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天天死谏,成千古一相? 第183节
朱元璋死死的盯着朱厚熜道
“那你便捡重点说。”
老道士深吸了一口气,怅然道
“正德积弊,在于弘治,皇伯治世之时,放纵文臣,致使儿臣兄弟这两朝,文官之势已大,无可挽矣。”
“儿臣能做的事情,也不过就是权衡其中,徐图缓进耳。”
朱元璋盯着嘉靖问道
“文臣坐大,坐大又能坐大到何种程度?”
“天下能者,皆党其中,天子可用之臣,非贪即庸!”
“已儿臣这一朝为例,嘉靖二十九年,草原俺答入寇犯边,围京师三日。”
“儿臣思索半日,却发现无一人可用!”
聊天群里的朱由检一脸疑惑的问道
“祖爷爷,俺答犯边之时,您用的是仇鸾,但是史书上说当时的右佥都御史杨博才是最合适的人选啊。”
“连严嵩那个儿子都说他是天下三杰之一。”
不料朱厚熜的脸上浮现出了一抹不屑。
“用了杨博,那才是取乱之道!”
看着聊天群里的朱由检,老道士萧然道
“杨博本就是山西浦州人。”
“嘉靖八年入朝以来,便几次随军巡视九边。”
“嘉靖二十五年起,更是巡抚大同等河东地近十年之久。”
“若是朕当时用他退寇。”
“这九边除了辽东,军政大权尽归其一人之手,不出半年必成藩镇之祸!”
“不是朕想用仇鸾,是朕除了仇鸾之外无人可用了!”
朱厚熜不知道的是。
至明末那八家煌煌晋商,便是在杨博治边时,借着马市起家的。
后世史书上看到杨博,只知其为天下三杰。
28 但是对于一个皇帝来说。
此人在家乡附近供职,且能力强悍,最好的用法便是将其调入台阁。
但是边疆无人。
朱元璋看着老道士眉头紧锁的问道
“你做的倒是没错,但是这并不至于说那些文臣已然不听政令了吧?”
本地权臣坐大,对于天下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朱厚熜做的虽然没有毛病。
但是那也只是表象上的事情。
并没有实际证据,表明这些文臣已经到了不听宣的地步了。
嘉靖拱手道
“祖爷爷,还有一事。”
“讲。”
“仇鸾死后。”
“儿臣便派内廷宦官监军,杨博为经略总领屯边军务了。”
“嘉靖三十一年二月,宣府报捷,斩草原骁将一员。”
“时候经锦衣卫探知,该将唤做丫头智。”
朱元璋的眉头骤然一紧。
而后问道
“此人有诈?”
“是!”
“事后锦衣卫探明,丫头智并非南下掠边,乃是来开市的!”
“乃宣府诸将擅杀报功!”
听到这里。
朱元璋的眉头登时便紧绷了起来。
登时便牙关紧咬的低吼道
“他们这是要养寇自重?!”
“反了他们了!”
朱由检也在一旁小声道
“史书上只记了嘉靖末年,九边战事不断,直至隆庆朝才稍渐平息啊。”
朱元璋的面色逐渐的阴沉了下来。
“这帮奸佞,你为何不直接杀了?!”
嘉靖微微摇头,叹息道
“儿臣何尝没有杀过,贤臣儿臣杀过,庸臣儿臣也杀过,就说那仇鸾,最后儿臣都将其开棺戮尸了,可有半点用处。”
“朝臣结党之势已成,杀得多了,大明怕是真的要亡了。”
直到这个时候。
朱元璋也看出来了。
朱厚熜碰到的问题,其实跟朱由检差不多。
只不过朱厚熜比朱由检聪明,而嘉靖一朝的大明外患又太弱。
故而嘉靖还可以勉强维持住局势。
朱元璋的眉头逐渐的紧皱起来。
“那咱大明横不能就拿这群士大夫没有办法了吧?!”
嘉靖看着画面里的朱元璋张了张嘴,仿佛欲言又止一般。
但是最终却又闭上了嘴。
办法。
嘉靖是有的。
只是嘉靖不敢说。
虽然不知道后世的历史,但是冥冥之中,嘉靖有一种感觉。
想要破了文官的局,只有开海!
毕竟那是老朱亲自定下的祖制。
看看自己身后膀大腰圆的朱棣。
朱厚熜最后还是选择了闭嘴。
先保住自己在说!
最终,嘉靖看着画面里的朱元璋叹息道
“此局若不破,将来必成我大明败亡之根耳。”
众人面面相觑。
只有朱由检看着朱元璋问道
“祖爷爷,不成,您去问问苏谯?”
听到这个名字。
朱元璋不由得一愣。
“苏谯?”
听到这里,朱元璋不由得一愣。
“苏谯咱都不知道他还活没活着。”
朱棣闻言也是一脸的不解。
“爹,您要杀苏谯?”
“不是,您糊涂啊!这种孤臣,贤臣,您怎么能杀啊!”
上一篇:剪辑通历史:盘点十大失败的传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