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第356节
老鸨有些意外,这么短的时间,一支曲都没唱完,怎么就出来了?
怜香姑娘可是生的国色天香,莫不是这位……不行?
她眼中难掩异样神色,再次端详起此人,心中暗道,看起来岁数不大啊,也就三十岁上下的模样,怎么就不行呢?
是不是应该趁此机会,给他推荐点祖传秘方……
“你过来!”
“啊……”
老鸨正在胡思乱想,却看到对方向她招手。
紧接着,宁王又掏出五张银票,说道:“你这艘船,包括船上的人,我包三天!”
老鸨眼睛死死地盯着银票,这一次的面额不是一百两,而是一千两,也就是五千两银子!
“大爷,您是……要招待什么贵客吗?”
“不错!”
宁王点点头,道:“从明天开始,你就不要再营业了,这是一半的酬劳,三天之后,再给你一半!”
老鸨感觉自己在做梦,五千两银子,还只是一半。
三天就能赚到一万两,做梦也不敢这么做啊!
她伸出略微颤抖的手,哆哆嗦嗦接过银票,然后用同样颤抖的声音说道:“您……您尽管吩咐!”
宁王想了想,说道:“怜香姑娘自是不必多说,你这里,还有别的姑娘吗?”
“有,有的!”
老鸨当下将画舫中所有的姑娘叫出来,至于那些正在接客的,直接把客人赶走……
开玩笑,那些穷酸书生,一个个自诩风流倜傥,掏银子的时候却抠抠搜搜,便是坐上一天,也拿不出几两银子,怎么跟这位财神爷相提并论?
宁王在这些女子中,又选了四名面容姣好的歌女,算上怜香姑娘,共五人,心说应该够了。
可是,终究不放心,谁知道皇上是什么审美,万一五个都看不上,自己这铁路局还开不开了?
于是,又从其他画舫选了八名女子作为后备,心说这次应该够了。
他在秦淮河畔兜兜转转,这里平日里出入的都是一些达官显贵,或者风流才子,自己再派些人手,理应不会出什么问题。
至于那艘画舫,提前让自己的侍卫守在船上,并将端茶递水的船工都换成了自己人。
所有的一切准备妥当,就等明日圣驾幸临,这才满意地离去。
翌日一早,朱祁镇带人来到铁路局,开始巡查。
说是巡查,其实就相当于慰问,反正就是这里瞧瞧,那里问问,然后沿着铁路沿线走一走。
铁路局的匠人和南京城的百姓们得知皇上亲临,一个个激动地热泪盈眶。
皇上啊,活的!
当初白莲教造反的时候,皇上亲自带兵剿灭,那时候有些人侥幸一睹龙颜,不过,更多的人只是听说而已。
据说在当时,白莲教召唤天兵天将下凡,一个个刀枪不入,水火不侵,势不可挡。
可是,皇上亲自来到阵前,只吹了一口气,那些人顿时被破了神功,最后落得大败。
反正在民间,经历过各种添油加醋之后,真是的战况早就被人遗忘,而皇上吹气破神兵的传言,却被传的神乎其神。
朱祁镇却不知道,自己竟然有这么神。
他只是看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心中甚感欣慰。
作为皇帝,他要做的是给世人指明道路,接下来的事,自然会有人去做。
比如说铁路局遇到的一些技术难题,此时已经不需要自己过问,贝琳就已经一一解答了,而且,针对当下的局面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
至于唐行古这个左都御史,一路上,准备了好多个问题,毕竟自己是御史嘛,总要提些问题出来。
若不时时刻刻寻找点存在感,岂不是成了小透明?
可是,到了现场,听到贝琳和对方交流的时候,便沉默了。
隔行如隔山,人家讨论的问题他压根就听不懂,思来想去,还是算了,这里不是自己的战场,就当个小透明吧!
一天的行程下来,朱祁镇很满意,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这才是自己想要的大明。
按照内阁和礼部商议的行程安排,本应继续向西南,一路抵达成都府,巡视整条铁路沿线。
可是,既然出了京师,自然不会再受这些约束,至少先玩几天再说。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来到江南,若不好好逛一逛,岂不是辜负了这般美景?
宁王凑上前来,带着不易察觉的笑容,小声道:“皇上请放心,臣已经安排好了!”
第344章 怜香惜玉
朱祁镇心情大好,根本没有注意到宁王嘴角那一抹耐人寻味的微笑。
“甚好,就依卿家安排!”
宁王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却说道:“皇上切莫见怪,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祁镇不解,道:“卿家有什么话,直言便是。”
“是,这个……”
宁王压低声音,说道:“臣的意思是,既然是出去玩……不,不,是……圣驾临幸江南,自然还好好体验一下这里的民土风情,若是大张旗鼓,百姓免不得心生敬畏之心,不如便服出巡,如此方能感受到最真实的民间百态。”
朱祁镇正有此意,当即点头道:“如此也好,樊忠,你跟着朕。”
樊忠垂手行礼:“是!”
在一旁,袁彬却神色紧张起来,说道:“皇上还请三思,若是不派护卫随行,万一遇到一些突发状况……”
朱祁镇摆了摆手,道:“没那么多万一,你带些暗探,隐在人群中,不到万不得已,不得轻易亮出身份,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袁彬只得点头称是,然后下去准备。
这时,怀恩赶忙上前,道:“皇上,奴婢这边带了几名东厂的精干,不如与袁指挥使一起……”
“行了,有锦衣卫就够了!”
朱祁镇扫了他一眼,便说道:“你也换上便装,随朕一起。”
“奴婢遵旨!”
怀恩现在最担心的就是皇上把自己晾在一旁,因为太监的身份就是伺候人的,如果皇上什么事都不带自己,不知怎的,总有一种被始乱终弃的感觉。
半个时辰后,朱祁镇和宁王换上儒衫纶巾,宛如两名结伴进京赶考的青年才俊。
樊忠和怀恩跟在身后,扮作仆从模样,君臣四人径直来到秦淮河畔。
走在半路上,朱祁镇就发现情况有些不对。
这地方……怎么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
一直来到河边,看到华丽的画舫,他心里猛地想起,这里……来过啊!
转头看了一眼宁王,仍是满脸谄笑,怪不得这家伙坚持便服出巡,这他娘的是……逛花船啊!
这种事还真的不能声张,若是传了出去,皇上在江南勾栏听曲,礼部那些人还不得疯了!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宁王一眼,很想大声告诉他,我是想看看江南的美景,不是要看美女。
后宫嫔妃那么多,我需要坐火车跑两千多里路,来这里……听曲?
这是明朝,又不是清朝,后宫一群歪瓜裂枣,逼得皇帝没办法了,一趟一趟往江南跑。
虽然清承明制,可是,两朝在后宫选拔上,几乎是天差地别。
明朝挑选宫女和嫔妃,讲究一个平民出身。
通常来说,能当上皇后的,都是普通百姓人家的女子。
当然了,这里的普通百姓,指的一般都是当地士绅,若是官员,则大多是基层官吏,或是除了打仗以外,平日里压根没有兵权的武将。
真的底层百姓是不在讨论之列的,试想一下,穷苦百姓人家,吃饭都困难,能活着就不错了,就算生的有些姿色,其言谈举止、涵养学识根本无法和大家闺秀相提并论。
比如说洪熙朝的皇后张氏,乃是指挥使张麒之女。
宣德时期两任皇后,胡善祥的父亲是县丞,孙若微的父亲是主簿。
朱祁镇的正宫皇后钱氏,祖上是靖难功臣钱整,曾任燕山护卫副千户,官至金吾右卫指挥使,其父钱贵继承了祖传的武职,凭借战功升至都指挥佥事。
不过,这样的官员仍然无法进入大明的权力中枢,至多是个有些本事的粗鄙武将罢了。
因此,太皇太后张氏在挑选皇后的时候,不但要考虑相貌、品行等,更要考虑其家庭出身,最终敲定为钱氏,并亲自主持大婚。
钱贵则是父凭女贵,直到女儿被选为皇后,才被提拔为中府都督同知。
这样的选妃体制,主要是为了限制那些重臣的权力过度扩张。
如果皇帝娶了丞相或是尚书的女儿,这人岂不是一手遮天?
而清朝的后宫就完全不同,与其说是选妃,不如说是权力的交易。
上一篇:大秦:开局签到十倍吕布战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