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989节
可一两成对我们这些做生意的人来说,那就不少了。
有多少生意,利润可能就在那一两成上面。
至于你说比朝廷的便宜,呵呵,那不是比朝廷的便宜,那是朝廷的靡费太多了。”说到这里,老人叹了口气,道,“哎,终究不是自己的生意,靡费高些谁又在乎呢。”
李二明白了,其实他早就明白了。
毕竟他昔日也是别人的臣子,吃自己的要省,吃公家的要吃饱的道理,他又何尝不明白?
只是他还是想不明白长明物流的利润点在哪里,当下继续问道:“老丈也说了,我们自己跑一趟要费更多,难道他们跑一趟能把这钱给省出来?”
“这个你就不懂了吧。”老人笑道,“人家跑一趟又不是只运我们一批货物,人家是这条线上的货物一起跑这一趟。
只要这条线上,货物够多,虽然他们相应的成本也会增加,但利润不也就出来了?”
长明物流的盈利点,其实大家都知道。
在这一点上,是瞒不了谁的。
“既然如此,为何其他几家物流做不起来?”李二闻言有些不理解,利润点都这么清晰了,其他几家物流是傻子么?
他是知道其他几家物流的,不说朝廷牵头办的,就说那些士族一起弄的,实力还是有的,怎么就让长明物流一家独大了?
“哎……”说到这个,老人摇了摇头,道,“那几家物流老夫也都去过,别的不说,店大欺客这一点儿,他们倒是做得极好。
行了,你要想多了解,就自己去看看,该讲的都讲了,老夫家里也还有事儿,就先走了。”
说罢,老人也就起身拱手告辞。
他发现了,这家伙就不是做生意的,应该是朝廷里下来调查的,这种事儿,他可不想掺和。
李二倒是没再说什么,看着离去的老人,陷入了沉思,良久之后,李二才说道:“走,去朝廷开办的物流看看。”
朝廷开办的物流,就叫大唐物流。
等李二走进大唐物流的时候,脸都黑了下来。
相比长明物流门庭若市的场景,大唐物流却是门可罗雀。
而且,他进来后,连个接待的人都没。
掌柜的趴在柜台上打着呼噜,而两个伙计也是坐在椅子上小憩,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是忙了一天,累着了。
随行的内侍,当即使了个眼色,身后几人连忙走过去,将几人给唤醒。
“生意来了,都不做生意了?”
没吵醒的几人,这会儿还有点儿睡眼惺忪的,闻言,虽然恼怒,但也没多说什么,那掌柜的看了眼两个伙计,骂道:“谁叫你们睡觉的,赶紧的,给他们一张价目表,我再眯会儿。”
说完,那掌柜真就趴了下去。
内侍正准备开口,李二却给他一个眼神,让他闭嘴。
而被唤醒的伙计,也是有些不耐烦,翻箱倒柜的找出一叠崭新的价目表后,又不知道从哪里找出一张表单,说道:“先自己看吧,看完确定了,就把这张表填了,填好后再喊我。”
说完,那伙计伸了个懒腰,扭了扭脖子,估摸着睡觉的时候,脖子睡失枕了。
李二倒也没有动怒,忍着怒气看着手上的价目表。
好吧,这玩意儿没啥好说的,估计就是从长明物流那边抄来的。
不过价格却是微微要比长明物流那边高一点,不多,也就高一点儿而已,属于之前老人说的那种,自己跑一趟成本的九成左右。
“你们这价格,比长明物流还贵啊。”李二笑道。
“嫌贵你们就去找长明物流得了。”那正在扭脖子的伙计,闻言说道,“不过莫怪我没提醒你们,我们这是朝廷的官办物流,一切都有保障,一分钱一分货,这个道理都不懂,还做什么生意。”
“那是,那是……”李二笑了笑,他现在倒是明白长明物流为什么能一家独大了。
第630章 卷五 李二的危机感
走出店铺的李二,脸色瞬间就变了。
早已不复之前在店铺里的和颜悦色,一张脸阴沉得吓人。
自己真就不如高明?
天子脚下的大唐物流如此不堪,而远离权力中枢千里之外的长明物流却是蒸蒸日上,你让他做何感想?
好吧,他能理解,真的,能理解,毕竟他昔日也做过别人的臣子,但他不能接受!因为今时今日,身份变了。
人其实就是如此,哪怕是同一件事儿,只要身份互换,对错参半。
呼……
深呼了一口气,李二收起了怒气,瞬间换了一副面容,这才让紧随其后的一行人松了口气。
“走,再逛逛。”李二笑道,“说起来,也有些时日没在长安城里闲逛过了。”
作为帝王,控制情绪方面李二还是很到位的。
说闲逛,那就真是闲逛。
走走停停,看着长安百姓生活的千姿百态,心情倒是好了不少。
不管怎么说,治下百姓的生活总算是比早些年要轻松了不少,李二的心情还是不错的。
这才是对他最好的肯定。
“人之初、性本善……”
就在这时,一阵朗朗上口的读书声,让李二为之一愣。
“三字经?”说罢,李二寻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了过去,只见两稚童坐在石阶之上嬉戏,时不时的还你一句我一句的念叨着。
对于三字经他自然不陌生,毕竟是当年李承乾送来的贺礼之一。
当初在看了第一眼之后,他便知道,这三字经将成为新的蒙学之首,这会儿,看着两个稚童都能如此流利地背诵,李二的心里却是并不怎么舒服。
没有多做停留,李二说道:“走,去书阁看看。”
所谓书阁,便是曾经轰动一时的大唐书阁。
当李二再次看到五柳先生的那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时候,心境也是截然不同。
走进门,第一眼看到的还是那个醒目的白底黑字,静!
想当初,他第一次看到这个静字之时,是真觉得这个字对这个书阁来说,简直是神来之笔。
可今天,再看一眼,却是多了几分说不上来的厌恶。
而此时的书阁中,不少人正坐在长桌上静静地看书,不少人的手里还握着一支炭笔,不时地埋头书写着什么。
有些没找到地方坐的人,索性就从一旁拿过一个蒲团,靠着书架便沉浸在了书海的世界,不可自拔。
自始至终,除了极少数的人朝着进门的李二看了一眼以外,再无任何人搭理他们。
就算是看过来的人,在发现不是熟人之后,也是立马转过头。
李二对此倒是没在意,毕竟这才是读书人应该有的样子,看向四周的书架,如今已是塞得满满当当。
比刚开始虽然少了一丝精致,但却多了一些书香。
没多言,李二也不愿意打扰他们,穿过了几道门,又来到了誊抄室。
誊抄室这会儿的人也不少,一个个都在埋头奋笔疾书。
对于他们,李二能理解。
毕竟,在这个年代,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书籍,对于很多人而言,都是一件极其不易的事儿,哪怕这本书只是誊抄本。
同样没打扰他们,李二又穿过几道门,居然听到了些微的声音。
这让他大为好奇,当下就快步走了过去。
越走,那声音也便越清晰,好似是一群人在闲聊。
有交流学问的,也有真就闲聊的。
一直走到最深处,李二才看到一个挂着《心得交流》牌子的房间。
门没关,只见一群人坐在里面,三五成群的闲聊着。
房间倒是挺大,摆放着许多的桌椅,因为听到一些感兴趣的话题,李二便带着人直接找了一张空桌坐了下来。
随行之人还准备警惕在侧,不过李二一个眼神,众人也就当即坐了下来。
“佩林兄,你确定没?”刚坐下,李二便听到身后的人说道,“打算何时启程?”
“再等等吧,此去大明,千里之遥,总得等家里回信才是。”那被称之为佩林兄的读书人摇头说道。
“何必那么麻烦?如今长明物流遍布天下,届时,让长明物流将家书送到日月山不就行了。
如今,大明正是吾等读书人,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错过了机会,未来再想一展抱负,怕是没机会了。”
说到这里,那人也是长叹了一口气,“哎,若是在长安有机会,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实不相瞒,我来长安两年了,等也等了两年了,可一点儿开科取仕的影子都没见着,真的等不下去了。
再等两年,莫说年纪,就这消耗也扛不住啊。”
“谁说不是呢?”一旁,也有人说道,“当初我见我们那边也开了一家书阁,打听了才知道,如今朝堂在各地兴办书阁,当时我还以为机会来了,和家里商量了一下,奔着长安就来了,可谁知道,一等就是这么久。
哎,我也快撑不住了,毕竟上有老下有小的,都指望着我呢,可让我就这么回去,我又不甘心……”
“谁又甘心呢?”又有人说道,“要我说,长安没机会,那就去大明试试。
殿下也是饱学之士,而且对我们这些学子而言,也是极为宽厚,不管是那纸张,还是三字经,哪一个不是造福了我们这些寒门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