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清话事人

大清话事人 第967节

  船队每到一码头,就有无数摆摊卖水卖饭的老百姓拥来做生意。

  一名杭州商人站在船舷,激动的挥舞着双手:

  “盛世,3000年从未有过的盛世啊。”

  其余船的商人纷纷附和。

  数不清的军需单子,接不完,真的接不完。就和捡钱一样容易,只需要把货生产出来,然后送到地方,就能得到报酬。

  “仁兄,你这批货价值几何?”

  “不多,5000两。”

  “那你这一趟,能挣个1500两。”

  “差不多吧。”

  如此坦率,不是因为他们真诚,而是吴国的军需单子相对透明。

  经济大臣范京曾经公开说过:

  “陛下有旨,保证商人3成的利润。多了不好,少了也不好。”

  ……

  “你这摊子还有多少饭菜?老爷我全包了。”

  “老爷,这里够20个壮汉吃的,一共算您3两可以吗?有荤腥有油水,搭上这白米饭,可香了。”摊贩很热情,揭开锅盖展示他的饭菜。

  “抬上船。”

  “好嘞。”

  船上有碗筷,水手们各自盛满饭菜大口吃了起来。

  主家挣钱了,伙食就大方。

  开船前,

  还把一个烤烧饼的摊贩刚出炉的烧饼全部包圆了。

  码头周围,人人忙碌,眉开眼笑。

  这段时间许多附近的村民挣出了种田几个月的收入。

  “走嘞。”

  船老大一声悠长的吆喝,水手们齐刷刷响应。

  船队行驶到京口,气氛就不一样了。

  岸边巡逻的骑兵,码头站岗的士兵,扼守入江口的炮台,飘扬的吴军旗帜。

  无一不在告诉所有人,战争不远了~

  ……

  一名骑兵军官大声吆喝道:

  “有没有愿意驾船渡江的,一趟来回,每人2两。”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冷了场。

  有几名船老大窃窃私语。

  “老顾,能不能去?”

  “不好说,江南是咱吴国的地界,江北还在鞑子手里。”

  “一个来回也就大半天。2两,真不算少!”

  几人拿不定主意,决定去询问一下见多识广的货主。

  货主刚拿到了加盖了鲜红印章的收货凭证,心情大好。

  听完众人的担忧,

  他指着旁边停泊的船,问道:

  “这一船应该都是军用干粮,有咸肉、有干菜、烤馕。你估计值多少钱?”

  “至少800两。”

  货主压低声音:

  “你们这些人绑在一起有船上的货值钱吗?你以为当官的傻吗?拿银子打水漂?”

  众人焕然大悟。

  连忙主动报名,参加这一次渡江行动。

  ……

  谭沐光坐镇京口,

  第一批渡江物资是轻型火炮、火药枪子、工兵铲、拒马。

  船队共计20艘,一半旧船,一半新船。

  2艘水师战舰前后护航。

  船队离开京口驶入长江后,向下游航行,顺水飘。

  飘出去几十里后,调整方向,顺势进入扬州段大运河东水道。

  京杭大运河的运输难点有很多,其中很关键的一项就是过江难题——南北入江口需要对齐吗?

  古人是这样解决的。

  大运河在扬州段分叉,分为东水道和西水道。

  船舶向北航行,离开京口后,借助江水往东流的力量,顺势进入东水道。

  船舶向南航行,则是走西水道进入长江,然后一样借助江水向东流的力量,顺势进入江南运河。

  设计十分精妙!

  【作者不擅绘画,只能奉上手绘幼儿版示意图】

第377章 前方扬州,此河不通!

  船队驶入东水道,靠岸卸货!

  船夫们很卖力,

  想着赶紧卸完货,返回江那边的京口,这一趟就算是有惊无险,净赚2两白银。

  2架跳板,中间间隔1尺。

  老顾赤膊上阵,俩人协作,抬着炮筒~

  步伐保持一致,不轻不重。

  像抬宝贝一样,把船舱里的5门3磅霰弹炮安全弄下了船。这活儿,非老水手搞不定。

  ……

  返航时,

  逆流而上,船速就慢多了。

  但好在都是空船,所以船速勉强还能接受。

  接近京口时,

  他们望见了第2波船队满载而下,船速飞快。

  擦肩而过时,

  互相还隔空打起了招呼。

  “哥哥们,江北安全吗?”

  “安全,放心的去吧。”

  有心人注意到了,第2波船队压根没有战舰护航。想来物资的重要性打折扣了。

  只是每艘船上,都有一队士兵押船。

  这些士兵会随同物资一起登岸。

  扬州段东水道,繁忙无比。

  突然,

  一支50艘船组成的船队驶来。

  炮台上的士兵只是瞅了一眼旗帜,就大喊道:

  “陆军大臣兼第1军团,林总指挥来了~”

  ……

  林淮生,

  带着第1军团4个营,还有30门火炮来了。

首节 上一节 967/14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下一篇:白粥榨菜管够,我怎么皇袍加身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