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第358节

  韩武执圭向魏斯表示臣服之后,也实在没有必要在这里驻扎重兵引起**的不满,即使是一度作为亚加达都城的宜阳,也不过只有一千守军,渑池就更不用说了。

  这点力量对于盗跖来说完全构不成威胁,周围又是崤山、邙山、熊耳山这样绵延百里的大山。

  不论是亚加达从新郑调兵过来,还是请附近的**军队相助,他们都有充足的时间逃到安全的地方。

  至于旁边不堪一击的周地,其实倒是朱樉担心过头了。

  身为天下公敌,盗跖每一次出动是非常讲究回报率的,必须一击就能获得足够维持一年甚至更久的物资。周地实在太穷,除非完全没有办法了,否则盗跖还真看不上眼。

  眼看秋收在即,盗跖便派人下山打探情况,以便确定抢掠目标和行动路线。

  那个时候,人们没有身份证,大多数人活动范围也很狭窄,要辨别一个人的身份是很困难的事。

  公务倒还有国府发放的信物为凭,商人也有缴税记录为证,普通庶民就完全靠嘴说了,只要随便冒充是哪个贵族的领民,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查证。

  只要交纳足够的城门税,盗跖派出的探子便能轻松进入大多数的城池。探查到城内虚实之后,出城在一般情况下更是毫无阻碍。

  根据获取的情况,盗跖便可大致判断出袭击城池的风险和收益,以决定行止。

  可这一次,盗跖这个屡试不爽的办法却在亚加达栽了跟头:于芫变法了。

  于芫变法的第一件事便是取消贵族特权,将原本属于各大贵族的领民一律编户入籍,由国府统一管理。

  限于国情的差别,亚加达的户籍制度虽然远没有大明朝那般严格、完善,却也足以让盗跖派出的人轻易露馅。

  最初接到民众举报时,当地官吏还以为这些人是周地逃民或是因逃避赋税、战乱而隐入山中的“野人”,虽然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在秋收之前。

  但他们也没多想,直接直便按既定的处理办法,准备将这些人编户入籍,上报国府进行安置,增加人口可是地方官员一项不小的功劳。

  可经过这一轮的开荒,涧河盆地实在没有多余的土地进行安置了,只好送到其他地方。

  一看到对方派出士兵要押送自己到别的地方,这些经过询问后统一安置在驿馆尚能勉强保持镇定的探子们立即慌了,趁守卫不备发动了袭击,打死打伤多名守卫之后逃回了山里。

  这下子当地官吏可就怒了,直接将这些人视为盗贼,组织人手进行搜捕。由于守军数量实在太少,他们又发出公告,号召民众参与。

  这一下可就不得了了,捕杀盗贼,那是能够获得军功的。

  于芫变法之后,军功可是个宝贝,是普通庶民想要脱离底层的主要途径之一,听说只有几个盗贼,趁着秋收前正在休息的民众纷纷结伴而出。

  无不想着获取军功出人头地,就连那些冶炼坊的工匠们也告假投身其中。

  上万人漫山遍野的搜捕让盗跖再无法隐匿行踪,多次小规模的冲突过后,也引来了巡视完上党正在黄河边准备乘船赶回新郑主持开镰祭的于芫。

  根据地方官员上报的种种情况,于芫断定这些人不是普通的盗贼,立即带着自己的护卫军赶到渑池。

  一到渑池,根据其战斗方式等种种迹象,于芫进一步推断这伙人就是盗跖集团,随即召回民众,自己亲自上阵。

  虽然获得了韩武的器重和信赖,但苦于没有立下什么值得称道的功劳,很多人对于芫身兼国相和上将军是难以心服的。

  于芫自己当然也察觉到了其中的危险,理所当然地把盗跖在韩地的出现视为天赐之机。

  大争之世,没有什么比攻城夺地、斩军杀将的军功更有份量。

  亚加达北面是尚京,东西是**,南面是渼州,没有一个是善茬,在新军未成之前,于芫是没有什么机会立下军功的。

  即使新军练成,若大势没有根本变化,亚加达也不可能轻易向任何一国开战。

  可盗跖就不同了,作为一股在黄河两岸流窜千年的力量,不论谁能真正歼灭他们,其获得的名望将是难以想像的。

  从一开始,于芫想的便不仅仅是击败他们,而是将其彻底消灭。要打败盗跖实在太简单了,只要召来大军甚至只是虚张一下声势,落荒而逃几乎是必然的。

  可要彻底消灭奉“打不赢就跑”为保命法门的盗跖何其困难,上千年来,不知道有多少身负韬略的名将想要达成这个目标,却无一人能够实现。

  于芫没有修习过兵法并不奇怪,因为在这个时代里,兵法并不是公之于众的学问,除非承自祖传,否则能够接触到的机会极少。

  成为亚加达国相之后,于芫倒是有机会翻看那些韩氏掌握的兵法书籍,但由于国事繁忙和性格因素,他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恶补这方面的缺漏。

  特别是身兼上将军亲手主持亚加达新军的训练后,韩武甚至主动送了他一套韩氏收藏的兵法,他也只是丢在一旁。

  和他颁布的新法一样,他的新军组建和训练也大量借鉴了魏武卒的编组训练模式,再从亚加达自身的特点和兵源具体情况上进行了一些改变。

  所以他还真没有诓骗朱樉,那部《六韬》确实是赶到渑池之后才找来恶补的。可这并不妨碍他信心十足的要把盗跖彻底歼灭。

  道家历来对征战厮杀不感兴趣,甚至是厌恶,《道德经》中描述的理想之世便有: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并不是不交往,而是双方不会发生战争,所有人都能寿终正寝。

  身为道家七子之一,于芫自然也不会对兵法感兴趣了.

第552章 调集兵力

  可道家却有一个人所不及的长处,那便是善于探索事物的规律,看清纷扰之下的本质。

  正因为有着这样一项长处,不谙兵法,他却敢主动请任上将军,亲自主持新军编练;初次领军,他就敢把目标定为彻底歼灭数量倍于己的盗跖集团。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于芫的做法也与别人大不相同,他不仅不从四处调集兵力。

  反而封锁消息,甚至也没有下令让附近各地加强防守,更上书请求韩武放手让自己施为,不做任何干涉。

  面对于芫的军队,盗跖集团也陷入两难之境。

  由于天下大势的剧变,他们横行无忌的辉煌早已散去,行事越来越低调,如果能够通过采集和狩猎满足生活所需,他们是不会犯险出来暴露行踪的。

  他们在崤山和邙山一带已经隐伏了数年,实在是无法生存下去才准备抢一票再找个合适的地方远循隐伏,没想到一开始就暴露了,更引来了一支亚加达军队。

  从数量和以往交手的经历来看,要打败这支**军并不困难,可这样一来他们想要达成目标并安然逃走就没那么容易了,关键是还有一批老弱妇孺需要保全。

  正因为有顾忌,还抱着没被认出身份侥幸的展雄,既没有像惯例那样撒腿就跑,也没有出全力击败这支**军,而是在山里兜圈子,指望拖累拖疲敌人,让敌人主动放弃。

  这本来是他们多次验证有效的成功经验,可没曾想于芫的眼光何其毒辣,在与盗跖周旋没几天后便找到了其老巢。

  如此一来,双方再无转圜余地,三次激战下来,展雄无法击退于芫,总在看起来似乎要胜了的时候因一处小溃败或小失误让于芫逆转了局面。

  痛失机动灵活的优势而陷入困境的展雄也明白自己的处境,第三次失利之后,担心陷入闻讯而来的**军四面围困,果断下令不堪行走的老弱自杀。

  其他人分成十余股向四方逃散,再到约定的地点汇合,自己则亲自带着四千人的主力吸引于芫的注意,只待其他人安全后再一击远遁。

  于芫似乎也上钩了,在截获其中一队主要由妇女和少年组成的逃跑队伍之后,便全军追赶盗跖。

  为了激怒展雄,他更不惜当着其面将这些人斩杀,可展雄志在掩护大队撤离,并不敢回身应战。

  也合该周王室倒霉,展雄的主力一出邙山,正好碰上了出殡的队伍,便被“顺便”洗劫了。若不是因为于芫在后面,只怕整个送葬队伍都要被他们劫走。

  看着盗跖主力一路狂奔,于芫并不着急。

  展雄本就是个睚眦必报的人,盗跖集团更有着极为记仇的传统,只要自己给他们机会,他们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当然,他虽然通过种种手段营造出只要盗跖全力一击就能打败自己的迹象,却不会真正乐见出现这样的结果,所以不论行军还是扎营都有章有法,不让自己有丝毫大意。

  听完于芫讲述整个事件的过程,偃师已然在望。

  顾名思义,偃师城本是周武王伐纣归来时所筑,表示“息偃戎师”从此马放南山,收兵入库,再没战争发生之意。

  可惜事与愿违,维持天下和平的周王室越来越衰弱,原本应该安守自己领地的诸侯们却掀起了更加激烈的战争。

  比起洛邑,偃师城就更显破败了,连城门都早已崩塌,只剩一个乱土堆间的缺口供人出入。天已近暮,除了**军驻扎的地方,周围都是一片黑暗,没有一点灯光。

  正要入城,一群农人却挡住了于芫的车驾。

  这群农人衣衫褴褛,脸上强装坚定,可眼神中的怯怯之色却完全出卖了他们。稍一询问,原来是**军行进中踩踏了他们的粟地,等在这里要求赔偿。

  于芫叫来一名先期赶到的军官,那名军官却昂着脖子道:“上将军,这些人实在是无理取闹,我们也没踩多少,更何况大多数还是盗跖干的,他们该找盗跖赔才对。”

  为首的老农声音有些发颤地辩解道:“我们也是没办法,水边的地全被糟蹋了,连今年的粮赋都交不上了。

  我们也知道贵军是追赶盗跖才踩才了粟地,其中的道理怎会不懂,要不是实在没了活路,也不会为难上将军。”

  “罢了。”于芫挥手斥退那名还欲再说的军官,对老农温言道:“此地已不宜居,不如我给你们一条活路怎么样?

  我手书一道命令,你们带着往东,到虎牢找当地官员,他们会对你们进行妥善安置,只要你们勤劳肯干,绝对比现在要好得多。”

  对于芫的特别照顾,老农却一点也不领情:“上将军这是什么话,我们世代为周人,怎么能抛弃祖先留下来的土地。

  你若实在不愿赔偿,我们也拿你们没办法,无非日子再苦一点,听天由命吧。”

  于芫显然没料到还能遇上这么有骨气的周人,顿生敬意:“如此,倒是在下唐突了。军需官,我们的军粮可有多余,能不能拿一部分补偿他们?”

  同在“城门”迎接的军需官道:“军粮只余五日,若急需,可就近调派,只是……。”

  于芫当然明白军需官的意思,周地四面与韩接邻,要调些粮食来并不是什么难事,可这样一来,势必会被发现,他以身作饵引诱盗跖回身与他决战的意图就要落空了。

  这下于芫倒有些犯难了。为了追击盗跖,还是他下令轻装简行的,辎重粮草自然带得不多。如果分给这些人一点而影响最终战局,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他虽然因这一年多的变法获得了“贵族屠夫”的称号,却从不为难庶民,想了想只能采用折衷之法,表示事后一定补偿偃师民众的损失。

  听到于芫这样说了,农夫们也不好再纠缠,各自散去。亚加达军队愿意赔偿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天大的好消息了,至于事后会不会兑现,那也只能看自己的运气了.

第553章 巡视军营

  朱樉当然也很同情这些周人,不过了解内情的他自然也不会去劝说于芫改变主意,远远地凝视着偃师民众那破烂的居所黯然长叹。

  进入中军处理完应急事务后,于芫便带着朱樉开始巡视军营。

  由于是作为武城修建,偃师城并不大,两千**军分别驻扎在情况稍好一点的官署、军营和已空无一人的刘氏老宅里。

  鉴于朱樉对军旅一无所知,于芫巡视之余便细细地讲解起当前各国军制的区别。

  为了适应当前这个大争之世,各国早已打破了《周礼》所规定的军制,不仅在数量上远超自己本该拥有的军力,在组织上也随之进行了改变。

  最初的时候,军队的组成是以战车为中心的,车上甲士三人,车下步卒七十二人,后勤人员二十五人,共计一百人为一个作战单元。

  战车并不只是负责冲阵的作战堡垒,更是最基本的指挥单元,军阵是否能保持完整,进退是否能听从号令,很大程度上都要依靠战车去达成。

  衡量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经常是以多少乘为标准。

  春秋早期,千乘之国便已经算是了不起的强国了,而到了战国,更进一步发展到了万乘之国才能称强的地步。

首节 上一节 358/9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民抗战:开局地狱级副本!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