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朱元璋,逆子还不赶紧登基

大明:朱元璋,逆子还不赶紧登基 第477节

  朱棡的话,直戳着她的心窝子。

  她是女儿,不是儿子!

  就算儿子再不争气,可依旧是儿子!她一个女儿,……。

  一顿饭到此便默不作声了,夏福也感受到了两人的气氛,只顾着朝腮帮子里塞东西,朱棡浅浅吃了两口,喝了两杯酒,便告辞而去。

  ……

  永华呆呆的坐在桌子前,脑子里一直想着朱棡那两句话,如魔音绕耳,一直扰她心神,让她几乎要崩溃。

  等到下午,永华才失魂落魄的回到鸿鹄寺的住处。

  庆千兴见她这般,顿时心里咯噔一声。

  忙上前来有些急切道:“殿下,莫非……晋王食言?”

  站在门口的永华摇了摇头,只是走进了屋中,庆千兴进屋关门,有几分慌了神的道:“胡相对此事只是一知半解,中书省那边根本没有收到皇帝的授意,这事只有晋王在主持……。”

  “若是晋王不答应……。”

  庆千兴双手僵硬,吓得面色惨白。

  永华匆匆倒了杯已经凉透的茶水,牛饮而下,一口胸头的郁气这才减轻了一些,摆手道:“晋王答应了,并且给了我君臣一些时间,在此期间内,大明不会答应倭国使者的请求。”

  这下子,庆千兴才算是松了口气。

  他坐到一旁,刚开始还沉思,但很快便有几分意动的道:“这……这晋王与我国君臣并无交集,为何……为何突然网开一面?莫不是公主您……。”

  他越说越高兴,眼神亮晶晶的道:“若是这样,若是这样的话!只要晋王钟意公主您……。”

  永华面露苦涩,摆手道:“不会的,恩师还是……不要再提此事了。”

  庆千兴仿佛看到了希望。

  他也不想做高丽的罪人啊。

  高丽派出一个王室成员,一个大儒来出使大明,这样的阵容分量是足够的。当然,王颛不会傻到派自己的儿子,儿子将来是要继承家业的,那就只能派公主。

  而庆千兴这个大儒,就跟晚清时期的李鸿章差不多,朝廷必须推一个官场中人来把这件事给顶下来,而且这人还必须是足够有名,足够位高权重。

  反正将来子孙后代就算是骂,也只会骂他庆千兴跟永华卖国求荣

  “殿下,那晋王在大明素来是胡来无章之人,眼下既然变卦,绝对是有所企图……,臣思来想去,除了他贪美色以外……。”庆千兴性质冲冲的说着,好似朱棡已经对高丽提亲一般。

  永华无奈道:“恩师可曾听说晋王是贪恋美色之人?”

  庆千兴面色一僵。

  “这……。”

  永华扶额:“眼下大明给了我们时间,这段时间我会跟紧晋王,在他那边找到机会,哪怕……减少一些租用年数也是好的。”

  庆千兴叹了口气:“若是晋王能迷上您……,怕是这百年租界也免了……。”

  可不是咋地。

  老朱对儿媳妇可是相当耿直的。

  要是永华嫁给老朱的皇子,说不定这事还真就靠着姻亲就解决了。

  这话说者无心。

  但听在永华耳朵里,就跟刀子划过自己心脏一样。

  ……

  宫中,朱元璋刚结束跟胡惟庸等人的议事。

  “各国使臣都是奔着洪暑来的。”

  朱元璋起身活动了一下,漫不经心的道:“听说咱们这洪暑一亩地十几石的产量,各个都想见识。”

  太子朱标轻声道:“眼下四海安定,万国来朝,只要各国肯真心臣服于我大明,送他们一个洪暑缓解国内粮荒也并无不可!唯有百姓安定,各国王权才安稳,对我大明而言,也少很多麻烦。”

  朱元璋哈哈一笑道:“不错,这事确实不能小气。嗯……今年给各国的回礼……。”

  “父皇,还有一事。”

  “嗯?”

  朱标道:“前两日,驿站改邮的政策已经提上日程,有了三弟的章程,选官督造的事情也已经命令下去了。不过驿站改邮调用了国库给各国准备还礼的钱,所以今年还礼的钱,怕是很难拿出来了。”

  老朱面色一僵。

  脸色涨红的怒道:“这兔崽子!奶奶的……。”

  说着,老朱有些气恼的道:“崽卖爷田不心疼,这些钱可都是老子……。”

  额……。

  说到这,老朱老脸也有点挂不住了。

  毕竟眼下来看,他朱元璋才是全天下最富的人。

  四成兴国商会的股份,他富的流油。

  但不一定有钱了就要大手大脚啊。

  老朱沉吟了一下:“还礼的事,让他出点子,既然挪了朝廷的钱,那这事他来想办法。”

  朱标忍俊不禁,点了点头:“是。”

  “老二就藩的事也差不多了,年前让他带着三卫滚回来,要是检校合格,咱就让他就藩。”朱元璋道。

  提起此事,朱标便有些迟疑。

  朱元璋没听到朱标的回答,回头看着大儿子,问道:“咋?”

  朱标道:“父皇,原本二弟三弟四弟几人就藩是以作戍边之用,但眼下大明边疆距西安甚远,是不是……缓一缓?”

  这事老朱有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嫌疑。

  当初封王并且给藩地的事是他不顾一切强行要办的,但现在各地官员以及朝中大臣上书催促,反到是他有些不乐意了。

  “那朝中大臣……。”

  朱元璋凝眉不展。

  两人沉默了一下。

  这时候就不得不面临孔圣门生对朝廷的发难。

  有些争斗,是避免不了的。

  朱棡率先对孔系发难,那么朱元璋就必须对孔府的反扑做出回应。

  朱标轻声道:“父皇,您以为让二弟封往益兰州如何?”

  益兰州……。

  朱元璋心里突的一跳。

  朱棣曾远赴千里到达益兰州,将那里的城池给摧毁,眼下益兰州虽没有布置大明的军队,但那里确实是大明唾手可得之地。

  但问题就在于。

  取之无用,弃之可惜。

  朝廷不可能分出精力去经营益兰州,那里距离京师近四千里,往返一次便要三个月的时间,以眼下大明的经济和人口,实在是无力驱使。

  可……要是封给自己的儿子。

  效仿成吉思汗,给儿子们封国……。

  朱元璋的脑子里一下子冒出了一个疯狂的想法。

  以至于朱标下面劝慰的话他都没听进去。

  等到朱标离开,他才从自己架子一块砚台下面将一本密奏给取了出来。

  这是御史中丞陈宁所写的一封密奏,奏请分封藩王于域外,并且给予他们独立称王建国的权利!和藩王不同,这个封国是效仿周天子那样,给权利,给兵马,更给了立法权。

  给吗?

  朱元璋的脸色有些捉摸不透。

  或许连他自己都有些忐忑。

  站在老朱的角度,他并不是那么担心将来儿子们造反,和周天子的做法不同,他封出去的王,都是自己的儿子的子孙后代。反正再怎么窝里斗,那都是姓朱的。

  而且只要标儿在,谁敢反?

  三代以内,只要有朱标坐镇,天下便可太平。

  三代后?那不好意思,他老朱管不了那么多。

  一个人管三代,出了三代也就没那么亲了。

  朱元璋坐在烛火前,对着手里的密奏是看了又看,几次合上装进纸袋,几次又踌躇不定的将纸袋打开,再看一遍。

  封国的好处很多,其中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天下对朱明王朝更为的肯定,让四海臣民都臣服于朱明王朝。而且这样,中原之地便可免受战乱,安心发展内政。

  同时,老朱心里还有个最不济的想法。

  要是哪个兔崽子敢反,其余忠心老大这边的,也能带兵打一打。

  最不济最不济,老大哪个子孙后代没干好,那后来打上位的,不也得认咱老朱这老祖宗吗?不也得跪在咱牌位下面烧香吗?

首节 上一节 477/7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一拳万斤力你管他叫文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