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话事人 第1071节
他恰好看见了一低洼处,污水聚拢,水体泛着黄绿色。
问道:
“如今城中家家烧蜂窝煤,那么多的煤渣都哪儿去了?”
司马尚连忙答道:
“有的在巷口屋门外堆着,有的偷偷倒进河道。”
“煤渣就是免费的铺路材料,怎么能这样浪费呢?”李郁有些恼火,一时间居然忘了这事,“昭告各县城府城,百姓房前屋后泥泞低洼处皆可以煤渣填铺。”
“陛下圣明。”
……
江西袁州府萍乡县,武功山。
天降小雪,气温降至冰点。
4天前,
吴军第5军团在得到了棉衣、厚军靴、盖耳帽等冬季御寒物资后,以3个营的兵力开始有计划的上山围剿。
从沈子村上山,在金顶和张厉勇白莲残部激战。
为了保住山寨,张厉勇部死战不退,死伤超过1400人,这还是在吴军没有火炮,且风力偏大影响了线膛枪精准度的前提下。
当晚天公不作美,突降大雪。
吴军的帐篷也挡不住这等严寒,只能在次日暂时后撤至山谷中的沈子村,待天气放晴后继续围剿。
战场伤亡仅仅30余人,冻伤摔伤却超过了百人。
……
而深感恐惧的白莲残部果断放弃山寨,朝西南撤退进入了罗霄山脉。
冬季,失去了据点,失去了暖和的屋子,后果可想而知~
沿途减员掉队不知几何。
山峰两侧竖立,
中间一处谷底,破烂帐篷低矮窝棚连成片。
乃是张厉勇部临时搭建的冬季宿营地。
此地可避寒风,勉强不至于冻死人。
但遍地积雪,食物难觅。
普通士卒麻木绝望,捡枯树枝烤火,涉雪去林子里打猎,苦苦求生。
不敢出山,怕引来吴军围剿~
……
几近绝境时,
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赣南陌客,不请自来,拜见张将军。”
“你是何人?”
此人摘下帽子,露出一根油光水滑的大辫子,
微笑道:
“鄙人奉江西布政使兼南赣镇总兵马忠义马大人之令,前来联络各方扛吴义士,共襄盛举。”
第416章 光算计不够,必须掀一次桌子!
张厉勇狂笑:
“义士?你知道我的军队是怎么来江西的吗?”
“知道。那都是以前的恩怨,湖北对不住您,江西却从未刻薄过你。”
说客接下来的话,
让张厉勇陡然打消了9成敌意。
“我家大人是个实诚人,他托我给你带句话,除了西南数省,长江以南早晚都会归吴。江西已沦陷,吴贼已入寇广东,下一步要么是湖广,要么是广西。南方各省绿营已无野战之胜算。”
“张将军,若您打算投吴,就请砍了鄙人的脑袋当作进身。若您不打算投吴,那就很有必要和我们联手。”
……
张厉勇默不作声,突然问道:
“这些是马总兵个人的意思?还是朝廷的意思?”
“我家大人的意思,就是朝廷的意思。”
说客不慌不忙,从袖子里拿出1张礼单:
“火绳枪400杆,银2万两,粮5000石,棉衣2000套。如果您愿意改换门庭再次效忠朝廷的话,这些就算见面礼。碍于运输困难,暂时只能兑现一小部分。”
“我需要新的落脚点。”
说客笑了:
“距离此处20里外山谷一处村寨,拄着好几百户人家。杀掉他们,鸠占鹊巢。再加上我家大人的粮饷支持,您的部下可以暂时改善生活。”
张厉勇单膝跪地,将面部表情掩盖在阴影之下,低声道:
“下官愿重新回归朝廷。”
说客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收敛笑容:
“我家大人的诚意您已经看到了,可您的诚意?”
“谨遵马藩台之令,愿为大军前驱,腊月20,点兵下山。”
……
天气转晴后,
再次进入武功山清剿的第5军团惊讶地发现,白莲残匪消失了。
原先的山寨烧成了灰烬。
而由于连续降雪,脚印也被掩盖。
搜索队冒着严寒往多个方向搜索了数十里,最终遗憾地放弃了继续追击的打算。
指挥官松了一口气——报捷!
成功扫荡武功山匪部,残匪远遁,萍乡县安靖!
煤炭署、建筑署均已派员进驻萍乡安源,又从铜陵煤矿抽调了1000矿工,开始正式发掘矿洞。
勘察、选址,爆破。
同时依托山势修筑兼具生活功能和防御功能的矿工居住区,更像是一座城堡。
……
湘赣边界虽然被重重山脉所隔,在萍乡县却有个巨大豁口。历来是商队、军队的必经之路。
萍乡县出发,向西300里是长沙!
寒冬腊月里,
煤矿一片热火朝天,挖矿洞,盖房子,修路,修瞭望塔。
等到春天,还需要在袁河挖一個小型水库。
赣江的这些支流一年当中有很长时间无法适航,水位太低,唯有修水库能够改善通航条件。
大宗焦煤运输必须考虑水运,否则光成本就能让煤炭署破产。
……
诸广山,
横跨江西南安府和湖南郴州府,既是2府交界,也是2省交界。
其间一处山腰。
密林之中隐藏着1座山寨。
为了修筑这座庞大的山寨,数千名南安府上犹县劳工死亡,他们的尸骸被扔进山谷被豺狼吞噬。
裹着狐皮大氅的马忠义走出温暖的屋子,望着头顶的漫天飞雪,
猛然感慨道:
“刘路,还记得我们在盛京流放的时候吗?”
“奴才当然记得,雪比现在大,风比现在冷。比起关外,南方的冬季也没什么可怕的。难怪咱旗人的祖先们个个都想南下。”
……
马忠义望着连绵不绝的山岭,自言自语道:
上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下一篇:白粥榨菜管够,我怎么皇袍加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