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我的封地变异了

大唐我的封地变异了 第249节

不过他也没有打断向导的话,出使之前以长孙冲的性子,自然是做了不少的准备,查阅了很多川西和西康现在的资料。

可这些纸面上的资料,终究是比不过杜荷给他派来的当地人向导更为直观,一些消息也不可能被汇总到长安的文书之中,只会是当地人知道的情况。

看到长孙冲没有阻止自己说下去,这名向导就更有倾诉的欲望了,组织了下语言以后,带着些唏嘘的说道。

“其实早年间,我家也曾组织过向川西的贸易,可家中叔父却遭遇了盗贼,人货皆失……”

“从那以后,我们家就不再轻言涉足川西商道了,从那之后就专注于经营向湖广一带的商贸,若是早年间的时候,这条路能有现在这么安宁,路上可能就会少很多有心开拓川西商道之人的尸骨了。”

长孙冲眼神一闪,这向导叫杨明,可是益州杨氏的人,和关中杨氏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往上数还是同宗呢。

这样的身份和他说这样的话,应该也是有他的目的的,因为出发前的时候,杜荷就已经和他说过了,这名向导家中也是益州的豪商。

这次之所以这人能够成为长孙冲的向导,也是因为他能熟练的使用吐蕃语,还对川西一带的情况比较了解。

单单这样看,现在他们家就肯定不可能不涉及川西的商路了。

而且他所言的家中叔父在川西的商路上被杀,估计离不了商业竞争的事,长孙冲下意识的觉得这肯定是川西的豪商们对杨氏插手川西商业的一个警告。

商场如战场可不是说说而已啊!

益州的工商业本来就很发达,在隋末的时候益州又没有受到战乱的冲击,在打通荆州到洛阳的运河以后,益州的工商业发展更是势不可挡。

看起来川西的这条商路并不起眼,可因为探索的时间长,吐蕃的物产比较稀有,这条商路能带来的利润也是相当的可观的。

这样的商路自然也是川西商人们的命根子,本来川西和川南、川东、川北各地的蜀商都是各自依照地域抱团。

像是杨氏这样川北的商人们之前主要是依托于关中的商路,喜欢和关中上层的豪门们拉关系,要不然杨氏也不会和关中杨氏攀宗。

一般情况下,井水不犯河水的时候,双方自然相安无事,可杨氏都要到川西商人地盘上抢饭吃,那受到别人的打压,乃至截杀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三韩故地上那些梦想着发淘金梦的淘金客们不也是这样,只是他们之间的厮杀更为赤裸一点,这可能和三韩故地的环境有关系,也可能和他们现在大都还是光着脚的有关系。

长孙冲作为当初三韩故地的地方长官,对这样的事也是见怪不怪了。

这样的事虽然没有办法放到明面上说,可暗地里,各处商道边上,哪里没有埋骨的异乡人呢?

长孙冲当然明白这样的道理,他本来有心安慰一下杨挺,到哪后来转念一想,都已经这么久了,杨挺这样的聪明人自然也能明白背后是哪些人下的手。

可他眼下提及这样的旧事,更多的大概也是在感慨大唐经商环境的好转吧。

大唐立国之处的时候,各地还是有不少盗贼的,这样的局面是在李湛登基以后才好转的,这也得益于李湛让几乎所有的百姓都吃饱饭了。

既然正经种地、做工就能吃饱饭,这世上又有多少人愿意藏身山野去当盗贼呢?

至少就长孙冲现在所了解的,益州的经商环境现在是非常不错的,虽然可能仍然不乏恶性竞争,但诸事至少有一个底线,很少会再做以往那样劫道的强径行为。

因为路子多了,大家也不用各自盯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了,何况放到整个大唐来说,蜀商的地位可并不高,在面对外人的竞争之时,他们也需要抱团在一起,要不然说不定就是被人生吞活剥的下场。

到底现在并不是益州人的时代,现在的这天下是关中人的、是河西人的,却不是益州人的,他们的时代还没有到来呢。

打箭炉是大唐和吐蕃交界处的一个大型商贸市场,虽然说是大型,可实际上相比于长安的东西两市,它的面积就小了太多了。

这也是常理,打箭炉附近的地势崎岖,哪里有那么多的平整空地用作建造市场?

但随着大唐和吐蕃之间的贸易往来增多,西康逐步成为大唐的附庸,来往于此的商人增加了何止一倍。

像是杨氏这样以往和川西商人们有宿怨的商家都能在打箭炉有一席之地,就更不用说别人了。

因而当地的商铺那真是寸土寸金,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夹杂着各地的方言,就连使节团里那些专门学习四夷语言的人也有些目瞪口呆。

世界超出了他们的想像,要是没有这一次出使,打死他们都想不到,这世上居然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语言,偏偏在这一处边城里,他们又非常和谐的在一起做买卖。

语言不通也没有成为限制他们交易的障碍,这真是……令人啧啧称奇啊!

他们大概不知道,这么多语言其实并不是都是各族的语言,有些只是汉语的方言而已,川西和高原上,各处山沟沟里的人,可能几十年都见不了一面。

他们之间的语言,就算一开始是一样的,日子久了也就变得不一样了。

朝廷的使团出现在这里,自然也引来了各路商人们的关注,若是换做以往的时候,有志于亲自到吐蕃境内贸易的商人可能就要跟着使节团一起走了。

这样可以规避路上不少的风险,比如吐蕃贵族私兵们的劫掠,比如山间的盗匪……

可是如今川西到吐蕃的经商环境已经大为改观,唐军把大唐境内的盗匪清剿以后,还打击过对面吐蕃的盗贼,就是吐蕃的贵族们也是敢怒不敢言。

要知道,这些所谓的盗贼里面,可是有不少是他们的黑手套啊!

而从西康被大唐慢慢蚕食以后,这条经商的路就更加好走了,整个西康都是大唐的,有谁敢在西康的地界上,对大唐的商人们下手呢?

只是这条路依旧还是比较窄的,山势险峻,既然看到大唐的使节来了,一些商人索性停步,不再往前走,免得和使节团抢路走。

这也是出于他们自己的安全考虑,大唐和吐蕃的贸易主要得益于现在双方克制的和平,别管这样的和平之中,吐蕃人到底有多痛恨大唐,有多恐惧大唐,他们这些商人都不在乎,甚至会有些自豪感。

但若是大唐出使以后,双方在谈判的时候不欢而散,两国再度交恶,生意做不成都是小事,他们的人身安全可能都会受到威胁。

他们和吐蕃人打交道的时间可比使节团里的人多,对吐蕃人到底是个什么德行那是再了解不过了。

血腥、残暴、野蛮,这都算是对现在的吐蕃人的客观评价,不掺杂什么私人感情的那种。

……

作为益州的边贸重镇,打箭炉当然不可能没有驻扎唐军,在这样一座小城里,就驻扎了足足两千人的唐军。

别看这个人数不多,可打箭炉一带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有这两千人已经足以对抗来犯的上万吐蕃人了。

只是就长孙冲了解到的,这里的唐军大都是益州本地的州县团练,可能是没有西域和关中的府兵们精锐。

倒是这里多了几千生羌,他们都是大唐军队的仆从军,这一点倒是和西域的情况比较类似。

得知朝廷的使节要出使吐蕃,打箭炉这里驻扎的唐军们决定派出五百人的士卒跟着使节团做护卫。

吐蕃上层固然脑子应该不傻,可是他们的制度就决定了,对下层的控制力度不强,要是真有哪个土鳖一点的部族,在路上把使节团截杀了。

那双方想不开战都难,这些士卒们可是知道的,眼下使节团的正使是皇帝的姐夫。

这样的贵人要是真的出事了,可能吐蕃方面脱不开关系,可他们这些底层的士卒说不定也会被牵连进去。

更不用说,他们在这驻守,凭借着打箭炉商贸的繁荣日子也是过得很不错的,他们也不愿意这样和平、繁荣的局面被打破。

当兵不也是为了混口饭吃吗?

可能中央的那些精锐府兵们,他们有更高的追求,升官、求取功名等等。

但他们这样偏僻地方的团练,谁还能指望他们的觉悟更高一点?

长孙冲本来就有意在出使之后,出镇益州通过边事积攒功劳,对于打箭炉这样的边境重镇自然也是颇感兴趣的。

固然,未来若是打仗,益州可能也是向南,川南和川西的情况肯定会有所不同,但那些边境重镇想来各自的运作之间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吧?

抱着这样的心理,长孙冲也就应允了此地驻军们的请求,而且趁着这个机会,很是用心的打听了一番打箭炉的运作体系,以及对那些仆从军们的管理办法。

川西这里生活的羌人不再少数,很多部落还是从汉朝就一直延续下来的,怎么应对这样的人,对长孙冲来说也是一个新话题。

当初出镇三韩故地,那里已经被大军清扫过一遍了,上面没有什么反抗力量,而且三韩故地的主要力量都集中在平原上。

那里的山林之中,部族还是比较少的。

可川西和川南地势崎岖,山高林深,里面生活的部族可不在少数,要是不能在这个时候,好好学习一下川西的经验,等到他真的出镇川南以后,说不准还要闹笑话呢。

打听以后,长孙冲也发现,朝廷对这些羌人的管理办法也是比较简单的,不愿意服从朝廷管理的,就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居住在深山老林之中。

而那些表现出对汉家的喜爱和服从的部族,大都被朝廷迁移到山间的平原之中,享受着商贸沟通带来的红利,小日子过得很是滋润。

至于最后一种,敢于和朝廷作对的,则是会立刻被大军夷灭,不过自从打箭炉建成驻军以后,这样愚蠢的部族只有两个,但也已经足够朝廷用来做警示了。

这算是一种因地制宜的管理办法,却也需要主政的官员们杀伐果断,能恩威并施。

说到底这还是唐蕃商路兴盛的功劳,要是没有朝廷组织人修路,而后对吐蕃保持强有力的威慑,让他们不敢再得罪大唐的商人们。

现在这打箭炉附近的生羌们绝对不会有这么顺从。

毕竟生活在山林之中的生羌们大多数生活水平都挺低的,得益于这一条商路,这些人的日子好过了,自然能明白好处是谁给他们的。

住在深山老林里,看似生活的无忧无虑很是美好,好像一切都能自给自足,可这样的场景只会出现在诗人们的想像之中。

真实的山林生活可没有那么美好,就是这些生羌部落们以往的时候再怎么努力打猎、砍树做一些采集的工作,也只能是饥一顿饱一顿。

他们有很多生活的必需品其实都是必须从外界来买的,就比如最基本的盐,乃至铁器,针头线脑的东西等等。

虽然这样的山林里产出的东西也不少,可不管是毛皮还是珍贵的木料和食材,那都是需要和外界交换以后才能有用呀。

单单积攒在这些生羌们手上,那也只是一堆废料而已,对他们的生活又能有什么帮助呢?

虽然早在朝廷没有经营打箭炉附近的时候,川西的商人们就已经深入此地,招揽了不少羌人们为他们做工,获取山林中的原料以及商品。

只是他们这样的规模和效率终究是不会有朝廷来推动更大,更快。

就算朝廷只是单纯的做一下资源统合,最后打箭炉附近的商贸规模也比以往会大很多,更不用说朝廷现在在这里投入了这么多人力物力了。

单单是一个安全问题,就是以往的川西商人们怎么都难以解决的。

自然的,他们愿意合作的部落也只会是山林中那寥寥几个,对于其他生羌部落的生活实在造不成太大的影响。

如今打箭炉这里的一番见闻,也是让长孙冲大开眼界,以往的时候他在三韩故地,很少会遇到这样的事。

或者说,一直以来,长孙冲盯着的都是那些高屋建瓴的东西,对于这种地方上自己就能解决的羌人问题,他很少关注,自然也就谈不上知道如何处理了。

要是换成三韩故地的那些遗族们,长孙冲完全可以凭借都护府中的军力强行镇压,但川西这样犄角旮旯的地方,朝廷的力量太弱了。

只能依赖地方长官在那些部族之间合纵连横,拉一批打一批,这样的工作可没那么好做,看着简单,其中的度长孙冲自觉现在还是把握不住呢。

正因如此,长孙冲也有些意识到自己现在一个大毛病了,眼高手低。

长期以来,他在长孙无忌的耳濡目染之下,站的位置总是很高,可现实告诉他,目光放得太高了,也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首节 上一节 249/2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