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被朱棣模拟人生曝光了

大明:我被朱棣模拟人生曝光了 第244节

“兖州牧,豫州牧,牧之,令尊是望子成大器。”沈青玉打量了一番面前这个叫“张麻子”的将领,相貌堂堂,气态雄厚,询问道:“张兄,你脸上的麻子呢?”

他诧异的看了一眼身旁这位将领:“兄弟如此境界,在下佩服,敢问兄弟高姓大名?”

“张麻子的脸上怎么能没有麻子呢?”

张牧之叹息道:“实不相瞒,在下出身钟鸣鼎食之家,读过些许圣贤书,奈何家道衰弱,这才知百无一用是书生,只得落草为寇。后来太祖殡天,天下风云变幻,在下遂投效官军,追随燕王,新朝后,在下被编入锦衣卫任职。”

“没有麻子。”

“此言差矣,此非鱼,乃是人也。”

沈张二人受宠若惊,却又不敢推辞,只能拘谨的走来,有幸尝到太子殿下亲自炖煮的鱼汤。

朱棣将手中闲书合上,声音阴沉,“一群整日里安坐在温室当中的烂人,除了会叫唤两句之乎者也的话,别无长处。吃着朝廷的俸禄,却胸无点墨毫无建树,他们又怎知,是太子,是朕,是我们这些打天下的人,在外面用金戈铁马换来了他们的安宁,结果他们反倒是来背刺我们这些打天下的人了!”

“吕朝阳跟在太子身边,现如今不在京师,朕给你一道手谕,锦衣卫上下皆归你调动就是……等会儿。”

他可是知道,皇帝的身子骨近些日子愈发虚弱,正是需要静养的时候,万万不能再被火气伤到了。

说白了,汤承就是朱棣身边的贴身太监,负责照顾皇帝陛下的起居与日常,由于深得皇帝信任,他的地位极高。但地位高归地位高,办事的话,还得找皇帝借权。

朱棣靠在一株柳树下,手里翻着一卷颇为有趣的闲书,他还是燕王的时候,就喜欢在这株柳树下偷得浮生半日闲,只不过那时候,身边总是会有一位贤惠的美人为他沏茶。

“他们说,太子爷戾气太重,杀性太深,有损大明清誉……”

若是没有我们这些打天下的人手上染血,你们能在这里无忧无虑的讽刺这个嫌弃那个?

这他妈的是长了顺风耳吧?

“因为我以前是土匪,靖难时被朝廷招安,在锦衣卫混了个一官半职。”

这话,是对张牧之说的。

一令未冷尸先寒,大雾血蔓千溪染,猛夫横碎嘶吼中,春雨难洗一身腥。

“不敢称赐教,只是我自己的理解,你真觉得殿下锅里烹饪的这只是简单的一条鲤鱼吗?”

“有些胆大妄为的人说,太子爷虽然打了胜仗,可明明是能杀一些招安一些来解决问题的,可太子爷却全杀了。他们觉得,太子爷贵为储君,本应以仁德示人,行为却……”

沈青玉倒抽一口凉气:“高,太高了,未曾想到竟是这般道理,兄弟高见啊!”

“所以说,你境界还没到啊。”那将领摆了摆手,道,“鲤,通李,这锅中烹饪的鲤鱼,正是那李彬!在殿下的眼中,丰城侯李彬也就是一碟小菜,想收拾他就收拾他,此时大功告成,殿下现在不是要喝鱼汤,他这是要品尝胜利的滋味,以及高处不胜寒的孤独。”

北京有一宽而长的水系,元人称之为「海子」,也有人叫这里什刹海,在元朝此地是运河的终点,一派舳舻蔽水、万桅千帆的繁华气象。

……

“古来仁德专害人,道义从来无一真。君不见,狮虎猎物获威名,可伶麋鹿有谁怜?世间从来强食弱,纵使有理也枉然。”

“锦衣卫设在宫外,用着不顺手,每次让他们办什么事都得走好些繁琐的流程。”朱棣捋了捋胡须,“直接东安门的北边设个衙门吧,由你亲自统辖,从宫里找些宦官来充作人手,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与锦衣卫均势,委以缉访刺探的大权。除此之外,在每个衙门里都安排上宦官坐班,盯着这些官员们的一举一动,家人米盐猥事,都要记录下来。”

汤承觉得脑子有些乱:“那这个衙门,叫什么?”

朱棣想了想,说道:“既是在东安门北边设的衙门,便叫‘东辑事厂’吧。”

东辑事厂,简称

——东厂。

第289章 汤承:错觉!一定是错觉!

朱高燨站在安定门下,此门是北京九门之一,为出兵征战得胜而归收兵之门,北京九门中有八门瓮城内建筑关帝庙,唯安定门内建真武庙,在诸门中独具一格。

他觉得很奇怪,不知为何,今日自己凯旋,城门外并未见有群臣相迎,换做以前自己出征归来,文武百官的大臣们早就在门前候着了。

虽然朱高燨对这些迎接并不感冒,然而他可以不感兴趣,但大臣们不可以不迎接,从来如此。

然而今日,他却觉得北京城格外的清冷,分明四月暑气炎热,却犹如寒风扑面而来,令人不寒而栗。

朱高燨招了招手,吕朝阳连忙走了过来:“殿下有甚吩咐?”

“你去让锦衣卫打听一下,我们去西南的这些日子,京师里出了什么变故。”

朱高燨皱眉道,“我总觉得不太对劲。”

他心想,难不成是老爷子知道他收买九门守将,不经允准私自换防,打算找他清算了吗?

朱高燨感觉自己像是鸿门宴上的刘邦,而朱棣则是大马金刀坐在堂位上虎视眈眈的项羽。

老爷子心领神会,对汤承挥了挥手:“汤承,你且下去,我们爷俩儿有些话要谈。”

在后世,东厂更是凌驾于锦衣卫之上,成为了明帝国最庞大的特务组机构,而锦衣卫指挥使,也不过是魏公公的干儿子罢了。

故而,东厂办案,前后都是格外的顺畅,逻辑缜密,因而效率也是极高。”

汤承沉吟道:“太子能文善武,既有治国安邦的谋略,又有开疆扩土的气魄,可谓是人中豪杰,千载难逢的明主,不过……”

“奴婢明白。”

与东厂这百无禁忌的行事相比,锦衣卫简直就跟开善堂的一样。”

汤承当场人就尬住了。

吕朝阳毅然道:“老吕这条命,殿下给的,臣能有今日,全赖殿下之信任与提携,只要殿下您一句话,臣愿舍生赴死,皆是臣将所有的罪责全揽在臣一人之身,绝不会牵扯到东宫!”

“儿臣觉得……”

他接下来要说的话,对无根之人来说可能不太友好,若是在别的宦官面前说也就罢了,但汤公不行。

汤承恭敬的将一份单子双手奉给皇帝:“陛下,东厂刚刚查获,前任吏部左侍郎涉嫌勾结一起贪污案,涉案财物折合约六十余万两,共涉及四十九位正七品以上的官员,东厂已经全部捉拿归案,抄家问罪。”

朱高燨沉默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就出去打了几个月的仗,老爷子就送给了他这么一个“惊喜”。

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两厂并列,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卫”。东厂的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从而开明朝宦官干政之端。

太子爷径直走进了大殿,便看到皇帝向他招了招手:“小子,过来。”

樊忠走出大殿,向殿外的朱高燨躬身道:“殿下,陛下让您进去。”

汤承告退以后,朱棣略带疑惑的说道:“行了,现在殿内就我们两个人,你有话直说,什么话还得藏着掖着的?”

吃完团圆饭以后,太子妃哄孩子睡觉去了,而朱高燨则转而去了书房,准备着手处理一下这些日子没顾上的奏章文书。

朱棣龙颜舒展,内心忍不住的喜悦了起来。

皇帝陛下喜笑颜开,护卫将军樊忠走过来禀报:“启禀陛下,太子殿下求见。”

这兄弟根本就不带怕的,别说是区区一个东厂,就算朱高燨让他去刺杀皇帝,吕朝阳都一点不怂的!

“不必,东厂的事不用你管了。”

更何况,如今才刚刚起家势力单薄的东厂,就算是再来两个也比不上根深蒂固的锦衣卫,东厂背后有皇帝撑腰,可锦衣卫也有东宫撑腰。

吕朝阳严肃的说道,“东厂设立短短几日,便缉拿了数十位京中官员,且已定罪问刑,现在京师上下,只要听闻东厂的名号,便被吓得闻风丧胆,战战兢兢。”

汤承含笑道:“东厂负责侦缉的是役长和番役,役长又叫档头,共有一百多人,分子丑寅卯十二颗,一律戴尖帽,着白皮靴,穿褐色衣服,系小绦。役长各统帅番役数名,番役又叫番子,都是奴婢精心挑选的能干之士。东厂不仅在人员配置上相当精干合理,而且在行动上也是极为慎密,监视朝中各部官员会审大狱及锦衣卫拷讯罪犯者名为听记,在各处地方官府访缉者名为坐记,还有某位官员有何举措,或某城门捕得要犯,胥吏记录上报东厂者名为打事件。”

朱棣不假思索的说道:“不一样,锦衣卫设在宫外,东厂设在宫内,用起来还是东厂更方便些。更何况,锦衣卫的职能只要还是在国外,而东厂管的是国内,两者并不相冲,反而是相得益彰。”

“陛下新设了一个衙门,就在宫里的东安门北边,名为东辑事厂,简称东厂,内部人员皆为宦官。东厂的人不经刑部和大理寺批准,就可以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东厂在各个衙门都有坐班,监视着朝中所有的官员,甚至就连锦衣卫里都有东厂的人。”

“诺。”

吕朝阳询问道:“殿下,这东厂气焰嚣张,可需臣让锦衣卫前去敲打一二?”

他话锋一转,又道,“子虽类父,终究还是父更胜一筹,太子虽然英明,可与陛下相比,还是稍逊一筹。”

明末天启朝时,皇帝成了被架空的吉祥物,明熹宗朱由校为了收回皇权,搬出来了魏忠贤这么一位著名太监担任东厂提督,将古往今来的宦官专权推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朱棣沉默了一会儿,而是平静的问道:“有何不妥?”

一个东厂,还不值得让吕朝阳去冒险。

“少来这套,你这小土匪什么尿性,朕还不清楚吗?”

他怎么感觉,皇帝陛下这是在沾沾自喜,有种小孩子拿着自己捏的泥人在对着大人炫耀的感觉?

错觉,一定是错觉!

朱高燨无奈道:“你是我手下最得力的干将,视你为兄弟手足,这种话以后休要再提,只要我还在,你的命谁都拿不走。”

朱高燨没有接话茬,转而问道:“爹,咱不是已经有了锦衣卫吗,再设立一个东厂,是不是显得有些臃肿了?”

在后世臭名昭著的东厂,简直不要太熟悉了。

他家的姑娘嘉荫郡主朱迎静还是那般顽劣,蹦蹦跳跳咿呀咿呀的,看上去精神充沛。至于长子两国,天生聪慧,模样清秀,颇受老爷子喜爱,好似一个精致的瓷娃娃,在朱高燨受封皇太子以后,两国的地位直线上升,听说老爷子都打算在他周岁时加封其为皇太孙了。

朱棣面带笑意:“你在西南干的差事很好,朕都已经听说了,你说吧,想让朕赏你些什么?”

同为特务头子,吕朝阳觉得,自己这个颇有资历的特务头子压住一个东厂应该没什么问题。

朱棣接过清单,有些疑惑的问道:“如此大案,你三两天的功夫就解决了?”

朱高燨挤了挤眉毛:“既然陛下这么说,那儿子我再不提点什么要求,就像是不给爹您面子了。”

朱高燨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看了一眼朱棣身旁的汤承。

朱棣满意的点了点头:“汤承啊,还是你最让朕放心。”

朱高燨干笑两声,问道:“爹,我听说您在东安门北边新设了个衙门,叫什么……东辑事厂?”

朱高燨立马就恢复了嬉皮笑脸的模样,道:“儿子给爹办事这不是天经地义吗,我别无所求。”

他问道:“汤承,你觉得朕设立的东厂,比起太子的那些鬼点子如何?”

“少来,我就知道你不会放过这个薅羊毛的机会。”

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一个有半退休皇帝撑腰的新设特务机构,远远比不上正逢如日中天的皇太子撑腰的老牌特务机构。

首节 上一节 244/3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