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话事人 第1444节
凤凰土司的千金、曾涤的夫人骑着战马在战团边缘,鞍悬佩刀。
她摘下弓箭,连续放箭。
然而,
两名板甲士兵毫无损失,微微低头,迎着箭矢冲上去。
长枪戳去~
她扔掉弓箭,拔出佩刀格挡,堪堪躲过一杆长枪,却被另外一杆长枪狠狠戳中左腹。
“杀。”
持枪甲士发力,矛头贯穿。
另外一名甲士抓住机会,从另一侧戳穿。
俩人一起发力。
“一二三,起。”
将人挑进了一侧,正在熊熊燃烧的吊脚楼。
……
“夫~人~”曾涤悲鸣。
他望着四周潮水般围攻而来的吴军,自知大势已去,纵身跳入沱江。
无奈沱江水流不够湍急。
没能速死。
十几名吴军跟着跳进了沱江,硬生生的将他拖了上来。
最终,
5个落汤鸡一般的吴军士兵死死揪住曾涤不松手,都坚称是自己俘虏了湖南巡抚曾魔头。
于是,
军法官认定这是一起集体军功,承诺将赏赐和军功平分5份。
众人眉开眼笑,将曾涤五花大绑、口塞木球、塞入囚车。
……
闻讯,
林淮生也长舒了一口气:
“湘西,结束了。”
“传令,接下来就两件事,一劝降,二救火。”
忙碌到傍晚,吴军才勉强扑灭了城中大火。
众人尴尬的发现收容俘虏高达13000余人,而城中绝大部分粮草毁于大火。
第538章 广西归顺,桂军整编,番号陆军第7军团
林淮生出于谨慎,
下令在凤凰城外,将曾涤为首的100余名湘西武装首领斩首示众。
头颅悬挂于城外~
于附近暗中布置一支精锐,剿杀意图靠近收尸的不轨者。
同时,
从俘虏中甄选少数老弱病残,扣押家眷,令其去周围山中劝降。
其余俘虏每10人一队,以一根麻绳捆住所有人的右脚踝,在押送下沿着沱江——武水——沅江出山。
陆军部已有筹建第2派遣军团的打算。
湘西俘虏,不可放归。
一部分编入第2派遣军,一部分送去大冶铁矿。
强制搬迁出来的湘西百姓,迁徙至长沙周边,耕种因战争死亡造成的无主耕地。
若有潜逃,一概处决。
……
参谋们一致认为,散落在武陵山里的清军散兵游勇愿降最好。如果不愿投降,也没关系。
大山里物资匮乏,小股军队扼守城池、交通要道即可。
林淮生认可了这个方案。
山里养活不了成建制的军队,至多能供养小股土匪。
西边铜仁,有黔军封锁。
东边常德,有吴军封锁。
加之,沅江沿岸几成空城,无人耕地,无人供养。湘西,掀不起浪了。
……
为了减轻补给压力,林淮生下令先撤5000士兵回常德府。
坐船顺水而下,路程轻松。
一路上,鲜有袭击。
散兵游勇们再也没有心思搞游击战了,惶惶不安的龟缩在山洞里,四处寻找粮食盐巴。
数日后,
王生烈来了,只带了一队亲兵。
脑后辫子已割,身着绸缎长衫,整个一商贾既视感。
“罪将王生烈,拜见林帅。”
“快快请起,以后就不必拜本官了,与朝廷规制不同。”
王生烈茫然~
林淮生依旧面无表情:
“陛下有旨意,王生烈有大局观,封忠诚伯,赏银50万两,并赏赐松江土地100亩,供建宅用。”
“忠诚伯,恭喜了。”
……
打发了王生烈,林淮生秘密召见前去贵州接洽劝降的使者,仔细询问过程。
次日,
又召王生烈,陪同巡视湘西长城。
只见城墙连绵,坚固厚实。
“想不到,西南大山当中,竟有如此雄壮绵长的工事。”
“林帅有所不知,墙外的生番部落凶悍的很,打前明开始,官兵就组织了多次进剿,然生番总是败而不亡。”
“生番所倚是何?”
“熟悉大山,悍不畏死。生番分2部,腊尔山部落爱穿红,雷公山部落爱穿黑。”
“规模如何?”
“男女老幼全部加起来,不到十万人吧。再多,就养不活了。”
王生烈的职业生涯,绝大部分时间在和贵州境内的部族打仗。
所以他是最了解情况的人。
想了想,又补充道:
“有湘西长城,有陛下麾下精兵,生番不足虑。敢出山就剿他们,不出山就随他们自生自灭,于大局无害。”
……
2日后,
一支吴军开进了镇远城。
王生烈身穿吴军军服,骑着战马走在最前头,以胜利者的姿态开进了他熟悉的地盘。
没过多久,
传来了威远镇总兵周西发举兵响应王师入黔的消息。
两部东西夹击,围困贵阳,等待后方重炮运抵。
消息传到昆明,阿桂半夜未眠。
枯坐衙署,对前途感到极度迷茫。
上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下一篇:白粥榨菜管够,我怎么皇袍加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