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贴身太监竟是徐妙云 第338节
但方克勤有罪吗?他从不觉得自己会犯下什么杀头的行为,所以这才是他有底气,不去搭理朱橚的原因、。
如今询问,也不是因为他惶恐,而是因为他好奇。
好奇这位吴王,能说出什么事来?
“对了,每一年户部的向户部呈送钱粮开支,应该也要开始了吧?”
方孝儒眉头微邹,这朱橚怎么好好扯上政务的问题,亲王不得干政,这是皇帝的铁律。
不过回答他一句,也不算犯忌讳。
他无声点头。
但偏偏朱橚还不识抬举,继续问:
“那方大人。今年打不打算,以空印将账本送入京城呢?”
“空印?”
方克勤脸色大变,这位殿下果然了解地方官员的行事制度,不愧是当过锦衣卫指挥使的人。
可是空印之事,又怎么了?
所谓空印,其实跟明朝的地方和户部的税收制度有关.. ...
按明朝规定,每年各部政司、府、县都要向户部呈送钱粮及财政收支、税款账目。户部与各布政司、府、县的数字须完全相符,分毫不差,才可以结项。如果有一项不符,整个账册便要被驳回,重新填报,重新盖上地方政府的印章。
朱元璋时明朝的首都在应天府,全国各地官员都要到南京来报送账册。当时上缴的是实物税款即粮食,运输过程中难免有损耗,出现账册与实物对不上的现象是大概率事件。稍有错误就要打回重报,
若是在南直隶,或者距离应天府近处的地方还好说,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因为古代交通并不发达,来回跑的成本实在太大,有时候地方的官吏只要错上一两回,这来回时间,一年就去了大半年。
后来,地方官们发现了省事的方法,干脆前往户部审核的官员都备有事先盖过印信的空白书册以备使用,如果发现账目对不上,现场改数据就是。
这样大大的节约了地方官的工作效率。
方克勤是济宁知府,不过是去年才上任的,他第一年是老老实实报税,也不懂其中门道,所以才路上奔波,搞得狼狈不堪,后来经过同僚提醒,才知道空印之事。
他今年正准备,按照这个方法去办。
这个方法,倒不是明朝官员原创,而是前元就留下来的官场惯例,因为明朝并未明令禁止,所以也沿用至今。
方克勤道:
“回吴王殿下,下官并未用过空印之法,可是这是官场惯例!”
“下官今年得同僚提点,正准备试试!‘
“不知道,这其中有什么不妥吗?”
“呵呵!”
朱橚闻言冷笑:
“方大人要是照着同僚的意思去做,恐怕你可以和他一起,去阎王爷那里做同僚了!”
“什么?”
除了朱橚,在场众人,包括徐妙云之内,无人不惊。
这种官场惯例,居然藏着杀机?
“本王当年在市井的时候,就隐约听过地方官上京吃4.8饭,抱怨过这个问题,但也没留心!”
“直到后来直到有空印之法,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方大人,您是不是觉得,您清廉,爱民如子,就不会犯国法?”
“可是您要是按照这惯例去报税,本王保证你死无葬身之地!”
“当今圣上,最忌讳的官员舞弊,因为他见惯了前元的官员贪腐,利用各种规则去营利!”
“空印之事,其实是朝廷的制度有缺陷,让百官受苦!”
“可是你们有问题,可以提出问题,但不能去用这种方法解决,当然,你方大人看着,这是个小问题!”
“前元这么多年,多少官员用下来没事!”
“但你有没有想过,在大明天子这里,它不行?”
方克勤闻言,冷汗直流,当今圣上的冷酷,谁人不知?
这话若由其他人说,方克勤可能会辩解几句,可是由朱橚说出来,由不得他不信。
皇帝,可是他父亲呀!
难道他还不了解自己的父亲?“
方克勤的后背,瞬间全是汗水,
这就是朱橚说的危机,这哪是他方克勤的危机,
这分明是悬在所有地方官头上的刀呀?.
212 父子夜谈,吴王真圣人
空印案危机的本质,倒不是说官员贪腐,
而是因为他们这种图省事的做法,为后世的贪腐开了一道口子。
官员带着空白,盖着官印的户部办事,看起来其中要造假也难。
事实上,空印案的定性,就是后世的史学家也没有的定论,许多人认为,这是冤杀。
所谓法无禁止即可行,这就是他们的道理。
但大明朝,哪是什么法治社会?
官员们看到的是方便,皇帝看到的是漏洞。
一个足以产生动摇大明朝国本的贪腐漏洞。
据闻皇帝知道这件事之后,是“盛怒”。当时的宰相李善长和御史台刘伯温,连替地方官员辩解的胆量都没有,
由此可见,皇帝对这件事的忌讳,几乎是谋反那个级别的。
如果朱橚今天不说清楚,方克勤必死无疑。
空印一案,是皇帝纠察制度之缺的案子,朱橚倒是不替老朱辩解什么?
被空印案杀了的官员数百,其中就有方克勤这种清官,他能在历史留名,还是因为他生了方孝儒这个儿子,
像方克勤这样清廉,但连个名字都没留下的官员,何其多。
从官员的角度来看,他们冤不冤,肯定冤,毕竟有许多人是是真的难得的清官,
但从皇帝的角度来说,该不该怒?
该!
以为这么大的一个漏洞,大家伙不说,默默用它来方便自己,
目前可能不会出什么事,但是长久以往,只要有户部的人看到这条漏洞,和地方勾结,
就会掀起惊涛23骇浪。
所以从皇帝的角度,这些人都该杀。
其实说白了,问题还是回到朱橚和徐妙云在宫里讨论关于南北榜的问题的性质,皇帝和臣子并非站在一个立场,所以他们追求的“公平”并不一样。
朱橚将他的道理说给方克勤听之后,这位清廉知府,冷汗涔涔。
他才明白,朱橚说救他一命,并非哗众取宠。
而方孝儒的脸上,全是崇拜和感激。
做为明年就要考功名的人,朱橚等于提前给他上了一场关于官场险恶的课。
“下官,谢过吴王救命之恩!”
“若今日没有吴王提点,方克勤必死无疑!”
朱橚将事情点明白后,方克勤可不敢再拿他清官的架子。
眼前的王爷,是他实打实的救命恩人。
“希直也谢过老师!”
方孝儒父子同时站起来,给朱橚行礼。
朱橚莞尔,回头对徐妙云说:
“回头呀,你就不要去付钱了!”
“今天咱们宰方知府一顿,他不算亏!”
徐妙云轻笑,点头称是。
方克勤略微尴尬,赶紧说:
“那是,下官就是倾家荡产,今天也要把账给付了!”
他说完,已经心疼了,
朱橚这一顿可是吃了不少银子,看来我们的方大人未来几个月要吃土了。
不过方克勤丝毫没有怪罪朱橚的意思,反而有点感激朱橚。
上一篇:三国:大耳贼,吾乃大汉皇叔是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