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第208节
自己则去见秦操。
第136章 是盟友,就来砍张鲁
有魏延引路,吴懿来到河边。
河边一道白衣身影。
身形瘦削,站如青松,腰配一柄长剑,远望青山绿水。
“军师,人带来了。”
魏延提醒一声然后站到一旁。
身影顿了下转过身。
吴懿凝神定眼端详对方。
第一眼,相貌堂堂。
再看一眼,太年轻了。
很难想象,这样的少年郎,真的能在长坂坡七进七出,又在南昌一把火烧尽几十万曹军。
事迹摆在眼前。
轮不得你不相信。
吴懿不敢大意,试探问道:“先生来此有何贵干?”
秦操言简意赅,“止戈。”
吴懿听后放声大笑,像是听到什么好笑的事情。
却见秦操面色淡然。
双眸平静如一潭死水,只是静静看着吴懿,一句话也不说。
“哈哈……哈……”
笑声越来越小。
吴懿被看得浑身不自在,最后尴尬地笑了两声。
笑罢,瓮声瓮气质问:
“你我两家是盟友,当初是先生邀请我主出川抗曹,如今却阻拦我主攻略荆襄,是想背弃盟约吗?”
这种话也就骗骗小孩。
诸侯只是响应讨曹檄文号召,一没明文规定盟约,二没合兵一处祭天举行誓师大会。
所以盟友间全靠自觉。
当然,吴懿的话也有作用。
至少从大义层面,不能明目张胆背弃盟友,否则名声扫地。
“将军此言差矣。”
秦操轻轻摇头,解释起来:
“你我并未刀剑相向,何来背弃盟友一说,将军多虑了。
天子已经下诏,封玄德公为荆州牧,统领荆襄九郡。”
吴懿一惊,“诏书何在?”
秦操给魏延一个眼神。
魏延取来诏书,交给吴懿亲自查验。
看到诏书最后“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玺印,吴懿手一抖。
诏书差点脱手而出。
坏了。
荆州成了刘玄德地盘。
也就是说,攻打襄阳就是侵略盟友。
“嘶~”
背叛盟约的竟是自己?
吴懿人都麻了。
直到魏延抽走诏书,吴懿才回过神来。
声音中压抑着怒火。
“先生好深的算计,哄骗我主入荆襄,全在为刘玄德做嫁衣,今日之事,我会如实禀告我主,告辞!”
狠狠瞪了秦操一眼,吴懿心知无法挽回,干脆利落转身便走。
“将军想无功而返?”
清冷的声线传入吴懿耳中。
吴懿脚步顿住。
沉寂半晌开口:“先生何意?”
秦操反问,“汉中如何?”
话音未落,吴懿忽的转身,面上难掩惊诧之色。
听这话的意思,像是要帮他取汉中。
刘璋与张鲁仇深似海。
当年刘焉派张鲁打汉中,张鲁打下汉中后自立。
彼时刘璋继位。
哪能忍得下这口气,立刻杀了张鲁的母亲和弟弟。
双方至此争斗不休。
刘璋做梦都想除掉张鲁,占据汉中这块兵家必争之地。
吴懿仍觉得有些不真实,“我少读书,先生不要骗我。”
这话引起魏延不满。
军师何时骗过人。
“废话,”魏延冷哼一声,“军师向来言出必行。”
一众护卫怒目而视。
见此,秦操不以为意,将计划娓娓道来:
“张鲁从上庸出兵,集结兵马三万攻占新野,进逼樊城。
又从汉中调运兵马、粮草。
如此,汉中势必空虚。
将军若轻装简行奇袭,定能一战夺取汉中,此等泼天大功,比起攻占襄阳孰重孰轻,将军应该知道。”
吴懿当然知道。
襄阳距益州山高路远。
远没有汉中战略价值大。
吴懿却是惊疑不定,“先生为什么不自己取汉中?”
“唉~”
秦操叹了口气,“玄德公尚需稳定荆州,取汉中分身乏术。”
这个回答吴懿勉强接受。
又提出问题:“张鲁的三万兵马若回援,汉中仍不好取。”
秦操淡淡道:“你我两家是盟友,自当守望相助,我会帮你拖住。”
话说到这个份上,后顾之忧结解决,吴懿再无疑虑。
于是做出保证:“等先生动手后,我即刻撤出襄阳。”
秦操点头,“一言为定。”
“告辞。”
吴懿抱拳郑重拜下。
接着迈着轻快脚步离开。
脚步声逐渐消失。
确认四周无人,魏延压低声音:“汉中乃兵家必争之地,军师即便自己不取,也不能让刘璋所得。
还不如留给张鲁,至少张鲁手下无强将、谋士,日后必亡。”
上一篇:水浒:我能敕封天罡地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