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被弃,永乐求我称帝 第111节
汉王闻言,拉着他来到了一处僻静角落:“说。”
那家将忙道:“丘松被贬去海南了,剥夺一切官职。”
汉王脸色一变:“怎么回事?”
没了丘松,哪来的钱?
丘松可是他的一个大钱袋子啊,没了他,经济来源至少要被断一半。
“据说丘松强占别人的地,被老爷子得知,大怒之下发配海南去了。”家将道。
汉王脸色一黑:“他娘的,这脑子长屎的玩意儿,专门关键时候出事。”
汉王才和那些将领说好了,要拉拢他们,让他们记得过来领赏钱。
这会儿丘松没了,钱从哪来?
怕什么来什么,身后传来一道欣喜:“汉王,我把人都给带过来了,十几个将领呢,都是打算投靠汉王的。”
汉王转头,那十几个将领双眼放光,似乎眼巴巴的就等着汉王的打赏呢。
没有钱,如何拉拢他们?
汉王脸色一尴,低声道:“让他们走!”
为首那位将领没听明白,诧异道:“汉王,您不拉拢啦?”
“我拉拢你娘。”汉王大怒之下,一脚踹去,为首那将领趔趔趄趄倒下,吓得连忙又带着人回去了。
朱高煦脸色阴沉:“丘松这个王八蛋,专门给我搞幺蛾子啊,没钱怎么拉拢,我干他姥姥。”
不拉拢人,怎么撼动太子爷的储君之位?
此时,汉王还不知道,自己的好侄儿在无形中,狠狠的坑了他一把。
家将站在一旁,不敢发话。
就在这时,身后忽然又传来一道声音。
“二哥,干啥呢,火气这么大。”
来人正是赵王朱高燧!
朱高燧上来就挽住了汉王的肩膀,嘿嘿一笑:“二哥,你这愁眉苦脸的,干啥呢?”
这两兄弟站在一起,那是既高大又健壮,颜值更是承袭朱棣,英武不凡,比他们大哥帅了无数倍。
汉王伸出一只手:“老三,哥哥最近缺钱花,你弄点钱来。”
朱高燧嘿嘿一笑:“我哪有钱啊,不过我倒有个削弱储君之位的好办法,二哥想不想听?”
汉王咧嘴冷笑:“就你这猪脑子,还没我聪明,你能想到啥好办法。”
被人骂做猪脑子,朱高燧脸色一沉,不过很快又嘿嘿笑起来:“二哥,这回你可看错弟弟我了。”
“我这还真是个好办法。”
“老大不是死了个儿子嘛,那是咱大明的皇太孙,你向朝廷建议,就说太孙四岁就死了,按例不得进宗庙,应该把朱瞻基的名字从宗庙中划掉。”
此话一出,汉王还没反应过来:“那有啥用?”
朱高燧嘿嘿一笑:“老二,我说你咋榆木脑袋呢,这太孙的名字都被划掉了,直接就动摇了太子的地位啊。”
“想要动摇太子地位,那就先将太孙移出宗庙。”
“太孙的位置都不保了,臣下会怎么想?他们会惶恐太子倒台,到时他们还不得纷纷投靠你啊。”
朱高煦闻言,眼睛一亮,竖起大拇指:“老三,狂妄!”
“狂妄!”赵王哈哈大笑。
第119章 朝堂斗争
是夜,汉王匆匆的离开了京营,回到了汉王府中。
他开始连夜写折子。
但终究是个文盲,写起来的字歪歪扭扭,不像样子。
“朱瞻基,瞻字怎么写?”
“哎呀,算了算了,真他娘的麻烦,随便写个吧。”
于是,奏折上,多出了朱斩鸡三个字。
“宗庙,庙字怎么写?”
“他姥姥的,随便写个。”
于是,奏折上,多出了‘宗尿’二字。
“早夭怎么写?”
朱高煦拿着笔的手已经在开始不耐烦了,他随便选了几个同音字,就写了上去。
一副完美的奏折就出现了。
‘永乐元年,朱斩鸡完蛋了,根句大明绿法,未成年的皇家子孙不能进入宗尿,建议扒掉朱斩鸡的名字,废掉朱斩鸡的太孙名分……’
呼。
汉王松了口气,终于写完了。
将奏折随手一扔,汉王呼呼大睡。
……
次日。
朱辰和老爷子就在这城郊铁矿山附近搭了个棚子睡觉了。
老爷子闲来无事,索性也就想陪孙子几天,朱辰自然也乐得自在。
和老爷子在一起,哪怕凿铁也是开心的。
爷孙两人昨天凿了许久,今日老爷子一大早就将朱辰喊起来,让他凿铁了。
只不过,爷俩根本不知道,汉王已经气势汹汹的出招了。
一大早,汉王就带着奏折,随同百官一起进宫了。
朝堂上,百官纷纷入朝,太子爷就坐在台下,台上的那个皇位则是空着的。
因为那是朱棣坐的位置,太子爷从来不敢僭越。
见到百官差不多到齐了,太子爷摆了摆手,吩咐道:“既然人都来齐了,那有什么事就禀报吧,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朱棣上朝,百官是惊弓之鸟。
太子爷上朝,大家叽叽喳喳个不停,纷纷反应。
然而,就在百官叽叽喳喳的时候,汉王却是等得一点都不耐烦了。
“行了行了,那点鸡毛蒜皮的事也能拿出来烦监国?那隔壁二狗家的母猪生了几个崽,你们是不是也要上报啊?”汉王皱眉道。
此话一出,文官们顿时被噎住了。
不过谁也没想着和这位王爷作对,因为没必要。
大家都选择了沉默。
汉王见没人说话了,顿时嘿嘿一笑,走到太子爷面前,拱手道:“监国,本王有件事情要向你禀报啊。”
太子爷知道这弟弟啥德性,也就懒得搭理他,点头道:“那你说说吧。”
汉王从怀中掏出一份奏折,递给太子爷道:“还望太子爷御览。”
朱高炽满是肥肉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汉王如今倒是有文化了,都会写奏折了。”
“好,我来看看。”
打开奏折,歪七扭八的几个字出现在太子爷眼前。
只看了几眼,太子爷脸色微微一沉,将奏折合上:“汉王,你这奏折上说的朱斩鸡,是谁啊?”
朱斩鸡这三个字,被太子爷拖得老长。
汉王嘿嘿一冷笑:“行了,太子爷,你也别装看不懂了,趁着群臣都在,咱们今天就打开天窗说亮话,我那侄子四岁就没了,按理应该从宗庙除名,并且废除太孙名分。”
这件事,关乎到皇家,关乎到皇太孙!
满朝文武,顿时神色一肃,纷纷沉默了。
光是从汉王这一番话,就能够听出来,汉王这是来者不善啊。
朱棣不在,太子爷和汉王最大,两虎相争,谁都不敢多话呀。
汉王说罢,转头看了一众大臣,见他们都低着头不开口,忍不住嘿嘿笑了。
再冲老三赵王眨了眨眼。
赵王笑着站出来,拱手道:“监国,按照大明律法,未成年就夭折的皇子皇孙名字不得写进宗庙,十一年了,这太孙名分也该废除了。”
古代时,人们生育率低,养活率更低,几岁就夭折的孩子比比皆是,所以父母不敢倾注太多的感情,只有等到成年才可以入族谱。
皇族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