灯塔的承受力等等。

张居正不由侧目看向一旁的王阳明,这也是他的主持下做出来的成绩,就算是倚重了被李湛召唤出来的那些技术人员,可也不得不让人佩服啊!

李湛看着大钟上面密密麻麻的铭文,心里也很是震撼,后世那种科技产物和现在这样一口大钟放在眼前,能给人带来的感触是完全不同的。

“我能敲一敲这口钟吗?”

李湛有些跃跃欲试的问道。

王阳明连忙拦了下来说道。

“陛下,若是您想要听钟声还是要到顶层的观景台,若是想要敲钟也千万不能在这一层,最后退到下面那层,要不然的话,耳朵会受不了。”

李湛这才反应过来,可不是嘛,要是真的在这一层敲钟,以这口钟的体积还有声音能传播的那个距离,在这敲钟的人岂不是要耳膜流血?

李湛当即就说道。

“那还是算了,朕还是到上面的观景台听钟声算了。”

就算是有那么点风险,李湛也不愿意冒,虽然已经经过验证,可以在钟楼下面那层敲钟,可这里面还是有些风险的。

谁能说得准,他们这些人在这敲钟就不会有人突然受不了了呢?

到了最上面,就是声音再大,怎么着也影响不到他们了,到时候自己一行人站在观景台上以后,再吩咐下面的人敲钟就好了。

登到最顶层的地方,这里是一个篝火堆,边上是用来反射火光的镜子,这镜子可不是玻璃镜,同样是铜制的。

这么一想,这座灯塔上面的负重还真不少呢。

李湛一行人再往上走了走,观景台的位置比较下,只能容下十来人,索性李湛就让他们其他人都留在下面,只剩自己和张居正两人。

登到观景台上后,海风狂啸,吹得李湛连眼都快睁不开了,可他还是有一种满足感。

贪婪地看着下面的海景,李湛忽然感慨一声。

“这真是难得的景观啊……要是不出行,朕怎么会知道这灯塔之上会这么漂亮?”

王阳明眯着眼看看那海天一色的景色,心里嘀咕道。

怎么着也不会是景色好看,要说景色,还是在灯塔中段的时候最好看,那里不会有这么大的风啊。

只能说,李湛现在觉得景色好,纯粹是因为他站的高,有一种满足感。

远远望去,还能看到海面上有很多海船在那航行,一边出海,一边靠港,有条不紊显出现在大唐航运的繁华来了。

张居正忽然说道。

“既然陛下不愿意留下墨宝,倒是不妨让人把今天的盛况画下来,等未来回到宫中后,还能时常观摩,聊慰心意。”

李湛立马点了点头。

“这个意见好,就这么办,刚好随从的有画师,让他把咱们都画上来,也是一个不错的纪念品。”

这也是因为现在大唐的绘画发展了不止一星半点,至少在人物画上已经向后世的西方油画靠拢的,主打的是写实。

这样一来,李湛也不用担心画师把自己画丑了,说实在的,大唐包括大唐以前的那些人物画,大部分都挺抽象的……

只不过画师的地位可没有那么高,压根没有跟着一起登灯塔,现在人还在下面呢。

李湛想了想就说道。

“马上派人去传旨,把画师喊上来,朕想要要一副写实的画作。今天天色也不早了,就直接在灯塔上休息吧。”

“朕可不想等到明天的时候,重新爬一遍这座灯塔,那就真的折磨人了。”

王阳明有些迟疑的说道。

“这……陛下,在灯塔上休息可能会比较冷吧,位置也不一定够……”

“反正被子不够让他们送,至于位置,这么多层还睡不下咱们这么多人?本来能在灯塔上休息的也就你们这些心腹!”

眼看李湛这么坚定,王阳明也只能打住,任由李湛下了观景台在那安排。

其实这待遇他是一点都不想要的,两百多米的高度,到了夜里风岂不是更大?

就算能有很多被子铺着,边边角角也用被子堵上防风,那也还是冷啊,现在这还是春天呢……

李湛一连在这处灯塔上住了两个晚上,依旧是兴致勃勃。

这种早上一起来,推门就能看到云雾和自己平行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就算是他是后世来客也很难抵挡的住。

像是他身边的张居正等人,第一天的时候还有些不情不愿的,第二天晚上的时候,那是比李湛都积极。

这种体验,其实就是放到后世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后世一般住的高楼也就三四十层,不过是一百多米。

而且后世的时候,景致哪有这样纯天然无污染时候的好看,天蓝水蓝,白云依依,边上还没有其他高层建筑阻挡。

因为李湛他们对这座灯塔的好奇心太强了,导致原本安排好的行程不得不往后延迟了,原本李湛还打算去两淮一带的盐场看一看,现在嘛就算了吧。

反正肯定是要赶上去泰山祭天,至于其他的行程那是能缩就缩,为此原本要去视察的那些地方的官员们还专门跑到舟山这里,向李湛汇报工作。

因为李湛这个当皇帝的在这,不单单是官员们往这跑,就是那些商人们也凑趣似的,把船开到舟山港的灯塔这。

舟山港虽然是长江出海口最大的港口,可也不是所有船只的必经之路,本来的时候也不会有这么多船只在这里停留的。

这样一来,甚至让港口变得有些拥堵,使得港口管理人员的调度增加了数个难度。

首节 上一节 233/2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