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第114节

发现不再有箭射过来。

于是丢掉插满箭矢的盾牌,观察船只情况。

捆着草席的船身插满了箭。

相邻的几只船同样如此。

蒋钦哈哈大笑,“好箭,好多箭啊,大都督妙计,哈哈……”

“呵忒~”

陈武吐了口唾沫,“某早知大都督妙计,还用你废话。”

眼看两人又要斗嘴,凌统站出来制止他们,并下令撤退。

撤退同时还不忘喊话。

“谢曹丞相赐箭!”

欢快的笑声传到水寨。

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李典意识到又被骗了,铁青着脸,一拳捶在墙上。

不仅一次消耗十多万支箭,弓的损伤恐怕也不小。

临走前还被羞辱。

“秦子御,又是你!”

李典可以肯定,敌人是秦操。

……

两天后。

襄阳城临时丞相府。

曹操背负双手,眺望东北方向。

那里……是江夏。

背后程昱、荀攸沉吟不语。

三人保持这种姿势,已经有一刻多钟。

还是曹操打破平衡,叹息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草船借箭,秦子御竟有这般奇思妙想,真英杰也。”

“三十八次。”程昱小声嘟囔。

荀攸嘴角抽动一下。

没错,近日曹操时常念叨秦操,这是第三十八次。

一个喜欢说,一个真敢记。

收起纷乱心绪,荀攸开始分析战报:

“李典传来的战报,言明敌方打出‘军师中郎将’名号。

而秦操一般只称‘军师’。

此为第一个疑点。

第二个疑点,秦操善于奇袭,而且战必当先。

草船借箭之计虽奇,但秦操从头到尾都没露面,尤其是临走时那句话,更是画蛇添足。”

听完荀攸的分析,曹操静下心思索。

发现的确疑点重重。

那声“谁能赐我一死”,至今犹在曹操耳畔回响。

“原来如此。”

曹操眸中浮现寒芒,“定是江东鼠辈假借秦操名号。”

程昱附和:“主公所言极是。”

知道不是秦操干的,曹操心情明媚起来,大手一挥:

“些许箭矢无关痛痒,就当孤送于江东鼠辈,来日加倍讨回。”

豪迈的气魄令荀攸动容。

熟悉的主公终于回来了。

赶紧开始说正事,“主公,张辽昨日送来战报。”

曹操点头,“讲。”

“张辽从襄阳出发,沿途江陵、武陵望风而降,抵达长沙时,刘磐杀韩玄反叛,张辽损伤较重。”荀攸简单讲述情报。

曹操不以为意,“有多重?”

荀攸面无表情汇报:“战将战死二十余名,损失兵马近三千,张辽本人轻伤。

刘磐手下有一将名为黄忠,年过六十,手中一张铁胎弓百步穿杨,二十余名战将皆死于箭下。”

曹操一听有了兴趣。

前有秦操十五岁七进七出,今有六十老人百步穿杨。

荆襄之地为何尽出怪胎!

于是发文督促张辽,尽快镇压长沙叛乱,黄忠能生擒最好。

若不能生擒——杀。

真以为什么人,都能让他曹孟德魂牵梦绕嘛。

第79章 弩箭不是箭?连弩畅想

三天时间悄然而过。

时间来到二月份。

距离秦操和周瑜打赌,不知不觉已经过去半个月。

草船借箭的故事,经过时间发酵,逐渐在江南大地传开。

同样传到了夏口。

夏口水寨中热火朝天。

大量士兵扛着碗口粗的桦木,来到指定的地点放下。

既能锻炼体能,又能搬运木材。

木匠忙着给桦木去皮,然后劈开分成小段打磨。

打磨成箭杆成捆成捆送走。

新建造的铁匠铺前。

铁匠从火中取出模具,待冷却后打开,倒出新铸的箭头。

箭头落入竹筐,发出“叮叮”轻响。

一些士兵挑着竹筐离开。

箭杆和竹竿堆放到同一地点,由制箭匠开始组装。

一眼望去。

水寨仓库中,箭矢堆积成山。

此“箭”非彼“箭”。

此箭长度只有常规的箭一半,且没有箭羽,箭头又细又长。

很显然,这是弩箭。

一黑一白两道身影,正在参观弩箭制作流程。

路过的士兵、匠人自发驻足行礼。

两人自然是秦操、诸葛亮。

诸葛亮收回目光,赞道:“多亏子御简化造箭流程,匠人效率大大增强,二十万支箭指日可待。”

说话时忽略造的是弩箭。

约定只说造箭,又没限制箭的种类。

谁说弩箭不是箭?

至于方法是是你想出来的。

没错,正是诸葛亮本人。

首节 上一节 114/2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水浒:我能敕封天罡地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