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第670节

  这倒是现实,可孙巫仍然有点不满意,摇了摇头:“一大群,还是不够。”

  “是的,还需要很多很多。”朱樉的思路也渐渐清晰起来:“我们不能奢求所有人都能不计名利追求理想,但我们至少可以引导之、培育之。

  屈从现实既有人性之因,又有现实所迫,人性我管不了,可现实却可以倾力为之。”

  “当民众衣食无忧,不再为生计所迫;安居乐业,疾可得疗,智可得教,不因出身阻隔上升之途,他们的理想之火便不会为残酷的现实所熄灭。

  不过单靠周地还不够,还要让天下的理想者也加入我们,唯有放手追逐理想者一代又一代,无穷无竭,总能趟出一条光明大道来。”

  孙巫终于露出一丝笑容:“我明白了,樉子倾力惠民,所求者非仁也,实为培养更多的理想者来。

  这倒是一个新鲜的观点,胜算虽然还是不大,可武亦想看看,当理想者足够多的时候,里面会出现多少足以改变这个天下的人物来。”

  历史上向来不缺理想主义者,但真要论起数量来,也唯有两个时期出现了集中爆发。

  一个便是夏国那段令人不堪的百年屈辱时期,数以百万、千万计为拯救这个文明不惜牺牲的理想主义者,最终真的铸就了一个不可复制的奇迹。

  而另一个,则是奠定夏国文明基石的春秋战国时期,同样的混乱和绝望,却出现了百家争鸣,诸子云集的盛况,一大批理想主义者所留下的智慧结晶,直到千年之后仍然光彩夺目。

  朱樉心中突然灵光一闪,若要说这个怪异的时空最大的特质,那就是将春秋战国数百年陆续出现的理想主义者,全部都集中到了某一刻。

  如果这是“人为”的,那背后的目的就实在耐人寻味了。

  朱樉、孙巫等人埋头筹备建立国际货币和贸易体系之际,天下的局势变化也没有丝毫消停。

  遭逢勾践和夫概的背叛,就算夫差再自大,也明白自己大势已去,在犹豫了三天之后终于下定决心。

  终止与普荆争霸之战,让伍子轩率三万大军殿后,自己则带着中军快速踏上归途。

  正是这三天的迟疑,让庞涓和田穰苴有足够的时间追了上来,瓦剌国的命运也就此注定。

  伍子轩的后军被齐魏二十万大军围了个严严实实,伍子轩不愿投降,三战三败,全军覆没,连他自己也在绝望中自刎而死,回归到自己原本的宿命之中。

  夫差侥幸在齐魏合围之前逃离,一头撞进了淮北郡,准备借助睢水顺流而下,返回国内。

  公孙晏的机会终于来了,可他的机动兵力已全部南下,无力阻挡夫差,只能实行坚壁清野之策。

  所有船只皆被凿沉,抢收不及的粮食也付之一炬,郊野的民众也全部被安置在就近城邑中。

  不敢停下来攻城,又得不到任何补给,吴军士兵士气大坠,最终穿过淮北郡后,还跟在夫差身边的仅剩数百人而人已。

  提前返程的勾践由于得到了公孙晏的帮助,一路畅行无阻,在重贿伯嚭并封官许愿之后,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吴都姑苏,随即就将一直以来的“密友”伯嚭抄家灭族。

  公孙晏的另一颗棋子夫概,运气就没那么好了。不知是人为还是天意,他比勾践迟了三天返回吴境,抵达广陵的时候便收到了吴都陷落的消息。

  急匆匆地宣布夫差已死并指定由他继任吴王并草草登位之后,以吴王的身份召集国内队伍准备向勾践开战。

  勾践此时已经与文仲、范黎汇合,安顿好吴都及周边城邑后,集结越国的全部兵力北上迎击夫概。

  此时的越国卧薪尝胆还不到十年,国力并没有完全恢复,夫概又是著名的猛将,战争的结果仍然难以预料。

  偏偏在这个时候,夫概大军中也发生了逃变事件,约一万五千士兵逃离广陵,向东乘船出海而去。逃走的这些,恰恰就是原本由孙巫亲手训练出来的吴军精锐。

  战力大损,夫概仍然夷然不惧,亲自率领剩下的队伍南渡大江,进驻朱方准备与勾践决战。

  夫概要预防夫差活着逃回国内,必须在此之前确立自己的吴王地位。

  勾践也自知国力不如瓦剌国,一旦任对方从容召集各地援军,整合全国的力量,他巧取吴都所带来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双方都想速战速决,很快便在茅山一带迎头相撞。

  由于孙巫三次大胜中都利用了复杂地形这一对吴军有利的因素,夫概也有样学样,将主战场设在了茅山附近丘陵地带,准备复制孙巫成功经验,一战而彻底歼灭勾践的越军.

第1292章 已经变了天

  可就真应了“学我者生似我者亡”这句话,夫概只知利用地形优势,却不知道此时已近七月,正是暴雨突发季节。

  刚刚沿着山势摆好阵形,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变脸,暴雨倾盆如注,随即引发山洪及因此前大肆砍伐焚烧而来的泥石流。

  在大自然伟岸的力量面前,数万吴军没有丝毫抵抗之力,连夫概本人也葬身于山洪之中。

  不费吹灰之力便捡了这么大个便宜,夫差趁势灭了瓦剌国最后的这点残兵,深信自己是天命之属,才会得到上天如此青睐。

  消息传开之后,瓦剌国江南各城邑逆风而降,很快便落入勾践囊中。

  当夫差灰头土脸的带着几百人返回瓦剌国之后,才发现已经变了天。

  除了青壮全部被征走的广陵城孤悬江北外,整个江南皆被被勾践占据;身后是齐魏两国追兵,身侧则是趁火打劫的公孙晏淮北郡兵。

  四面皆敌,勾践这一次就没有夫差那么好心了,挥军攻破广陵,将夫差围困在一座土山之上。

  从打败两大霸主的云端一下子跌入深渊,夫差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更无颜去黄泉面见先祖,让人将自己的眼睛蒙住后,拔剑自杀,瓦剌国就此灭亡。

  短短数月之间,令诸强战栗不已的瓦剌国骤起骤灭,可由此而带来的风波却并没有因此而平息下去,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夫差一死,原本还算齐心协力的各国之间存在的矛盾立即就暴露出来了。

  虽然自认为是天命之属,可勾践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仅是一个瓦剌国就足够他消化很长一段时间了。

  短期内他是无法“继承”瓦剌国的霸业的,为了获得各国承认,勾践非常大方地将瓦剌国此前夺取楚、齐的领土双手奉还,把自己的势力范围限定于以太湖为中心的江南之地。

  勾践的这举动倒是大受齐、楚的赞赏,很快两国便派出使者祝贺,甚至暗示将承认蒙古国称王,在名义上接手瓦剌国的霸主地位。

  可麻烦也随之而来,勾践奉还的这些领土,并不是在他的掌握之中,大部分都是被公孙晏的淮北郡兵趁着混乱攻下来的。

  也就是说,实际控制者已经变成了普荆,而非空口许诺的蒙古国。

  原本与瓦剌国不搭边的普荆,一下子将势力从淮水以北延伸到了长江边上,占据了江淮平原大片肥沃的土地,哪有那么容易“归还”的。

  而且领土纠纷还不止这一块,庞涓追击夫差之际,还顺势接收几座U国此前故意放水,而落入吴军控制的城邑,这些都被他当成自己的战功报给了安义。

  现在战争结束了,那么这些城邑到底该是谁的呢?

  对于普荆来说,这些都是自己实打实从瓦剌国手里夺取的领土,公孙晏甚至报请魏王又设立了新的江淮郡,安义朝堂上也批准通过了。都吃到嘴里的肉了,哪有可能再吐出来。

  U国哪愿接受这所谓的“既成事实”,特别是被庞涓夺去的那几座城邑,那才是真的冤呀。本来吴军抢了点粮食补给就走了。

  U国派出“收复”的人只是晚了那么几个时辰,就被普荆给捷足先登了,这理得找谁说呢?

  渼洲更是“委屈”得很,是他们自己放公孙晏通过楚境过去的,沿途还提供了各种便宜,谁会想到打得自己满地找牙的瓦剌国竟然会败得这么快,这么彻底!

  公孙晏完全就是一路去白捡,连像样的仗都没打一场,就硬生生为普荆添了一个江淮郡。

  坐镇寿春主持对吴复仇的孙叔敖因此而气得大病一场,主动引咎辞职,无颜再立于渼洲朝堂之中。

  引咎辞职的还不只孙叔敖一个,一直呆在临淄相府的管仲也主动将艾陵之败和失地之责揽在自己身上,并以年老体衰不堪重任为由,向齐王提出辞去国相之位的请求。

  本来就已经被完全架空了,败战之责怎么也轮不管仲来承担,可齐王不知是不是因为太丢脸了,竟然借坡下驴,同意了管仲的要求,并且根据其推荐任命晏婴出任国相。

  只不过晏婴可以说是“临危受命”,因为他上任后面临的头等大事,便是要从普荆手里拿回那些丢失的领土。

  “同是天下沦落人”,齐楚很快便联合起来,开始向普荆讨还失地。不过这单靠外交斡旋显然是不行。

  三国之间使者往来频繁之际,各自也在调兵遣将,渐渐有了剑弩拔张的紧张气氛。

  本就在犹豫着自己“新王上任”这把火该拿谁来点的魏击,不仅在国内展开了动员。

  还向此前表示“臣事”普荆的秦、赵、韩、卫四国发出王令,要求他们派兵参战,履行臣属义务。

  一场新的大战阴云笼罩在各国头上,大有席卷天下之势。

  因为普荆发出的征召令,朱樉想要召开的国际贸易大会显然开不起来了。

  照理说,齐楚两强联手,普荆实在是难以占得到多少上风的,单靠魏武卒是不可能包打天下的,更不要说不到万不得以,魏王都不会起用吴起。

  可现实是,齐楚都先后败于瓦剌国之手,而普荆仅靠公孙晏和成立才几年的淮北郡,便一举灭掉了瓦剌国,连第二主力都还没怎么发力呢。

  两相对比之下,普荆朝野便难免生出骄傲之心,对齐楚的非分之想也就毫不让步了。

  让秦、韩、赵、卫出兵参战并不是怕打不过齐楚,而是借此巩固自己的霸业,也为将来行赏罚之权找个借口。

  最难受的就是卫国,夹在齐魏中间,谁出手都能轻松将其灭掉,抱准大腿无疑就成为其最根本的生存之道了。在这场选边站队中,一旦站错了队,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其他三国也是左右为难。

  大明朝头上顶着个吴起,虽然一直被雪藏,可只要魏王放手让他干,魏武卒数日之内便可打到咸阳城下。

  至少目前来看,大明朝的新军还没有把握战胜魏武卒,只能只韬光养晦争取发展的时间.

第1293章 拖延一时

  尚京也好不到哪里去,主要产粮区都紧邻普荆,得罪齐楚的代价显然要远低于得罪普荆,再加上双方之间世代联姻而形成盘根错结的复杂关系,亲魏显然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

  亚加达最为纠结,整个国土位于普荆“怀抱”之中,生存自然要仰普荆之鼻息,他自然不可能站到渼洲那边。可此前的野王邑危机,U国又成了他唯一可依靠的外援。

  站到哪一边都不对,不站又不行,可把韩武和申不害给愁坏了。

  远离中原的燕国本想站在旁边看热闹,可齐王见普荆拉帮结派,也遣使赴燕,要求其派兵助战。

  毕竟此前燕国被尚京按在地上摩擦的时候,还是U国出手调停,现在是该到还这个人情的时候了。

  勾践也不能幸免,助他克吴的公孙晏和支持其取代瓦剌国的齐楚都派出使者,要求他表明立场。

  蒙古国元气还没恢复,哪敢掺和这样的世界大战,勾践只好借口巡视国土,远远地避到会稽,可也只能拖延一时而已。

  天下各国都被卷入到这场极有可能爆发的大战之中,唯有朱樉最为轻松。

  早在彭城会盟的时候,他便阐明了周将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方针,以及愿与各国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的外交原则。

  即使是互惠合作伙伴国,也不会参与其攻城他国的行为,只在遭到进攻时提供一定的防御支持。

  况且周的地位敏感,没人愿意看到其参与到如此重大的国际事务中来,毕竟请出来容易,再送回去可就难了。

  货币和贸易规则的制订有了充足的时间,又不用去凑热闹,朱樉给自己放了几天大假,准备好好陪陪已经开始满屋子爬的岚雪儿。

首节 上一节 670/9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民抗战:开局地狱级副本!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