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清话事人

大清话事人 第1143节

  古人只在陕西、甘肃、四川有发现猛火油矿藏。

  “硫磺粉!”

  “砒霜!”

  “辣椒粉!”

  “火药粉,最现成的!”

  参谋们开启了头脑风暴,不断加料。

  筹备工作花了2天半,

  到第3日的下午,吴军正式开启攻势。

  第1派遣军接到了明确命令,每人携带一捆引火材料攀登越秀山。

  ……

  “陛下,这是何物?”

  李郁低声说道:

  “寡人此次督战,带来了一种新式武器——李氏火箭。正好,拿越秀山检测威力。”

  苗有林盯着这种古怪的武器,感慨自己竟然是第一次听说军工署有如此发明,好奇心大盛。

  火箭弹,

  弹体是铁皮卷起来的,前端为圆锥头。

  内储黑火药、或猛火油。

  根据用途而定,分燃烧和爆破两种用途。

  ……

  火箭弹长3尺,重20余斤。

  捆绑在一根至少15尺的平衡杆上,以铁丝固定。

  这就是李郁根据模糊印象令人研发的康格里夫火箭弹,比这个时空的康格里夫爵士发明此物还早了十几年。

  最大的改变是,多了3片尾翼。

  别小看了尾翼,改变的不是一星半点。

  至少,

  火箭弹失控掉头,砸向自己人的概率减少了8成。

  李郁这在站在200多年后的巨人肩上,直接剽窃科技成果。

  ……

  近卫军团颇为警惕,甚至将周围150丈内所有人等全部驱离。

  李氏火箭是机密。

  对于清廷来说,仿造难度很大。

  但对于正在工业革命的撒克逊人,只要瞧见个外形轮廓,就能仿造。

  科学的突破,

  有时候只差一点灵感。

  看一眼就重大泄密,不是夸张,而是现实。

  历史上,

  撒克逊人在印度战场遭遇了迈索尔王国的火箭武器,伤亡惨重,深受刺激。

  战后,

  康格里夫根据缴获的原型,改进了迈索尔的竹材质火箭,研发了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铁皮火箭。

  之后,大展神威。

  撒克逊人用这款武器蹂躏过拿破仑,蹂躏过八里桥的满蒙马队,还把哥本哈根给烧成了废墟。

  ……

  当李郁的明黄大纛出现在战场时,

  2万吴军齐声高呼:

  “万岁!”

  跟随而来的客家民夫也跟被气氛所感染,吼的脸皮通红,血脉偾张。

  这一刻,

  许多人幻想着自己穿上红黑军服,扛着燧发枪。

  在隆隆的炮声中,杀进广州,从此彻底改变人生。

  对于他们而言,

  改变人生的机会确实不多,战争或许是门槛最低的一种。

  远处,

  广州城墙上,刺耳的锣声响成一片,八旗兵丁全副武装登上城墙,静静的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

  玉碎~

第442章 88岁的老祥瑞,想看到血流成河

  ~

  越秀山,四方炮台。

  得了广州城派来的援兵200人,弹药炮弹粮草300担。

  不过,

  由于这该死的回南天,食物储存不了2天,就开始发霉腐烂。

  阎九一边庆幸,一边咒骂这鬼天气。

  “守备,吴军今日发狠了。”

  “狠?阎爷平生就不怵狠人。今儿非得好好让北佬领教下我岭南好汉的厉害。”

  ……

  阎九站在炮台垛口,张开双臂,感受那包含珠江水汽的暖风。

  兴致所至,还居高临下尿了一泡。

  直到远处,吴军进兵的牛角声响起,

  他才扭头嘱咐:

  “打开火药桶。”

  “嗻。”

  不是阎九托大,而是火药提前开启很容易受潮报废。

  即使能用,也会威力大减。

  清军制作火药工艺太落后,木炭比例太高,特别吸水。

  吴军的火药配比更科学,木炭比例远低于清军。

  而且,

  还有一道颗粒抛光、石墨粉沾敷的工序,防潮性能提高了许多。

  ……

  第1派遣军未曾披甲,肩扛引火材料开始奔跑。

  按照军令,每人需将肩负的一捆扔至林子里就算完成任务。

  山顶炮声隆隆。

  炮弹落下,死伤都是天意。

  为了准备今日这顿烧烤,第5军团的伙食里油水全无,将全部油脂献给大清~

  四方炮台如临大敌,等待吴军钻出林子出现在开阔地。

  可奇怪的是一个鬼影都没有。

  阎九探出脑袋,嘀咕着:

  “这群扑街早该爬到山顶了啊。二十几丈高的小山包,一口气爬到顶。今天咋回事?”

  “九爷,你看。”

  阎九望着潮水般又撤下去的吴军,瞳孔缩小。

  “谁敢下去探探情况?赏银5两。”

首节 上一节 1143/14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下一篇:白粥榨菜管够,我怎么皇袍加身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