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白粥榨菜管够,我怎么皇袍加身了

白粥榨菜管够,我怎么皇袍加身了 第140节

  “不要啊,灶王,不要杀我!我已经降了!”

  见到狗官呼号,没有任何一个人对其心生怜悯,不是百姓,不知道百姓之苦,在张辇看来,他确实没有直接鱼肉百姓,但是,是他的纵容,让手下鱼肉乡里他手下的金银财宝,每一豪没一厘都沾染著民脂民膏。

  “灶王英明啊。”

  一众百姓纷纷下跪高呼。

  “你们做的不错。”

  刘振华转过头来看著这些身上浴血的百姓们。

  得到了灶王的肯定,乡勇们显得很兴奋。

  灶王虽然没有提论功行赏的事情,但是他们知晓,奖赏肯定少不了他们。

  城中百姓听闻朝廷反贼大败,灶王正义之师得胜,顿时蜂拥著朝著城门而来。

  对于灶王的到来他们是夹道欢迎。

  很快,刘振华便入主延安府衙,这府衙可比他的延川县衙修的气派多了。

  只能让刘振华感慨一声,不愧是一府之地。

  辗转到张辇家中,刘振华看著摆在地上的一箱箱白银,这些银子可比以前遇到的地主乡绅积累的多得多。

  当初刘振华走过的那些地方都是县城乡村,地主最多的也就是粮食,银子倒是没有多少。

  眼下,一个知府,低下掌管著那么多的州县乡镇,搜刮出的民脂民膏比延川一个县城的地主家中银子加起来还要多。

  “乡亲们论功行赏的事情,参加这次战斗的全部变成民兵,每人除了登记的钱粮以外,额外发粮三斗。”

  “另外,这次战斗死的乡勇和兵卒,抚恤要落实。”

  “开延安县城粮仓,施粥三日。”

  刘振华将命令有条不紊的下达下去,现在刘振华掌握一府四县,治下人口和占地面积翻了番,但是刘振华处理起来这些事情已经变得熟练了些。

  百姓其实很好治理,给他们看得见的好处,让他们有个奔头,就能将这些百姓很好地掌握在手中。

  刘振华皆是一一做到,再加上他的‘神’化传说,百姓对其更是服服帖帖的。

  “灶王,城中百姓聚集在登记处,说是不要粮食。”

  张亮牵著马来,对著刘振华汇报导。

  “哦?不要粮食?”

  刘振华万分惊讶,还有不要粮食的百姓?

  “去看看。”

  登记处此时人山人海。

  “灶王来了!”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百姓们顿时朝著东边看去,两队兵卒簇拥著灶王走出。

  “乡亲们。”

  刘振华直奔主题,“本尊听闻你们不要粮食,那伱们要何物?”

  百姓们彼此对视,站在他们面前的可是那传说中的灶王。

  让他们真提要求,他们到又有些不敢了。

  不过过了一会,还是有人壮著胆子喊道:“灶王,我读过些书,知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乡亲们不想要粮食,想要那红薯苗子。”

  “这样我们也能自给自足不是,也不用劳烦灶王,给我们发粮食。”

  他的话让百姓们纷纷应和。

  “是啊,灶王,我们想要红薯苗,自己种著吃。”

  “对,灶王给我们粮食,吃完了还要麻烦灶王,给我们红薯我们自己可以种啊!”

  “原来如此,”刘振华笑著说道:“红薯苗也给,粮食也给,你们总要度过红薯长成的几个月。”

  他的声音清朗,在百姓们耳边回荡。

  闻言,周围围观的百姓们脸上皆是浮现出一抹感激之色。

  他们没有想到,灶王这么痛快的给他们红薯苗也就算了,竟然还愿意给他们粮食!让他们度过红薯长成的时间。

  果然,灶王和传言中的一般亲民爱民。

  “灶王万岁啊!”

  有人跪在地上呼喊,这一跪便如同连锁反应一般,人山人海呼啸而跪,声音宛如浪潮而来。

第158章 七日一个马克沁

  “灶王,这是给您的。★彡彡★”

  赵婉蓉和赵婉玉两人各自端著迭好的衣服,两人已经不再害羞,眼睛直勾勾的盯著刘振华。

  让刘振华心头一阵发毛。

  他自然是知晓,这两姐妹的内心想法,只是不知道这两人为何同时不加掩饰的这样看自己,姐妹之间撕破脸皮了吗,还是说他刘振华有机会坐享齐人之福。

  “多谢。”

  刘振华提起一抹笑容,将两人送来的礼物接了过来,自从打下延安以后,手下天兵一部分官员就将亲人接了过来。

  “灶王言重了,能够为灶王织衣,是我姐妹二人的福气。”

  赵婉蓉略微躬身说道。

  “呵呵,若没有别的事情,本尊就要去忙了,”刘振华笑道。

  赵婉蓉和赵婉玉对视一眼,似乎有千言万语想要对刘振华去说,但是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总不能够让她们主动表白。

  无奈只好道了声‘无事’以后离开。

  刘振华笑眯眯的盯著两人远去。

  对于这个两个人的感情,刘振华保持不拒绝,不主动,不承诺,不负责,不改变的五不渣男原则。

  刘振华深刻的意识到,他现在属于创业时期,最忌讳身边有个女人,毕竟若是有个女人跟著他从创业期走到成功,到了以后就是个麻烦事儿,在刘振华看来他日后当了皇帝是要有后宫佳丽三千的,怎么能被一个女人羁绊手脚。

  还是那句话,有了权与力,什么样的女人得不到。

  “陕西兵败了。”

  耿如杞叩著桌子,朝著西边眺望,陕西,山西,无论是地形地势还是所属称谓几乎相同,可以说是唇齿之系,一方有难,另一方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受到波及。

  这也是为什么耿如杞对于陕西之事如此关心的原因。

  耿章光心头叹息一声,他面色有些焦急,“爹,为何皇上不派重兵前来剿灭灶王。”

  “现如今灶王已经拿下一府四县之地,其中一县还在我山西境内,恐怕要不了多久,陕北之地将会尽数落入灶王手中。”

  “而灶王在山西境内永和县,将会成为其跳板,为祸山西之地。”

  耿章光至今还记得灶王的话语,若是大明复灭,你又该是谁的官?

  他心如乱麻,直到现在,对于这句话,耿章光的心头依旧没有任何答案。

  出于忠,他是大明的官员,应当忠于大明,但是论义,天下百姓众生才是义,灶王治下,和大明治下,明显前者,天下百姓众生生活的更好。

  “唉,”虽然没有叹出声来,但是耿如杞明显的舒了一口气。

  “你要知晓,在朝为官,有很多事情,你虽然不解,但是事情就摆在那里,当朝皇上,虽然励精图治,革除阉党,但是,已经有消息传出来,皇上刚愎自用,罢人因疑,用人因义。”

  “我等为官,做好本分,不为权贵折腰,为百姓做事,皇上决定的事情,我们是管不了的。”

  耿如杞面色有些疲惫,他当初因为魏忠贤的事情,被诬陷得赃款6300金,定为秋后问斩。将要行刑的时候,熹宗崩,思宗即位,奸臣魏忠贤伏法,他这才被赦免。

  还因为这个事情因祸得福,升任太仆寺卿、右佥都御史,山西巡抚。

  不过也让他看明白了一件事情,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被这大势裹挟,能够做的事情并不多。

  耿章光知晓父亲曾经的事情,他目光微动,“若是换做灶王治下,会有这样的事情吗?”

  传闻皆是灶王公正廉明,百姓安居乐业,人人皆是以功劳,以能力而论。

  “伱与那灶王相识,怎么,他那天到底对你说了什么?”

  耿如杞问道,他对这儿子自然是知晓,看他一副愁眉苦脸,沉思不解的样子,就知道遇到了一些具有极大冲突的事情。

  耿章光沉默一番,将灶王之事全盘拖出,其中细节,交谈,皆是事无遗漏。

  他当初隐瞒,是害怕父亲责备,不过眼下,靠著他自己已经是难以想明白这件事情。

  父亲为官多年,应当会有其他见解。

  “看来那灶王对你颇为欣赏,”耿如杞捋著胡须。

  “你也知道,我等先祖因弹劾奸臣而获罪,我等不为奸臣污吏而卑躬屈膝,但,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是这大明江山真的改头换面,轮到灶王去做.”

  耿如杞没有接著往下说,而是换了一个话题,“我十分赞同灶王的一句话,官是民的官。”

  “我少时博览群书,十分认同一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其中水为百姓,无论是天子,还是朝臣,从来都是始于百姓,终于百姓,所谓忠臣,可以选择忠于君,也可以选择忠于民,谁能让我更好的施展宏图,为百姓服务,谁便是我等所忠之人。

  “你或许会说,既然如此,为何不投奔灶王?”

  “我等可以战斗到最后,败于灶王,不可侍明而投敌。”

首节 上一节 140/2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清话事人

下一篇:悟性逆天,我在三国建永恒运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