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仙师:我赐皇明五百年

大明仙师:我赐皇明五百年 第130节

“然后呢?”

“然后,你们就可以放心的去死了。”

老朱亲手培养的阿标,除了英年早逝这一点之外,从培养储君这个角度去看,完全可以用‘完美’两个字来形容。

哪怕是历史上的朱标薨逝之后,朱元璋对朱允炆的短期培养,也是可以用优秀来评价。

当然,这个优秀不是说的朱允炆本身,而是指老朱的做法,一系列措施之下,全方位保证了朱允炆能够顺利接掌君权,稳坐皇位。

洪武一朝的君权继承,可以说很完美。

至于朱允炆丢了皇位这件事,纯属是他自己智障。

而永乐一朝的情况,亦是如此。

朱棣对朱高炽的刻意培养,不需多言。

从靖难成功之后,朱高炽就在朱棣的授意下开始接触朝政。

除却那些靖难勋贵之外,整个永乐朝臣几乎都是太子党,朱高炽在群臣中的威望,甚至就算是比起永乐帝都不遑多让。

这,都是朱棣的允许,若是换了个其他忌惮储君的皇帝,心狠的早就把太子给咔擦了。

而且朱棣在培养朱高炽的同时,连带着太孙朱瞻基,也一起培养了。

这样的做法,就是直接保证了朱棣驾崩之后的两代帝王君权的平稳继承,不受任何臣属干扰。

至于第三代,实在是寿命所限,不然以朱棣的脾气,说不定就得出个皇太重孙,得永乐帝亲自教导,朱祁镇或许也就不会那么废。

可是到了朱瞻基这里,一切就开始逐渐变了。

朱瞻基以三杨托孤,开启了文臣时代,直接让文臣势力在正统年间疯狂崛起,再加上土木堡之变导致的勋贵集团崩塌,文臣集团在朝堂上再无对手。

并且从朱瞻基开始,后世之君的各种托孤大臣就开始兴起了,都快成了皇帝驾崩前的常规操作,仿佛不托个孤就没脸下去见祖宗一样。

每托孤一次,就得出个把权臣,文臣势力就得集体往上攀一个阶梯。

而且对于接班人的培养,后世帝王也是越来越敷衍,或者说是刻意不去培养。

比如堡宗对朱见深的培养,几乎是零,毕竟朱祁镇自己那两把刷子都搞不定。

而朱见深对朱佑樘更几乎是放养,差点还把朱佑樘给废了,朱佑樘仁兄从小到大连活着都很艰难,更别说像朱标和朱高炽朱瞻基那样提前接触权柄,过一把实习天子的瘾。

他要是敢动这种念头,估计第二天就得搬出东宫去诏狱里打地铺。

往下,朱佑樘对朱厚照,那就更不用说了。

唯一的独子,宠上天。

至于朱厚照,他压根没有接班人的烦恼。

哪怕是鬼才嘉靖神仙,也不知道某一天脑子里抽什么风,竟然相信了二龙不可见的鬼话。

从那天之后,至死都没有再见自己儿子一面,从没体验过父爱的隆庆小可怜,连太子的名号都没有,最后还是以裕王之位登的基,更别说得到什么实习机会。

再往后,也没有几个正常的。

“兄长所言,甚是有理。”

“咱要把这条写入祖制之中!”

老朱凝重的点了点头。

“当然,以上说的是最顺利的情况,那就是儿子够多,时间允许。”

“除此外,还有两种可能的情况发生。”

“第一,君王早崩,储君年幼。”

“第二,无子。”

季伯鹰的这两句话出口,就差直接点朱瞻基和朱厚照的名字了。

当然,景泰帝朱祁钰也在很认真听,因为他也没儿子了。

不过他现在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季伯鹰已经为他择定了接班人,那就是侄子朱见深。

对于这一点,他反正儿子都死光了,并无太大意见。

“在解答之前,你们要记住一点。”

“君权的平稳传承,让大明这艘船平稳行驶下去,才是最终的关键目的。”

“故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定要做出一些退让和牺牲,甚至是你们自己的社稷。”

季伯鹰扫过众人,尤其是看向朱瞻基和朱厚照。

“你们首先要考虑大明,再考虑自身。”

“这一点,很难做到。”

“我素来是不提倡定祖制,但是在这件事上,必须以祖制而定。”

季伯鹰目光定在老朱身上。

“以祖制而定:为储君者,必须年满十四,不满十四者,不可继承君位。”

“且储君正位东宫之后,必须监国一年。”

古制:皇帝年满十四,即可亲政。

虽然不排除十一二岁,甚至八九岁就拥有超人智慧的神童帝王。

但那毕竟是少数特例,以年龄作为界限,再加上确保储君得到监国的实习机会,这样就能够最大保证储君未来登基后独立行使君权的能力,最大程度保障帝国君权的交接顺利,最大程度保证帝国的稳定运转。

音落,鸦雀无声。

因为这一道制度,对于这帮天子储君来说,实在是太闻所未闻。

自古以来,继承的第一优先级是血脉,就没有用年龄来限制储君继位的规矩。

“咱赞成!”

老朱思索片刻,一拍板。

“兄长说的在理,但凡是幼主继位,必起纷争,甚至是直接导致亡国!”

“既然是这样,不如就直接斩断幼主继位的这条路。”

反正在老朱看来,都是姓朱的当皇帝,都是自己的子孙。

而且老朱这话也并不是随口瞎诌,自从领兵之后,老朱就开始读书了,尤其是各朝各代的史书。

历史上因幼主继位,君权丧失而导致亡国的例子比比皆是,东汉、北周、后周等,老赵老杨这类人就是这样发家的,毕竟孤儿寡母最受欺凌。

“我也赞成。”

老朱棣和朱老四也是连声开口。

洪熙帝点了点头:“仙师所言甚妙,如此一来,储君不论是年龄还是政事处理经验都有了,也就不存在什么托孤了。”

宣德帝沉默了片刻,接着抬起头。

“为国家计,我同意。”

其他天子储君也都是纷纷点头,

季伯鹰扫过这帮天子储君,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多言。

这条祖制说起来不难,但是真要落实操作起来,尤其是一代代传承下去,还是有难度,毕竟权力之花迷人眼,乱人心。

“第二个问题。”

“谁来告诉我,从第二段幻境中,看出了什么。”

一言出。

阿标立马开了口。

上一个问题因为小朱四被点名,自己错过了成为显眼包的机会,他已经心有不甘,决不能错过这第二个问题。

“兵权!”

简短的两个字,直指核心。

汉献帝刘协之所以狼狈至此,就是手中无兵。

大明天子当然不至于此。

季伯鹰之所以给这些天子储君看汉献帝的极端例子,就是要再次强调兵权的重要性,自北平保卫战之后,五军都督府与兵部便是失衡了。

“答得很好。”

“你们要确保五军都督府的地位,确保武将在朝中地位,让武将成为制约文官集团的一股力量,而不是随着勋贵没落而沦为任由文臣摆设的道具。”

在明中后期,庙堂之上的权臣要搞死一个武将,简直不要太容易。

哪怕是戚继光这种官至左都督的正一品武将,在失去张居正这棵大树之后,说搞你就搞你,只要言官一封弹劾就行。

言罢,季伯鹰没有详解。

这一条,说到这里就足够了,因为每一朝的情况不同,需要根据不同时空的现实情况去具体制定执行。

“关于兵权制衡这一条,作为家庭作业,制定好方案后交上来。”

“接下来,我们看第三段幻境。”

“注意了,这一段幻境将告诉你们,将群臣控于掌心的终极秘密。”

首节 上一节 130/6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不当谋士的我汉末求生

下一篇:特种兵:签到一百天,活捉秦三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