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朱元璋,逆子还不赶紧登基

大明:朱元璋,逆子还不赶紧登基 第470节

  朱棡叹了口气,这个话题,到此为止吧。

  “公主殿下,本王听闻玄武湖畔的的延龄园里菊花开的正好,刚下过雨,想来应当是清香无比,不如同去赏赏?”

  朱棡转头,笑意盈盈的问道。

  永华微微一怔,下意识的就要拒绝,但一想到先前对朱棡的各种情绪,心里的拒意反而成了一种不服输的情绪。

  我脱完了你都不要,那我就让你喜欢上我,再得不到我!

  “好啊,谢王爷相邀,臣女正好想去散散心呢。”

  ……

  菊花有别名为延龄,而玄武湖畔新建的延龄园,正是一处赏菊的好去处,延龄园面向百姓开放,园中种有各种品类的菊花大小百余丛,还有些别致的景观,是一处散心的好去处。

  延龄园占地十余亩,旁边就是供奉着漠北一役功臣的烈武祠。

  朱棡领着永华进祠上了一炷香,背后还跟着个丫鬟夏福。

  “这位就是镇北侯?”

  永华举目看去,祠堂正中间矗立着一座约莫丈高的雕像,通体用石头雕刻,双脚踏实的踩在地上,左手持马刀,右手持火枪,怒目圆瞪,以威风凛凛之姿直视北方。

  “他这辈子没过过富裕的日子,前半辈子当兵痞,混吃等死,被人看不起,后半辈子匆匆结束,只余下这一身的后世名。”

  朱棡以手持香,抵在额头虚拜三下,随后将香插在香炉里。

  “我有时候很愧疚,漠北一役是我挑起,我本以为在获得了成功之后自己会心安理得的苟且,但却发现自己只剩下了苟且!”

  这话虽然听起来有些让人无法理解,不过确实是朱棡内心的纠结。

  作为现代人,他还是无法将所谓的后世名和自己鲜活的生命做一个对比,这是不对等的,也是不合理的。

  “若是再来一次,王爷还会这么做吗?”

  永华问道。

  “或许会有更好的办法,或许还是只能维持现状,但无法改变的,是将士们的意志!他们是铁骨铮铮的汉子……。”

  楚力临上战场前所惦记的也只有自己的崽子。

  他不问自己能得到什么。

  更不问这一战之后自己会怎么样。

  他只知道,主帅要他上战场,他便要拼命。

  ……

  缅怀故人的心情总是沉重的,而不巧,两人行至延龄园,居然被告知不能进入。

  夏福看着拦着自己的青帽小厮,叉着腰鼓着腮帮子嗡声道:“凭什么不让我家公子进去?”

  小厮摆了摆手,“不是不让你家公子,是所有人都不能进。”

  “今儿个诸位士子在里面赏菊清谈,那论的都是国事,要是被旁人听去了咋办?哪儿来回哪儿去吧!”

  这是这小厮今日赶走的第十几波人了,好在先前的那些人一听到里面在论国事就忙不迭的走了,国事非是常人所能讨论,稍有不慎就会下场很惨。

  原本以为这些人也会转身离开,却不料这三人居然迎了上来。

  “延龄园何时成了私家宅邸了?”

  朱棡问道。

  小厮见此人气度不凡,倒也不敢往深了得罪。

  走下台阶来,拱手陪笑道:“公子这是哪里话,只是诸位学子在此地清谈,若是被旁人听了,怕是担待不起这个罪责,今日不便,请公子原谅则个。”

  “可本公子记得,这延龄园建造之初就说的明明白白,凡天下百姓皆可进园游玩!除不可损坏财物,不可沾染污秽外,并没说有人有权封园啊?”

  朱棡冷笑起来,面色开始出现一些不善之色。

  那小厮也添了几分怒意,站直身子讥讽道:“公子这是不识抬举了?”

  “里面诸位士子商讨的可是国事,要是出了纰漏,你担待的起?”

  国事?

  朱棡突的笑了起来。

  正在这边争论的时候,园子里稀里哗啦的小跑出来好几个小厮,皆是青帽青衫,一个个态度倨傲的看着朱棡三人。

  几个挡在门口,过路之人也纷纷驻足。

  旁边有人摇头埋怨道:“这些恶奴当真是跋扈,一大早便将游园之人赶了出来。”

  “也不知道是哪家养的狗,着实是狗仗人势。”

  “又不是第一次了,这些人隔三差五就要封园,这延龄园说是百姓皆可观,结果反而成了他们的私宅。”

  听起来,这些所谓的学子还隔三差五在此清谈。

  每逢清谈,必让小厮封园,不让外人进入。

  几个挡在门口,朱棡不由分说的便往前走去,几个小厮顿时怒斥:“说了不可进,你当耳边风了?”

  最先阻拦的小厮此时也是满肚子的火。

  “说了你不听,若是等士子们怪罪下来,治你的罪!”

  话音落地,朱棡雷厉风行的反手就是一巴掌。

  啪!

  这一巴掌快的如同疾风骤雨,抽的那小厮半边脸几乎变形!

  众人吓得倒吸一口凉气,四下散开皆错愕的看着朱棡的身形。

  “你完了!你完了!”

  其余小厮见同伴倒地不起,吓破了胆子,一个个脸色惨白的叫唤起来。

  朱棡目光冰冷的扫过几人。

  这一刻,身为大明权势巅峰的气势毫无保留。

  负手在身后,朱棡冷然道:“看在你等爹娘生之不易的份上,饶你等一条狗命!再敢欺凌百姓,定斩不饶!”

  说完,朱棡抬脚便走了进去。

  几人如寒芒在背,全身陡然如临大敌一般冒出来一身的鸡皮疙瘩,随后只觉得背心盗汗,牙关轻颤,连一句人话都说不出来!在朱棡说完那句话的同时,一种要人命的威胁在他们心里升起。

  那一刻,当真是如同要死了一般!

  “好!”

  “这位公子当真不凡!”

  “干得好,这群恶奴就该如此。”

  百姓们纷纷叫好,居在附近的百姓不少都被这些恶奴所欺,如今被人给吓破了胆子,自然是出了一口恶气。

  ……

  永华见朱棡步履缓缓的走在前面,见他脸色有些阴沉,微微咬唇问道:“公子可是气恼?”

  朱棡吐出一口浊气,稍有沉吟之后苦笑道:“只是看到学子如此,有所感慨。”

  永华抿唇一笑:“人世百态,并不是所有人都如公子这般高尚。”

  “高尚?”

  朱棡哑然一笑:“高尚这个词对于一个想要做实事的人来说,是一种捧杀。”

  “我并不高尚,甚至可以说,只要有能够做成事的机会,我会变得很卑鄙无耻!”

  ……

  朱棡沉默了半句,“学以致用,学以治国,口口声声以兴邦治国读书,可到头来却连高墙外的百姓都不肯看上一眼!”

  “我不反驳圣人说的那些话,也相信读书这条路本身是没有错的,但可惜事实就是,这条路并不能让所有人都变得‘善’。”

  “这是人的问题,而不是学问的问题。”

  永华有所明悟,看着朱棡的眼神也更为深邃起来。

  “公子高见,受教。”

  她自然而然的联想到了高丽如今的情况。

  朝廷大力推崇大明的儒学,并且一样是以朱程为主要的学派!

  新兴派的士大夫们接受了朱程学问,在国内以高丽王的名义挑起跟老牌富家大族的斗争,这一斗便让百姓深受其害。

  当真是应了那句。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永华意识到这样下去或许高丽会走上岔路,此时她有些迫切的想要知道,高丽该如何走出自己国家的道路来!

  或许,留在大明,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两人正往前走去,便看到了在一处亭子里果然聚集着一大群的儒袍青年,正兴高采烈的聚集在一起,声音洪亮的在此处清谈。

  ‘清谈’源于魏晋时期,指的是士族名流们会聚在一起谈论一些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在宋朝,清谈逐渐成为了一些在读学子们论学的代表词。

首节 上一节 470/7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一拳万斤力你管他叫文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