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话事人 第1093节
不能排除海盗的嫌疑~
但是,
吴国秉承“两锭金子没有道德高尚低劣之分”的原则,来者不拒。
好好做生意,规矩做生意。
甭管你是哪国的,哪派的,一概不问。
如果想找事,
金山卫炮台还有周边驻军随时待命镇压。
还好,
这年头做海上贸易的人深谙“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没有一言不合就抗议的臭毛病。
……
苏州府,
鞭炮硝烟刚散尽,积雪来不及融化,又被一场新雪覆盖。
前扬州四大盐商,现吴国四大闲商终于得到了陛见机会。
李郁端坐在上,
4人恭敬立在堂下。
一番礼节后,进入正题。
“听说江总商投资了一家砖厂。”
“回陛下,确有此事。”
“其余3位总商呢,就没做点挣钱的生意?”
3人恭敬低头:
“我等世代从事盐业,其他行业一窍不通。”
李郁笑笑,干脆挑明了自己的态度。
“我吴国的食盐必须是官营,而且是低价运营,不留一丝运作空间。”
4人诧异抬头,
眼神里分明有不信~
江春轻声问道:
“在下不解,历朝历代,盐都业是朝廷财政命脉。陛下如此体恤百姓,可将来朝廷若要用钱~”
……
李郁扭头看向旁边的侍卫:
“拿个样品过来。”
“是。”
侍卫用托盘捧来一块盐砖,重量1斤,四四方方,外面是一层粗糙的土黄油纸包装。
拆开后,部分大盐粒散开。
但盐砖主体未曾垮塌,说明包装前经过了压制。
盐,还有这样包装卖的?
米总商看到包装的背面,中间印着个慈眉善目的戎装大头像(陛下),
底下还有一行字:
“吴皇恩情,钦定售价6文。愿天下大宁,人人吃咸。”
……
四总商瞬间呆滞,如被雷劈。
这等低廉的价钱是百姓配享用的吗?
陛下,您糊涂啊。
黄总商扑通跪下,如丧考妣,言辞恳切:
“陛下,如此低廉售卖,百姓未必得实惠,朝廷也未必得好处啊。”
……
第424章 李郁的“曲线驭人之道”
李郁不为所动,
似笑非笑的询问道:
“诸位都是盐业老人,告诉寡人,两淮盐场产1斤盐的实际成本是多少?”
江春略一思索,就答道:
“如果刨除陋规、孝敬的话, 1斤粗盐的实际成本在2文钱到3文钱之间,主要取决于天气。但是~”
见陛下认真倾听,他又继续讲道:
“但是,中间的售卖环节还会产生成本,而且会远远高于盐的实际成本。”
……
李郁点点头,
斟酌了一会,缓缓开口道:
“江西萍乡煤矿即将投产,第一批优质焦煤很快就可以走水运抵达两浙盐场。阳光和焦煤互补,成本可再降。”
“寡人欲将收粮和卖盐捆绑,一手收粮,一手卖盐。每户百姓交纳春粮时可买1次,秋粮再买1次,每次限额30斤。也就是一户人家每年限量60斤。超过的,就需按照30文每斤购买。”
“吃盐看似花不了几个钱,可诸位可知绝大部分百姓一年到头手里是没几个现钱的。小农经济,自己种田自己织布自己种菜。农夫挣不到钱,也不花钱。”
“至于说赋税,可从他处获取。”
“寡人今日想提醒你们一句,晋商没了,广东十三行也没了,江右商帮一蹶不振。偌大的天下,商业版图几近空白!只有江浙商人蒸蒸日上,四处开拓。寡人的剑锋所至,你们也可至。”
“四位总商,如此良机,你们还在等什么?”
以上是可以明说的,不可明说的是——民心。
李郁希望通过食盐这一项天下人的必需品,争取民心。百姓听不懂那些虚无缥缈的,但是能感受到实打实的实惠。
料想,效果不亚于大炮。
……
这个正月很忙~
李郁接见麾下臣子还有各路商帮代表。
目前吴国,
主要活跃的商人分3派。
浙商(杭嘉湖)、苏商(长江以南)、还有徽商(皖南)。
最豪气的是浙商。
最低调、最稳的是徽商。
徽商控制着茶山、苏商控制着丝绸、浙商热衷于开矿、开厂还有海贸。
在经过了李郁点拨后,
扬州四大盐商痛哭流涕,幡然醒悟。
偌大的天下,商业凋敝。正是跑马圈地,做大做强的良机。错过这一波也许就要再等500年。
……
四大盐商豪气干云,同进同退。
拿出了700万两现银进军景德镇以及周边的数十处原料矿山,一举控制了瓷器行业上下游。
经历战火活下来而且拥有产业的景德镇瓷器商人,十不存三。
他们默默的接受了四大盐商的收购方案——7成补偿现银,3成换成股份,将数代人积累下来的技术、工匠以及瓷窑全部转让。
从此,
黯然退出了瓷器市场,坐看风云变幻。
用江春的话讲,
烧砖、烧瓷、烧陶,都是烧。
若是将瓷器和砖头在整个南方铺开,这行的利润未必比盐业差。
……
陛下指示:
上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下一篇:白粥榨菜管够,我怎么皇袍加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