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第323节

“这是从大明到木骨都束的航道,承蒙圣恩,臣等此行不辱使命!”

所有人不由得心头一震,彭清这一次出海,是为大明重下西洋探索航道。

却没想到,他竟然直接抵达了木骨都束。

这是郑和船队曾经去过的最远的地方!

两年的航行,无时无刻要忍受着远离故土的寂寞,还要随时应对即将到来的各种风险,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

探索航道,说出来容易,可要去做,在场的诸位大臣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漂泊在茫茫大海的时候,会不会突然疯掉。

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翰林汤晓忠将头埋的低低的,生怕别人知道他的存在。

当初就是他一口咬定,翰林院保存的海图没有问题。

结果……若不是运气好,自己和随行的船员早已葬身在孤岛上。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份海图的价值,此时此刻,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似乎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人扇了一万个嘴巴子。

朱祁镇不禁动容,眼眸里不由泛起了泪光。

有了这份海图,大明便可以正式启动下西洋。

从此以后,一批批的舰船,将走出国门,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前往世界的各个角落。

日不落帝国,从这张海图开始。

他红着眼,激动地说道:“取来,朕看看!”

怀恩已经上前,躬着身,小心翼翼地取过彭清手中的舆图,呈到御前。

朱祁镇凝视着里头的每一根线条,从京师到天津卫,沿着大明的海岸线向南,他看到了安南,看到了吕宋,暹罗,爪哇,苏门答腊、满剌加,锡兰,柯枝,古里……一直到达遥远的非洲大陆,就是此行的终点,木骨都束。

在这里,也是郑和船队的终点。

彭清没有郑和那样的宝船,却能完成如此壮举,此行之不易,让人甚是感慨。

看到这里,朱祁镇忍不住感叹:“诸位卿家都看看吧,看看外面的天地是多么的广阔!”

怀恩取过海图,交给曹鼐,其他人纷纷凑上前来。

大明自诩天朝上国,幅员之辽阔,足以让人为之称耀,可在这幅海图在朱祁镇面前,所有人方才得知,所谓的天朝上国,不过是屈居于一隅之地而已。

彭清不仅标注了航线,还在沿途诸国标出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特产,一目了然。

在这舆图之下,竟还题了一行字。

“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伏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

这段文字是当初郑和的原话,没有人比郑和更清楚海洋的重要性。

可是,仁宣之后,大明国势日渐衰落,虽然也有过重下西洋的打算,无奈有心无力,只好作罢。

过去了这么多年,当初郑和的苦心,早已被人所遗忘,而如今,等到这满朝上下重新意识到海洋的重要,再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所有人的眼眶不由得湿润了。

彭清却很淡定,说道:“臣此番出海,宣慰四方,西洋诸国,无不仰慕皇上恩德,因而在回程时,他们派出了使臣前来朝贡。臣擅作主张,将三十二国使者带来参拜皇上,他们愿与我大明,世代交好!”

三十二国!

大殿之上,所有人都动容了。

大家第一个反应是,彭清在骗人!

万国来朝,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

虽说这所谓的国,成色是差了一点,可这东西终究还是可以贴金的。

朱祁镇面带微笑,心里已是乐了,欣喜地道:“甚好,卿家真是劳苦功高!”

彭清赶忙回道:“臣不敢居功,此次出海,仰赖皇上圣德,以及同船上下人等尽心竭力。”

朱祁镇自然不相信彭清的成功来自于自己的圣德,这些话就和万岁一样,都是扯蛋。

不过,他相不相信不重要,重要的是满朝文武和天下百姓相信。

所以,彭清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朱祁镇暗暗点头。

事实上,对于所谓的朝贡,看起来光鲜亮丽的表面背后,其实都是勾心斗角。

当初御驾亲征土木堡,就是瓦剌人来朝贡的时候搞出来的幺蛾子。

朝贡体系在设计之初,倒是颇有大明稳固天下各国的必要,譬如元朝时,曾在朝鲜的济州建立养马场,而大明自然是决不允许朝鲜国的马场养出无数良马。

因为战马乃是最珍贵的战略物资,大明的战马,当然是多多益善,而藩国一旦马多了,难免会有其他的企图。

因此,太祖皇帝在与朝鲜国建立朝贡体系之初,就规定清楚,朝鲜国必须按时进贡战马,那当初蒙元人在朝鲜国所设置的养马场,最终成为了大明养马之地,朝鲜国不得不如数上贡,国内却几乎没有足够的战马,以至于顶级的贵族也只好用牛车来代步。

不只如此,大明朝贡体系之中,看似好像大明在吃亏,藩国献上各国的奇珍,如倭国送上倭刀,朝鲜国进献战马和人参,其他诸国,特产各有不同。

可真正握有定价权的,却是大明。

在大明眼里,你朝鲜国的马,值钱吗?

倭国的倭刀,不就是一口刀,能值几个钱?

给你一两银子,爱要不要,不要拉倒!

而大明对于各国的赐予,依旧还是自己定价,我这丝绸你在市面上都买不到,我这瓷器更厉害,没有百十两银子,伱打着灯笼都找不着。

太祖皇帝以驱逐北虏起家,一辈子都没吃过别人的亏,他所设计的朝贡体系,大致就是如此,收藩国实物,以较低价格来充实自己,与此同时,再赐予对藩国而言较为稀有的丝绸、瓷器等物。

看上去,这是一笔吃亏的买卖,可实际上呢,丝绸、瓷器,不过是奢侈品而已,而各国的药材、战马、刀剑都是实实在在的物资,充实进了大明的军队。

甚至是异国美女,都可以充实后宫。

而在定价权又被大明完全掌控,在这种情况之下,所谓的朝贡贸易,诸藩国看似占了大便宜,你看,你拿不值钱的马、刀、药材,换了我大明稀有的丝绸和瓷器,显得我大明天子隆恩浩荡,德被四海。

至于为何朝贡体系总给人占了巨大便宜的感觉,究其原因,要看是谁掌握了话语权。

当然,朝贡体系也不是完全没有毛病,有时候也经常会有玩崩的时候。

当初瓦剌人彻底和大明反目,就是因为瓦剌人和大明互市,他们急需烧饭用的铁锅,需要大量的茶叶,可大明却认为铁锅乃是铁器,不能给你。

哪怕多给你点丝绸和瓷器,可瓦剌人在那天寒地冻的大漠,他们不需要丝绸,穿丝绸会冻死的。

至于他们带来的牛马,定价也是大明说了算,以至于每一次互市,双方的冲突便不断,冲突完了,回家召集兵马,就想要抢,双方大打出手一番。

打完了又回到谈判桌上,继续互市,大明依旧不肯卖铁锅,认为这是资敌,瓦剌人觉得我要烧饭吃,没锅不成,没有足够的茶叶,肉食难以消化,我拿这么多牛马来,你卖我这个?

凭什么我们的牛马不值钱,你们的丝绸、瓷器就这么值钱了,别跟我提文化,文化又不能当饭吃!

于是,又是一通乱打。

与此同时,海外诸国,也渐渐回过劲来,不对啊,大明赏赐的丝绸和瓷器,好是好,可真的值这么多银子吗?

于是乎,走私业便昌盛了,人们发现,即便有人冒着杀头的危险去走私,走私出去的丝绸和瓷器,价格居然也比朝贡中换来的丝绸、瓷器价格要低廉,其中竟有巨大的套利空间。

这里面的门道,朱祁镇最清楚。

大明的皇帝,从朱元璋开始,就没一个是单纯的,这一套朝贡体系的创制,本身就兼顾了削弱藩国,而强壮自己的本意,可掩盖在这个目的之下,掌握了笔杆子的大明翰林们,同时进行不断的润色,却总是表现出一副受害者的模样。

至于后人们如何理解和解读,修史之人是不在乎的,总的来说,我大明吃亏了。

我这么多昂贵的宝货,换来不值钱的战马、倭刀、药材、香料、象牙,还有朝鲜国进贡的美女,亏的裤衩子都没了!

朱祁镇收回思绪,关于朝贡体系究竟好还是不好,后面肯定是要完善的,至少可以显得我大明天朝上国的地位。

就比如随着彭清一道而来的三十二国的使臣,就很给面子。

虽然这些国家的水份很大,有些不过弹丸之地而已,可人家肯主动归附,就显得很有诚意。

朱祁镇点了点头,正色道:“彭卿家出海,居功至伟,授东阁大学士,钦差巡海正使,总镇西洋之事!”

…………

ps:关于下西洋,一直想认真写点东西,但是又感觉内容太空洞,因为这是一本小说,不是史书,所以这部分可能会精简一下,后面还是以剧情为主。

第310章 大明洲?

大明的官有两种,比如钦差巡海正使,并不是官职,而是一种称号。

这样的称号是没有品阶的,但是,听起来响亮啊!

至少让那些番邦小国一听,就觉得很高大上。

就比如曾经的三宝太监郑和,当时的名号是“钦差总兵太监”。

朱祁镇钦赐彭清“钦差巡海正使”,其寓意很明显,从此之后,他将接过郑和的衣钵,为大明的航海事业奋斗终生。

可是,要下西洋,单靠一个称号是不够的。

这一次探索航道,彭清只带了三艘舰船,还都是民间的商船改造的,整支船队也就百来个水手和官兵而已。

接下来就不一样了,船队的规模至少要扩充到数千人,随着航路的不断拓展,甚至可能达到三宝太监时期数万人的规模。

一个如此庞大的武装力量远赴海外,想要服众,主帅必须有足够的权力。

不只如此,沿途与各国交涉,倘若级别不够,怕是也会畏手畏脚。

所以,朱祁镇除了给彭清钦差巡海正使的头衔,同时宣布,入阁!

自从三杨以后,内阁的权势日益渐扩张,逐渐从一个秘书团队,成长为掌握实权的宰辅。

既然想要给彭清足够的权力,那就痛快点,直接给个内阁大学士。

首节 上一节 323/5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开局签到十倍吕布战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