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天天死谏,成千古一相? 第274节
黄子澄便僵在了原地,咬着牙看着苏谯问道
“那老夫还的钱呢?”
“什么钱?”
黄子澄:……
看着黄子澄吃瘪的样子。
老朱脸上的褶子都快乐出花来了。
拿着黄子澄签好的契约。
苏谯松了口气,而后对朱元璋说道
“陛下,若是没什么事的话,臣便先告退了,城里还有不少的事情要办。”
朱元璋微微颔首道
“成,去吧。”
说罢,苏谯便一路小跑的离开了奉天殿。
聊天群里的嘉靖则是拿起了一个算盘。
“噼里啪啦”的从一旁敲打了起来。
原因无他。
看着黄子澄的表情,嘉靖猛地意识到一个问题。
最终,嘉靖将手中的算盘一扔。
长叹了口气道
“不对,祖爷爷,这个房贷怕是没有那么简单啊。”
朱元璋疑惑的看着嘉靖问道
“啥意思?”
“黄子澄这些人,每月在京城可以领到俸禄,勉强也还算是能撑住,每个月换的起这笔钱。”
“但是咱大明的百姓去哪攒这么大一笔银子啊!”
“这顺天府的一个煎饼,不过十文钱,就是把鏊子都铲冒火星子,怕是每个月也攒不出一百贯钱啊!”
一贯钱是一千文。
一百贯便是十万文。
一个煎饼十文。
“有几个商贩每天都能卖四百个煎饼啊。”
听到这里。
朱元璋的眉头不由得紧皱了起来。
金陵人少,自然不是后世能比的。
商贩们每天摆摊叫卖,最好也就是卖几十个煎饼糊口而已。
等到老朱想要再问苏谯几句的时候。
苏谯已然不见了人影。
朱元璋的眉头逐渐的紧皱起来。
……
……
金陵街头。
朱元璋已然换上了一身布衣。
悄然出现在了金陵街头。
与其问苏谯准备如何让百姓富起来。
朱元璋更想去看看百姓是怎么看金陵的这些变化的。
毕竟即便是苏谯说的天花乱坠。
嘴上说是一回事。
但是真的落到民间,又是另一回事。
望着面目全非的金陵街头。
朱元璋的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
这已经不是老朱当年见过的那个金陵了。
老朱像是往常那般,找了一个人潮最汹涌的街头,一屁股便坐了下来。
“小儿,来碟瓜子,在上两壶茶!”
“得嘞,您稍等!”
片刻之后,老朱嗑着瓜子,打量着周围的百姓。
只不过出乎老朱意料的是。
这些百姓脸上都有着一种老朱从未见过的表情。
是眼神里的光。
朱元璋一脸疑惑的看着面前的汉子问道
“兄弟,这金陵都这样了,你们咋一点都不着急啊。”
听到朱元璋这么问。
那汉子不由得一愣。
而后笑道
“老哥是外地来的吧。”
朱元璋不由得笑着挠了挠头。
“是啊,凤阳来的,这不有段日子没来了,没成想这金陵成这幅模样了。”
听到是凤阳来的。
那汉子登时便高看了一眼而后笑道
“您这是天子同乡,失敬了.. ........ ”
“这些又不是朝廷抢走的,是朝廷花大价钱从我们手上买走的,我们急什么。”
老朱看着面前的人问道
“可是买走了你们不也得有个地方住不是吗?”
那汉子喝了口茶叹息道
“是啊,总得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本来都跟老家的地主商量好了,买他四十亩地,我们一家人就回老家去过小日子了。”
“可是这苏大人那边给的条件实在是太好了。”
“我们家考虑了一下,这不又留在金陵了。”
“代代娃子都有书读,这样的机会若是错过了,那是要被后人戳脊梁骨的。”
“这个骂名,不敢背啊。”
谁都想拿着偿金回家安安逸逸的过自己的小日子。
但是这里是中原。
骨子里的传承就是不能做让后人戳脊梁骨的事情。
朱元璋望着那汉子不由得笑道
“儿孙又不一定孝顺,想那么多干啥?”
被老朱这么一说。
那汉子也忍不住笑道
“是啊,不一定孝顺。”
“但是咱也有娃子啊,看着那小兔崽子,咱就能想到将来有朝一日,咱老了,娃子也有了娃子,那孙子拉着咱的手问咱。”
“为什么别人一生下来就能读书,咱家为什么读不起书的时候。”
“咱怎么答?”
“想想那画面,咱心里就揪心啊。”
没有人天生喜欢受苦。
谁也想回乡下住着大房子,过着鸡犬相闻的小日子。
但是后人呢?
上一篇:剪辑通历史:盘点十大失败的传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