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话事人 第285节
这也恰好是清军的传统行军路线,
沿大运河、长江行军,粮草运输、饮用水都有保障。
如此一搞,清军的行军速度就大减。
哪怕留下恶名,自己也在所不惜。
历史,乃是成者王侯败者寇。
只要掀翻清廷,坐上皇位。
自有无数大儒,为朕辩经!
……
看着被魔改的面目全非的“太湖幽灵号”,还有一旁停泊的“嵇康号”十姊妹舰。
众人都觉得信心倍增。
不过,李郁提出了去铸炮坊视察。
“现在,火炮月产量几何?”
张老爹,自豪的说道:
“以6磅炮为例,一月可以铸250门。”
“这么快?”
“对,因为用上了新技术。”
“你来给我讲讲。”
于是,张老爹再次抢功。
铁范铸炮法!
优点是成本低,速度快。
相比传统的泥范铸炮,只需十分之一的成本,却达到十倍的速度。
最大的问题是,温度下降太快,容易裂。
解决办法是,持续加温。
在铁范外侧,用小火烘烤。
这样一来,铁炮胚的冷却速度,就能内外一致。
良品率极高,
10门炮胚,往往有9门可用。
听完了张老爹的讲解,李郁很满意。
“你们辛苦了。生活上有什么困难,要求吗?尽管提。”
“老爷说的哪里话,我们知足。”
不过,李郁瞧见了一边的张满库,似乎有话说。
于是询问道:
“你爹实诚,不好意思提。你来讲。”
……
“谢谢老爷,我家狗儿,在铁厂当学徒,能不能读点书?”
“读书是好事。”李郁点点头,确实是忘了教育方面投入。
不仅狗儿,童子营那帮孩子,几乎都是文盲。
这样下去,是不太好。
不需要他们做学问,可起码看的懂军令,写的了军报。
“我派人去请两个秀才,在岛上开个私塾。”
“谢谢老爷。”
临走前,
张老爹立下了军令状:
“老爷,只要原料跟得上,我们父子保证您需要多少炮,我们就生产多少炮。”
李郁摸了下狗儿的光脑袋,笑着走了。
看着走远了,
张老爹才开心的说:
“狗儿这官稳了,私塾一读,就有文化了。”
“爹,狗儿她妈教的还不够吗?”
“光识字,不够的。想当官,你就要琢磨书里的那些事。我和你说不着,你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
“爹,你识吗?”
……
被儿子这么一顶,张老爹有些闷得慌。
他斜了一眼,
背着手去了车间,监督徒弟们的手艺。
其实,铁范铸炮,主要是铁厂老陈的发明。
而且,
现在铸炮的瓶颈,是在车间这边。
车床有限,又不能一刻不停的运转。
总得留出休息时间,机械也会疲劳的。
这一点,
是写进了车间的规章,任何人不敢违反的。
“师傅。铁厂那边又送来了100尊炮胚。”
“母鸡下蛋都没他们快。”
“是啊,陈厂长有大能耐,昨天一天就送来了500根抬枪的枪管胚。”
啪,
没有眼力见的徒弟,被烟锅子敲了一下。
“你太毛躁,去库房帮着搬几天炮胚吧。”
他不知道的是,
这些小心思,李郁早就知道。
因为,铁厂的老陈比他可精明多了。
在铁范铸炮成功的第一时间,
就把制作方法,详细记录下来,呈送到了李郁的案头。
在这一点上,
老张父子还真是吃了没文化的亏,不会写。
不过李郁城府深沉,不愿点破。
看破不说破,还是好下属。
老张父子俩,确实是忠心耿耿,而且很卖力。
带徒弟这方面,
没有藏私,非常的热心。
能够独立操作车床,还有手工打磨的徒弟,已经不下百人。
……
吴县县衙,
大模大样穿着官袍的典史,范京范大人,迎来了李家堡的人。
“找2个私塾先生?”
“对。”
“我明白了,你回吧。”
范京是自己人,一说就通。
他翻看了卷宗,找了两户人家。
一户是举人,2年前因为文字狱被牵连,剥夺了功名,还在牢狱里。
上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下一篇:白粥榨菜管够,我怎么皇袍加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