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抢了陈圆圆 第44节
李存明笑道:“朕已经有了主意。”
而后拿出一张写满字的纸来,递给巩永固,道:“去吧,要真抓到了鞑子间谍,随你处置,让你发泄一下怨气。”
巩永固下了城墙,带着一千锦衣卫和五千兵卒,打开北门道:“所有难民听着,从北门入城。排好队,一个一个进城。”
终于可以进城了,难民们欢呼雀跃,城门口排起了长队。但人们很快发现不对劲,进城前要进行极为严苛的搜查和盘问。
巩永固叫住一个可疑的男子道:“我看你双腿打弯,是罗圈腿,应该常年骑马。说,你是不是鞑子?”
“不,不是……”男子摇着头,自报了籍贯,汉语也说得很流利。
他以为没事了,却听巩永固道:“来,跟着本官念一个绕口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男子念了,语速放得很慢,隐隐有了关外口音。
巩永固微微一笑:“再来一个,扁担长板凳宽,扁担绑在板凳上,板凳偏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男子一开口,就露馅儿了:“扁担长板凳宽,绑担绑在扁凳上,绑凳偏不让扁担扁在绑凳上……”
错误百出,且关外口音再也掩饰不住。
巩永固哈哈大笑,随即冷下脸道:“拿下,杀了!”
这就是李存明教给巩永固识别间谍的法子,先看双腿是否有罗圈腿的迹象,再听口音,而后用绕口令来进一步确认。
绕口令最大的好处,就是迫使人不经意间露出口音,说的流不流利还在其次。口音这种东西与生俱来,刻在骨髓里的,一旦说话语速快起来,往往掩饰不住。
闫尔梅看得哈哈大笑:“陛下,这个法子真是绝了!”
李存明笑道:“朕告诉了巩永固数十个绕口令,够他用的了。这三板斧抡下去,不敢保证没有漏网之鱼,但十个间谍至少能逮出九个来。军师,把这个法子带去给江北各个地区的官员们,让他们照做。”
从此以后,但凡难民要入城,都得说上一段绕口令,而且不带重样的。
什么八百标兵奔北坡,什么灰化肥会发黑,什么牛郎年年恋刘娘,什么粉红墙上画凤凰……层出不穷,鞑子的间谍们想死的心都有了。
李存明笑够了,语气变得肃杀起来:“鞑子派来了间谍,朕也该以牙还牙,派间谍打入京城去!”
第65章 圣火门,白白胖胖的猪
“军队,army,18422。”
“马匹,horse,32216。”
“军粮,food,54668。”
“大将军炮,big gun;红夷大炮,hong yi gun,12000。”
……
一座宽大的屋子内,坐着五十个锦衣卫,正在考试。
考官便是李存明,考题很简单,中英语、阿拉伯数字听写。
此情此景,让李存明想起了自己的读书时代,每一堂英语课开始的时候,老师都会让学生们听写、默写单词和短句。
这五十个锦衣卫,是三百个跟着汤若望学习英语之人中的佼佼者。李存明考察他们,是为了挑选出最优秀的谍战工作者。
简单的听写完毕后,锦衣卫们交了答卷,退到屋外等候旨意。
李存明拿着朱笔,逐一批阅,不时发笑,又不时点头称赞。
不得不承认,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差异。两个多月的学习,有些锦衣卫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有些则马马虎虎。
其实李存明已经把试题难度降到最低了,比如军粮一词,用简单的food代替;大将军炮和红夷大炮,也简化成了big gun ,hong yi gun。
要想在两个多月内掌握英语,并顺畅交流,那是不太实际的。这些锦衣卫们只是死记硬背住了一些单词、短语,主要跟军事、政治有关。
至于要求这些考生们掌握阿拉伯数字,是因为明末时期国内计数还是传统方法,国人对阿拉伯数字十分陌生。
阿拉伯数字在公元8世纪左右就传入国内了,但没人使用,很快消声灭迹,直到清朝末年才开始得到普遍运用,最终取代了汉字数字。
李存明批阅完考卷,挑选出三十个过关的人,吩咐巩永固道:“带他们去密室里,其余的让他们回去继续努力学习。”
所谓的密室,修建在府衙东厢房地下,只有为数不多的人知道它的存在。
一刻钟以后,李存明和闫尔梅走下狭长的楼梯,来到了密室里。巩永固和那三十个锦衣卫跪了下去,口称“吾皇万岁”。
李存明穿着朝服,头戴冠冕;闫尔梅也穿上了官服,神情肃然,目光炯炯。
“朕不说废话,开门见山吧。选出尔等,是要派你们去往北方,潜伏到京城或是满清地方高官的身边,做密探当卧底。”
“战争是残酷的,斗争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仅仅局限于沙场上的冲锋陷阵。其中有一种斗争方式万分重要,便是谍战工作。谍战工作需要深入敌人内部,危险极大,一不小心就会有杀身之祸,故而需要最优秀的人才来担任,你们都是大明朝的精英翘楚!”
“朕实话实说,成了间谍之后,过的是提心吊胆的日子,而且隐姓埋名,甚至到死也不为人所知,更不必说会受到万民敬仰,间谍只能是默默无闻的地下英雄!朕现在给你们选择的机会,不愿意的可以立即退出。”
三十个锦衣卫沉思良久,齐声道:“臣等愿意!”
李存明欣慰地点点头,又道:“去满清占领区当间谍,首先要剃发易服。咱们汉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朕让你们剃发,对不起你们的列祖列宗。今日朕做出表率,与尔等风雨同舟生死与共!”
说着,去了冠冕,散开头发。左手夹住一缕长发,右手拔出七星宝剑,猝然割断,长发飘然落地。
“皇上……”在场之人无不动容,跪在地上泣不成声。
割发如割头,堂堂天子削落一缕头发,传扬出去会天下震动的!
那三十个锦衣卫感动得无以复加,嚎啕大哭,咚咚咚磕着头,有的人已经额头皮肤破裂流出血来。
“好男儿有泪不轻弹,尔等莫要伤悲。为了我汉人江山,为了我大明社稷,朕割掉一缕头发不足挂齿。”
李存明道:“咱大明朝开国初期,曾得到明教帮助,后来明教受到了太祖爷的打压,这一段历史不为人知,朕不避讳。明教有几句口号非常好,朕来告诉你们,尔等一定要谨记在心。”
“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李存明念一句,锦衣卫们复述一句。众人的情绪渐渐高昂起来,密室里回荡着他们的吼叫。
“咱们的谍报部门,就叫圣火门吧,你们都是圣火门门徒,由朕和闫军师亲自领导。希望诸位化作熊熊圣火,从黑暗中为我汉人带来光明,从悲愁中为我大明带来喜乐,拜托了!”李存明深深鞠躬。
“为了汉人,为了大明,臣等愿意誓死追随陛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锦衣卫齐声喊道。
随即给他们剃了发,留着满洲人的发型。
闫尔梅给了一人一个锦囊,叮嘱道:“锦囊里有一份档案,伪造了你们的身世背景和种种遭遇,熟记后烧掉。另外还有一枚火焰纹章,传递消息时盖上章,便能绕过一切机构直接送达陛下手里。”
“你们的家人,我会做出妥善安排的,每家先给一万两白银。去吧,今夜就出城,而后按照档案上给的指示各奔东西吧!”
等这些锦衣卫领命而去,又有三十个人被带进了密室。这些人都是目不识丁的犯人,舌头已经被割掉了。
闫尔梅又每个人给了一个锦囊,道:“你们是那些间谍的执刀人,每人负责监督一个。平日里不需要你们做什么事情,潜伏在他们身边即可,但凡发现他们有异心,或者身份暴露了,一定要在敌人抓捕他们之前杀了,并抹掉所有痕迹。”
……
间谍已经派往北方,就像在泥土里洒下种子一样,耐心等待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江北地区稳定和平,且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李存明动了到南京城君临天下的念头。这一天清晨,他正在跟闫尔梅谋划移驾南京之事,马士英带着几个藩王回到了徐州城。
“呵,朕的好亲戚们终于来了!”李存明讥嘲了一句,吩咐巩永固道,“先带着这些个王爷们去校场参观,而后领着他们来府衙大堂面圣。”
午时,府衙大堂。
藩王们走进大堂时,就发现气氛不对劲,威严肃穆,隐隐还有股令人发寒的阴冷气息。
皇帝端坐在桌案之后,目光如炬。大堂里站满亲兵护卫,手举水火棍,喊道:“威武!”
藩王们急忙跪下去,自报家门:“臣福王朱由崧、臣潞王朱常淓、臣桂王朱由榔、臣唐王朱聿键 、臣鲁王朱以海见过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存明眯着眼睛,看着这些个肥头大耳的藩王们,就像看见了一头头白白胖胖的猪。
“诸王一路辛苦。”李存明语气平淡,摸着下巴道,“尔等乃是我皇家宗室,血浓于水,朕见到你们很高兴。祖制藩王不得离开封地,可朕还是宣你们来到徐州,可知是何缘由吗?”
“请皇上明示!”
“国家风雨飘摇,社稷危在旦夕,你们不想着为朝廷出一份力吗?朕坐守前线,抵御强敌,又荡平江北,冒着箭矢上阵杀敌,朕的女儿长平公主参了军,朕的儿子定王朱慈炯为了研制火器多次遭受危险。你们呢,是不是也该有所表示?”
“朕不奢望尔等上阵厮杀,这样吧,国库空虚,你们每个人捐出一千万两白银充作军饷,便可以回封地去了。”
藩王们顿时叫苦连天:“陛下,臣等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啊!”
“到底是没有钱,还是不想拿出来,你们心里清楚。”李存明鄙夷道,也不跟他们啰嗦,“没钱也不打紧,谁叫咱们是亲戚呢!军中士卒操练强度大,需要顿顿吃肉,朕办了个养猪场,你们留在这里养猪吧。”
养猪?藩王们哭笑不得。
“把猪养得白白胖胖的,就可以回家啦。”李存明道。
藩王们松了一口气,只要不往外拿钱,养猪就养猪吧。而且养猪又不是什么要命的难事,咬咬牙坚持一段日子,完成任务后回去继续养尊处优吃香喝辣。
几个人驱赶着五头小猪崽来到堂外,李存明道:“一人领养一头,记住,要养得白白胖胖的,首先是要白,其次是要胖!”
藩王们刚露出笑意的脸庞,霎时间僵硬下去,嘴里倒抽冷气,嘶!
因为这五头小猪崽毛发全是黑色的,养胖了容易,可如何把黑猪养成白猪?
福王朱由崧凌乱不已,仰头喊道:“陛下,太难了,这个任务太难了,臣办不到,办不到啊……”
李存明憋着笑,心里在给福王配乐:“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天地一片苍茫……”
第66章 六亲不认,八王南征
“诸王,尔等是不是觉得朕有意刁难?”李存明问道。
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嘛!
藩王们却敢怒不敢言,一个个耷拉着嘴角,非常沮丧。
李存明冷笑道:“你们不敢说,朕来说,朕确实有意刁难尔等!你们自己选择吧,要么把这几头猪养得既白又胖,要么就拿出一千万两银子,否则朕可就六亲不认了。明白告诉尔等,朕连自己的岳丈周奎也杀了,还真不在乎多杀几个累赘吝啬的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