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被弃,永乐求我称帝 第376节
他苍老的身子,坚定的眼神,就那么望着龙椅之上的皇帝。
“老臣,老臣……”
“青州十万百姓葬身黄泉,老臣心肝俱裂,汉王做出此等丧尽天良之事,朝廷绝不可姑息!”
余学夔是士大夫中的领袖。
此时,他一跪下来,满朝文官,也全部跪了下来。
乌泱泱,顿时跪倒了一大片。
杨士奇,蹇义, 夏原吉等人也跪了下来,跪在了余学夔的身后。
他们几乎异口同声,高喊道:“皇上,朝廷绝不可姑息。”
“皇上,不可姑息。”
“不可姑息!”
武将阵营,勋贵集团眼见如此,也都纷纷跪了下来。
满朝文武,便没有一个还能站着的了。
武将,勋贵集团跪下,是因为汉王放下的最太大了,他们那里还敢暴毙,也纷纷跪下,恳求皇上严肃处理。
“还请皇上不可姑息汉王之罪!”
“请皇上立刻发兵,缉拿汉王。”
“请皇上立刻发兵,缉拿汉王。”
自这一刻起,投资汉王的武将,勋贵集团就彻底输掉来了。
因为汉王造反了……
这也就意味着,汉王是永远不可能再顺位继承的,他与皇位彻底无缘了。
除非,他能达到南京城下。
望着这满朝文武跪下的一幕,太子爷面色肃穆,也费劲地跪下了。
他拱手,望着朱棣:“皇上,还请严肃处理。”
太子爷早就为这件事而烦心不已,如今借着这个机会,就得想出一个对策来。
奉天殿内,气氛逐渐紧张了起来。
朱棣望着跪了一地的臣子,深吸了一口气,从龙椅上站起身来。
他微微感慨道:“汉王这小子,的确是军中好手啊。”
“是我把他调教得太好了,才让他用兵如神,从乐安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竟只花了数日的功夫,就吞了我整个山东。”
老爷子的心中,也不知是欣慰,还是怒火。
也或许,两者都有。
儿子能有这种军事才能,这是老爷子欣慰的地方,可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能用在歪门邪道上。
到头来,教给他的军事才能,竟然成为他用来反叛国家的筹码。
前几日,朱棣在得知这个消息时,还很暴躁。
可现在,朱棣冷静许多,已没有之前的火气了。
他望着跪下的百官,叹息一声:“在数年前,姚广孝已经和朕说过,说汉王尖嘴猴腮,面生反骨,有造反之相。”
“可那是朕的儿子,朕选择了包庇。”
“如今,造成青州十万百姓被屠,是我的过错……”
皇帝认错了?
满朝文武,奉天殿内,顿时肃然一静。
不仅是太子爷愣住了,就连数字朱棣脾气的百官,也都震撼道了。
皇帝居然认错了!
朱棣是一个很傲气的人,哪怕错杀,都绝不会认错。
可现在,他竟然向百官低头,承认自己的错误了?
由此可见,这位永乐大帝的心中,也有些懊悔了。
在朱棣认错的一瞬间,朱棣仿佛疲惫了不少,两鬓的白发愈发多了。
朱瞻基有些心疼爷爷。
这几日来,爷爷肯定没有睡好吧。
每天承受着青州十万百姓被屠的罪孽,还有汉王这个不孝子的行为……
对老爷子来说,或许都是一种煎熬。
老爷子兢兢业业一辈子,每天就为了能够顾好这个大明天下,希望百姓能接受他,能洗刷他造反的事实,让史书上写一笔,他是个好皇帝。
可他拼命的为国出力。
到头来,他的儿子却屠了青州十万百姓……
这如何不是一种煎熬,一种心酸啊。
余学夔,杨士奇等人,也少于见到这位大帝低头。
他们平时,总希望朱棣能收敛好杀之心,能放下他那份高傲。
可当这位雄主,帝王,真正放下他心中的高傲,选择认错的时候,百官们反倒心里不是滋味了。
第361章 余学夔的一意孤行
他们觉得,这不是朱棣的错,是汉王的错!
朱棣认错,百官也都纷纷沉默了。
余学夔跪在最前方,抬起头来,望着龙椅之上的皇帝,苍老的声音喃喃道:“皇上,眼下不是讨论这些的时候,汉王之过,非您之错。”
“当务之急,是该如何处理汉王造反一事。”
“是剿,还是安抚,这就得由朝廷来做出决策了。”
余学夔发话,百官们也都纷纷点头。
平日里,余学夔总是怼这个怼那个,和朱棣对着干。
可在正经的大事情上,余学夔从来没有掉过链子。
这一点,是朱棣所欣慰的。
他望着跪地的老头,开口道:“你说该怎么处理?”
把问题抛回去,让余学夔回答了。
余学夔深吸了一口气,喃喃道:“皇爷,若是让老臣来建议,那么老臣的建议是,派出一位大臣,前往山东,与汉王谈判,安抚汉王,以免生灵涂炭。”
这,就是余学夔的退敌方案。
要想大明天下繁荣昌盛,就不能内战。
而且,内战的话,以汉王那种好杀的脾气,这一路来,不知道又多少百姓家要遭殃。
若是能够安抚,自然是安抚最好,到后面在慢慢削弱他的力量。
这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安抚?”朱棣微微皱眉。
“你也是这么想的?”朱棣询问道。
余学夔颔首:“开战的话,苍生黎民怎么办?他们家破人亡怎么办?居上位者,不得不为百姓着想啊。”
这话,没说错。
就连朱棣,一时间也找不到反驳他的办法。
按照汉王的脾气,他的杀戮不会停止,要是一直开战的话,还不知道汉王要杀多少人。
所以,余学夔的意思很简单。
为了百姓,绝不能开战,只能安抚!
去年,余学夔去了浙江一趟,视察瘟疫,看到浙江那么多百姓染上瘟疫而死,他就肝肠寸断。
如今,又怎么忍心,让天下百姓再受苦难。
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不就正是他们这些士大夫该做的么?
读书人,读的不是名利,而是为国为民!
若是连这种精气神都丢掉了,那国将不国,民族分裂,等待灭亡。
朱棣沉吟了片刻,坐在龙椅上,似乎在斟酌。
身为永乐大帝,儿子挑衅他,按理来说,他要狠狠的弹压,让汉王这小兔崽子知道亲爹的厉害。
可是,余学夔说得对,朝廷要顾及百姓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