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朱元璋,逆子还不赶紧登基

大明:朱元璋,逆子还不赶紧登基 第226节

  “若是遇到灾年,这上万匹绢,可以救活多少百姓?换多少粮食?”

  说罢,胡惟庸淡淡道:“这是皇帝的原话。”

  得。

  这句话直接无解。

  汪广洋有些坐蜡。

  这句话,直接就让他哑口无言。

  皇帝,难道真的要这般将读书人置于死地?

  胡惟庸心头得意,脸上却没有表现,只是淡淡道:“参政看的是眼下的繁华,一时之利不可逞。”

  顿了下,胡惟庸拱手侧拜,道:“但皇爷看的是天下大势!”

  想收买人?

  做你的春秋大梦去。

  汪广洋走出了政事堂,转身就去了皇宫。

  结果又被老朱给阴阳怪气的嘲讽了几句。

  啊。

  你汪广洋多清高啊,多能体恤官员啊。可你想没想过百姓?官员不吃愁喝,穿的起衣吃得起饭,可百姓呢?

  老朱最狠的一句话就是:“为官几日便得意忘形,有了政绩便是连亲娘是谁都不知道!难道政绩不是官员该做的?区区一点小利便伸手跟朝廷要钱,那他日有了大功,岂非跟咱要这个皇位?”

  还是那句话,在其位谋其政。

  当官,为民做事是本职。

  做好本职,是为人的根本。

  就好似厨子做好饭菜,皇帝处理好政务,一样的道理。

  邀功?

  有何资格邀功?

  老朱的话让汪广洋羞于见人。

  乾清宫,老朱和太子还在就山西的事商议。

  老朱的案台上,摆着一封从大同府快马加鞭,用锦衣卫消息渠道送回来的折子。

  老朱目光发了会呆,随后道:“老三这件事做完,山西世侯便除干净了。”

  朱标也点头:“虽冒险了一些……。”

  “不冒险就不是老三了。”朱元璋收回眼神,拿出了一个锦盒之中的老花镜,戴上眼镜,老朱顿时感觉世界清明了起来。

  “你的这些个弟弟里面,老三是最可靠的。”朱元璋说道。

  朱标点了点头。

  山西世侯消除干净,对于朝廷的好处无穷。

  首当其冲的就是掌握在世侯手中的土地。

  土地,是国家的根本。

  一个国家的强大,最强大的根本在于广袤的国土面积和极长的战略纵深!

  自家领土,不可能纵容军阀的存在。

  卧榻之处岂容他人酣睡。

  朱元璋心情不错。

  朱标也是笑道:“父皇,二弟前几日说,也想去关中……。”

  朱元璋摆手:“再等等。”

  “老二和老三不一样,老二没给朝廷办过事,而且关中那地方和山西不一样。”

  沉思一会的朱标点了点头。

  这时候,外面王景弘走了进来。

  “禀陛下,杨相有事要议。”

  朱元璋回过神来,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和朱标对视了一眼,意味深长的道:“这杨宪可是勤政。”

  朱标笑了笑:“杨相自上任以来,一直是勤俭操劳,中书省的政务和胡相都是抢着干。”

  “这半年来,朝廷官员精于政务,吏治清明,百姓都说好日子马上来了。”

  说着,朱标感叹道:“尤其是老三发现的洪薯,据说不少百姓在见识过今年秋收的百亩洪薯之后,纷纷感叹大明是承天立国,也道父皇您是救世明君。”

  这话让老朱有些高兴。

  不过也只是脸上有几分自得,很快老朱便露出愁容感叹道:“话虽是这么说,但也不能就此懈怠啊。”

  “以如今朝廷的底蕴,经不起大灾大难啊。”

  这时候老朱才想起,杨宪还在外面等着。

  “去,宣杨宪!”

  杨宪进来之后,对皇帝和太子行礼。

  朱元璋道:“杨宪啊,你有何事要议?”

  杨宪闻声,便将手中奏疏捧起,道:“臣是为了明年云南的五十万军费开支而来。”

  “云南今年布兵五万之众,所需兵源和兵器都是在当地动工,建校场,建军营,皆耗资不菲。”

  “上个月,帐前都尉沐英有奏,欲在年关之前于云南大理开设冶铁厂,打造兵器和甲胄。奏本的末尾,也是来要钱的。”

  朱元璋微眯眸子:“怎么,这笔钱,户部拿不出来?”

  杨宪摇头:“今年户部的预算的数目,是有结余的。”

  “那你为何上奏?”朱元璋面无表情的问道。

  杨宪道:“臣认为,云南之军政没有实际意义!”

第231章 你信不信?

  第二百三十一章:你信不信?

  云南的马政,是朱元璋在从朱雄英口中听到了朱棡的推测,而后再三斟酌下,才确定下来的。

  马政不过中书省。

  如今五军都督府还没出现,还是大都督府掌控军事,大都督府的大都督,是李文忠。

  “没意义?”朱元璋疑问。

  身为皇帝,他早已不会喜形于色,所以在杨宪说出这句话的,朱元璋没有半点神色上的波动。

  杨宪的观点很简单,云南布政使王玮,是他的好友。

  “王玮此人原先是翰林学士,编修元氏,对云南一带民情甚为了解,洪武三年任广西府知府,洪武四年升任云南布政使。”

  “此人为官清廉,吏治清明!为政期间,也多次修缮管辖范围内水利,当地百姓无不对其称赞有加。”

  这话说得也是直白。

  反正就是云南不会有战事。

  朱元璋也有些疑惑。

  王玮此人当真是个治世能臣?难道云南的布置要落空?

  朱元璋收下了杨宪的折子,打算再琢磨琢磨。

  杨宪出了皇宫之后,径直回到了府邸。

  回到府邸之后,下人便将一封带着印泥的信件送了上来。

  坐在椅子上,杨宪微眯着眸子看着手里的信件。

  云南风平浪静,沐英和汤和两人在云南楚雄府大肆征兵,囤积粮草,如今已经有三万之众。

  “决不可继续了。”杨宪心里焦急。

  淮西人,绝对不是乖宝宝!

  他后背有些凉飕飕的。

  所有人都以为淮西人在经历了去年洪武门的君子之约之后变成了乖宝宝,可杨宪清楚,李善长还居在韩国公的位置上!淮西人就绝不会消沉。

  云南的这三万人,可实打实的是淮西人的根基。

  明年五十万的军费要是发了下去,这三万人鬼知道会不会变成五万人。

  坐视政敌的强大,那么浙东文官倒台的日子就不远了。

  杨宪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己的恩师刘伯温。

  若是这件事刘伯温肯出手……。

  但刘伯温会吗?

首节 上一节 226/7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一拳万斤力你管他叫文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