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清话事人

大清话事人 第795节

  ……

  裕泰茶馆的生意冷清了许多。

  京旗的爷们被吓的不敢出门喝茶吹水了。

  据说,紫禁城的老皇上对此十分震怒,痛骂参与闹事的京旗都是不识大体的混账东西。

  在这关键时刻,然给朝廷脸上抹黑。

  不过,骂归骂。

  米价确实下降了,又回到了30文。

  而且这件事,引起了朝野的极大关注。

  一个早已存在,但大家都不愿正视的隐患,终于被摆到了台面上——京师缺粮!

  六部堂官,会同军机处大臣坐到了一起,商议此事。

  “和大人您兼着户部,请问没了南方的漕米,京师的粮食供应该怎么办?”

  “北方各省田税每亩加1钱,以补缺口。另外户部已经向福建省大员府行文,要求大员知府组织粮船入京。”

  “可行否?”

  “大员地多,人少。当地米价贱,运到京城是双赢。大员农夫多得银钱,京城米价也会下降。”

  礼部尚书点点头,姑且认可了这个解释。

  增收,那也是大员的官绅。

  但只要京城能增加粮食输入,其他都不重要。

  ……

  于敏中突然慢悠悠说道:

  “老夫担心还是不够。”

  “于大人请讲?”

  “湖北,江西两省历来都是产粮省。可湖北被教匪折腾的够呛,估计一两年内恢复不了元气。江西嘛,暂时也指望不上。”

  众人默然,这都是事实。

  九江失陷恐怕只是时间问题。吴军即使一时无法占据江西全省,只要扼住九江城,就封死了粮食北上最便捷的通道。

  除非先运到湖北襄阳,再进入南阳平原走陆路一直运到京城。

  这样的运粮路线,100斤粮到京城还剩下多少?

  至多20斤!

  其余的都在路中被消耗掉了,民夫要吃,骡子也要吃。

  有人摘下暖帽,默默的叹了一口气。

  难呐!

  ……

  半晌,和珅开口:

  “再苦一苦豫、苏两省的百姓吧?”

第306章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比如说,朕!

  江苏籍出身的于敏中点点头,河南籍的礼部尚书也跟着点头。

  为了朝廷,老乡的情谊也只能暂时搁置。

  因为长江以北就这两省耕地多,平原多,挤一挤还是可以弄出粮食的。河南的运输距离不远,江苏则是可走水运。

  于敏中很有公心: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江苏、河南再难,想想办法还能凑一百万石粮。总不能指望甘陕、山西吧。”

  和珅也表态:

  “户部会派员去两省督运。”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接下来就是将方案报给皇上御览了。

  乾隆当然不会有意见,只会叮嘱一下,需爱惜民力,计划之外莫要多征1石。只可惜皇上的一番苦心,底下人却是狼心狗肺。

  ……

  四九城的这个腊月过得很不祥和。

  即使是朝廷放出了江西大捷和撒克逊使团朝贡的好消息,也没有引起八旗子弟们的狂热回应。

  甚至,讨论的热度都不算太高。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

  京旗云,仓廪实而吹牛哔!

  如今,家家都亏空,实在撑不起往日的谈兴。

  从年初开始,大米、猪肉、茶叶、丝绸就一直在慢悠悠的涨,一路涨到了这腊月里。

  市面上的商人们也放出了风声,

  涨价是因为迫不得已,货源紧张。

  南方打仗,东西上不来,能不涨吗?

  素来讲道理的旗人们,也接受了这个逻辑,一时间黯然。

  聪明伶俐些的,内心对于江西大捷的消息真实度已经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官兵真要是平定了江南,苏州的白米,松江的棉布,杭州的绸缎,徽州的茶叶,饶州的瓷器这会就出现在京城的世面上了。

  如今的京城,这些特产都是紧俏货,价格一路攀升的。

  那帮做生意的孙子,没理由不贩运过来。

  ……

  乾隆对于阿桂心中存疑,于是干脆将这封奏折转给他本人,让他自己解释。

  军机处三巨头,阿桂、和珅、于敏中本就是互相牵制的。

  朝中有心人,都猜到皇帝的用意。

  阿桂出身高贵,军功辉煌,门生故吏满天下。和珅是异军突起,很难说不是为了牵制阿桂。

  而皇帝又不希望他们矛盾激化。

  因而让阿桂专注地方上的军务,和珅专注京城之内的事务。

  如此,一外一内,交集减少!

  而于敏中是汉人,关系和和珅稍近一些。做事圆滑缜密,少有违逆圣心的举动,可留在军机处可制约这俩满人。

  养心殿,三希堂。

  乾隆临摹了一份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很不满意。

  烦躁的将毛笔一掷:

  “秦驷,你说这九江该不该守?”

  总管太监秦驷哪敢在这种问题发表意见,弯腰恭敬道:

  “主子抬举奴才了,奴才哪儿懂这种军机大事。”

  ……

  乾隆瞪了他一眼,却是没发火。因为他也觉得自己所问非人!

  于是闭着眼睛靠在椅背。

  秦驷小碎步溜过来,捏肩。

  小声问道:

  “主子,要不把和大人、于大人喊过来问问?”

  和珅闭着眼睛,拒绝了这个提议:

  “不可。”

  秦驷心里一咯噔,他大约是明白了这里的弯弯绕。

  皇上是怕两位军机处同僚不露声色的趁机坑了阿桂,因而甚至不愿和他们商议九江的战事。

  “奴才觉得,皇上乾纲独断就是最好的。”

  “嗯?”

  “奴才觉得有时候人多了未必就能商议出来最正确的方案。聪明人拿主意,其他人只要照听照做就可以了。”

  乾隆满意的点点头,他觉得这個奴才说的很有道理。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首节 上一节 795/14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下一篇:白粥榨菜管够,我怎么皇袍加身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