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话事人 第914节
连灌3碗,他还是不太满意。
走到后面,一拳~
张老三终于软塌塌的昏过去了。
……
“师父,可以了吗?”
“且看为师操刀。”
老军医的动作看似粗暴,实际上一点都不温柔。
剪掉污血干涸的衣裳,露出了2处明显伤口,以及5处轻微伤。
最严重的一处是肩膀的贯穿伤。
他握住矛杆,轻微摇晃了一下。
然后气沉丹田,双脚着地,腰马合一。
一声低吼~
矛头落地,鲜血飙出,老军医被糊了一脸。
徒弟连忙拿干净棉布摁住伤口,棉布上洒有止血药粉。
张老三青筋暴起,嚎叫的撕心裂肺。
老军医听的心烦,顺手抓起一块布塞入他嘴里,嚎声戛然而止。
……
过了一会,洗干净脸上鲜血的老军医又返场了。
拿着酒水往另外几处刀伤慢悠悠的倒~
很稳,很准。
烈酒涓流把伤口里面的泥土污物冲出,露出了鲜红绽放的伤口。
“伤口必须处理干净,必须完全止住血,不然他早晚还得死。”
说着,他又走到旁边的炉子旁,抓起一根烧红的烙铁。
屋子里围观的众人,纷纷倒吸凉气。
望着慈眉善目的老中医手握烙铁一步步走向张老三。
过了一会,
他望着徒弟摁在肩部的棉布不再渗血,才释然道:
“止血效果还行,那就不需要上烙铁了。吉兆啊!”
“是,是,是。老天爷肯定保佑。”
……
众人敬畏的望着老军医,捡起银锭塞入医药箱子里,一时间竟是百感交集。
议论声四起:
“这老军医医德很高尚啊。”
“荒年饿不死手艺人,瞧人这医术,肯定是祖传的。”
吴军的战场医疗制度,是李郁亲手拟定的。
仅仅是模仿了近现代的卫生制度、操作流程,就将死亡率降低了4成。
这些军医都有些不可名状的前职业。
除了基本饷银之外,他们还会对照救治存活率拿到对应的赏银。另外,李郁并不禁止他们收取伤员的“拜托银”。
但出于某种担忧,救治的顺序不可改变。这就避免了以后出现伤员没银子就扔到最后救治的情况。
作为一个穿越的现代人,李郁崇尚“合理制度与金钱激励相结合”。
……
第1派遣军和其他正规野战军团有很多差别。
比如,没有火器!
比如,军纪更宽松!
打下南昌城,自然要清理掉一批人。
巡抚以下文武官员、士绅100多户被列入了清理对象。
吴志诚被枭首示众。
另外还有50余人陪同掉了脑袋。
200多号年轻女眷,被编入了第1派遣军的随军女营。
江西大战,
炮灰们前有清军的枪子,后有督战队的炮子,死伤惨烈,集体的怒火可想而知。
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
赏赐酒肉、女子就是起个“釜底抽薪”的效果。
这一招,大大缓解了残兵们的愤怒,将残兵们造反炸营的风险降到了最低。若一味压制,这帮野兽早晚要搞鱼死网破!
傍晚,下起了小雨。
3000残兵在营区放浪形骸,麻醉自我,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李郁毫无获胜的喜悦,因为抚河、赣江陆续传来的都是坏消息——水位还在上涨。
舟桥营已经不可能再搭建起浮桥了。
……
第357章 吴老二单刀匹马,直冲清军大营!
原江西巡抚衙门内堂。
李郁和一众将官,脸色肃穆。
“诸位,都议议吧?”
谭沐光第一个起身:
“陛下,臣建议速速回撤。宁欺山,不欺水。大军不可置于险地。”
李小五皱眉,提出了另外的想法:
“谭大人,你可曾考虑过这场洪水的波及范围?会不会回撤的路线比待在南昌城更危险。”
刘武点头:
“臣附议。臣麾下招揽了一些鄱阳湖渔民,他们说夏季丰水期长江水位高于鄱阳湖,江水会倒灌入湖。加上几条干流,源源不断给湖区注入水源,鄱阳湖周围低洼地区都可能淹没到水下。”
李郁默然。
这也就意味着原先的进军路线很可能提前陷入一片泽国。
大意,大意了。
穿越前虽然是南方人,可长期居住长江下游,从未经历过真正的洪水,夏季经历的多是内涝。更忘了世上有个词叫“泄洪区”。
……
突然,
门外亲卫来报。
“陛下,有一人自称江西饶州府士绅,前来投诚。”
“接纳安置就是了。”
“此人说他有重要军情必须面见陛下,还带了一大家子人。”
李郁沉吟片刻,
挥手道:
“仔细搜身后带到签押房。”
饶州府浮梁县士绅,王三松站在原巡抚衙门的签押房内,闻着淡淡的血腥味,心中居然极为平静。
从樟树镇仓皇逃离,途中水陆交通工具换了好几轮,宛如丧家之犬。
过关卡时,
还被清兵敲诈了一些散碎银子。
最后的那点银子雇佣了几家渔民冒险驾船送过了赣江,终于有惊无险的投奔到了光明一方。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后,
他见一年轻男子,在护卫的簇拥下快速步入签押房,坐在了中间的那张官帽椅上。
上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下一篇:白粥榨菜管够,我怎么皇袍加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