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话事人 第1437节
参谋说的很笃定,来自于他的生活经验。
……
船队全部搁浅。
林淮生望着陷入停顿的队伍,知道不能再犹豫了。
否则,上游把大坝掘开,这仗直接输麻了。
“前方何地?”
“木子坪。”
“卸货,控制制高点,在山坳里扎营。”
这一忙活又浪费了一天。
众人合力将船拉上岸搁浅,搬运物资越过山岗囤积在山坳里。
一直窥视的镇竿军斥候恨的牙痒痒。
本来可以水淹七军了。
消息传到凤凰城,
曾涤气笑了:“功亏一篑”。
……
有同样感受的还有赵庄文。
他的底牌已经输光了,只能带着残部100多人在沱江北岸翻山越岭,目的地——贵州。
虽身处逃亡路,他也没忘了观察战事。
镇竿军和吴军集中在沱江南岸厮杀,所以碍不到他。
他的心中陡然产生了一个荒唐的念头:
“当初,假使自己在武昌没遇到王杰,如今自己会是什么境地?有没有可能一鸣惊人?”
半晌,
他苦笑着摇摇头,继续跋涉。
湖南已无他容身之地,借道贵州去云南阿桂那里碰碰运气吧。
大丈夫,当起居八座,绝不愿伏案为一刀笔吏。
……
连绵的细雨,雾气弥漫山林。
林淮生伸手虚空握抓了一把空气,感受着那快要溢出的潮湿。
一名参谋抱怨道:
“林帅,太潮了,食物变质,火药受潮,士兵的军服永远湿漉漉。”
林淮生一边挑着军服凑近篝火,一边低声说道:
“快了,快了。”
此地,距离凤凰城的距离已经不远。
确实快了。
不过,不能再沿着河谷行军了。
上游大坝围起来的水就是悬在头顶的一柄利剑。
……
“粮草还够几日?”
“如果不算后方转运的话,大军携带的粮食只够8日。”
“够了。”林淮生将烤干的衣服重新穿好,“诏令全军,留下伤病员、辎重营、民夫。每日伙食配额减少4成,据守木子坪即可。”
“主力沿着沱江,以精锐轻步兵走山脊线,主力沿着山腰,撑起一口气拿下凤凰城。”
“林帅,大炮怎么办?”
“臼炮抬着走,重炮还走河谷,若事不可为,准许炮兵放弃大炮。”
突然,
那名浙南出身的参谋提出了大胆的意见:
“不如再等2日。”
“嗯?”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他。
……
此人小声道:
“我觉得上游的大坝也撑不了多久。”
“水位一直上涨,大坝也得跟着修高。这个时节的山区河道涨水很快的,大坝不可能无限加高,肯定会垮。”
林淮生沉默许久,决定试试。
……
第3日上午。
“大人,堤坝要垮了。”
曾涤的三角眼闪烁着寒芒,咬牙切齿道:
“坚持!坚持!”
然而,位于凤凰城下游数里外的堤坝最高处,已经和水位几乎持平。
凤凰城内已经进水。
一波接着一波的告急探马,曾涤终于无奈的下令:
“撤。”
不用炸开大堤。
水会逐渐漫过,堤坝缓慢解体。
最终,洪水夹杂着树干石块如脱缰野马奔流而下,挣脱河道的束缚,摧枯拉朽一般冲毁沿途树林。
望着脚下的滚滚洪水,下游吴军默默松了一口气。
……
当日,曾涤又接到了一个坏消息。
镇远总兵王生烈突然宣布投吴,以亲兵包围衙署勒令镇远镇所有千总以上军官当场剪辫,不从的11人被当场斩杀。
之后,
打开银库,犒赏三军。
抓捕黔东州县的文官,在吴廷使者的见证下加以甄别,或杀或囚。
随后又派兵封锁了湘黔边界,将湘西商队全部投入大狱。
曾涤目瞪口呆,大骂:
“王生烈这个软蛋、王八蛋。”
骂归骂,无济于事。
他匆匆应变:
“调1000镇竿军进驻湘西长城,再调 2000蓝衣兵进驻西南方向的新场镇布防,防止王生烈从背后偷袭。黔军打仗不咋样,背后下黑手却是一流的。”
“嗻。”
……
曾涤很郁闷,甚至咒骂起了阿桂怎么不早点拿下王生烈这个二五仔。
说什么发兵支援湘西?
呸。
黔东一夜变色,贵阳危如累卵。
凤凰土司也慌了:
“贤婿,这可怎么办?”
“先挡住吴军,让沱江变成赤江。待吴军自己退出湘西,我们掉头去打王生烈,打通和贵阳之间的通道。”
“好,好。”
曾涤在屋里走来走去。
突然推开窗子,朝着沱江大吼:
上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下一篇:白粥榨菜管够,我怎么皇袍加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