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第677节
第1306章 抱有极大的兴趣
各国大使把相关信息传回国内后,除了卫国对能够分一杯羮跃跃欲试之外,其他各国的反应都比较冷淡。
最根本的原因朱樉其实知道,面对新一轮的大战,各国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国治兵强上面,对于继续改善民生的兴趣着实不大。
可朱樉毕竟债主,各国就算想做“老赖”,也得考虑在自己关心的领域能不能继续得到周的帮助。毁约是不可能毁约的。
至少在没有足够的把握在技术上可以独立自主之前,没有人愿意承担尝试的风险。
所以他们既没有直接拒绝,又不会爽快答应,更谈不上迅速落实了,不约而同的采用了拖字诀,以拖待变。
亚加达正在建立职业化队伍的消息付出之后,各国对这种明显具备极大优势的利器都抱有极大的兴趣。
好钢,还是得用在用刀刃上,而更加聪明强壮的国民,怎么可能丢进工坊里“浪费”呢?
在这种心态下,谈判的进度就可想而知了。即便朱樉采用此前对韩的成功经验,不追求一下子全盘落实,而是谈好一条落实一条的策略,获取的效果也远远低于其预期。
朱樉开始还饶有兴致地参与到多场谈判之中,毕竟这对他矩行天下的目标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越早落实便可越快进入到新的高度。
可随后他却无奈地发现,自己表现得越是积极,对方的反应反而更加犹疑、缓慢,只好全权交杨竹、梓恭等人去负责,自己则摆出置身事外的姿态,静观其变。
入冬之后,谈判取得的进展只能说聊胜于无,发展与改变组员这边却交来了一份重量级的提案。
当初制订的周地五年发展计划,执行到现在还不到四年,除了极少数目标未能实现外,大部份都已经达成,甚至有不少属于超额完成。
新的目标计划制订迫在眉睫,否则明年很多部门的工作都将限于极为被动的局面。朱樉在掌权伊始就习惯了用年度计划模式来提前做好种种工作部署。
数年下来,周地很多人已经了这种模式,没有计划反而让他们无所适从。
提前完成计划,这当然是件大好事,既然外部环境不能由自己完全掌控,那就只能继续强化自身,进一步夯实周地的基础了,毕竟这才是一切的根本所在。
朱樉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二五计划”的制订之中,可他很快就发现,情况已经与此前大不相同了。
第一个五年计划能提前达成,这并不是当初制订时太过保守,甚至在当时的环境下还相当的激进,可耐不住形势的变化远远超出预期,这才让计划跟不上形势发展。
这四年里,先是获得了叶邑这么一个意外的“增长点”,大量的生产线的整体搬迁,让洛邑被逼提前进行一轮产业升级。
随后则是获得了渼洲这么一个相对于周地来说巨无霸级的市场,轻松吃下周地原本已过剩的产能,为工业升级买单。
其后,韩、秦也加入到战略互惠合作伙伴国的序列,彻底解决了周地原材料不足的窘境,还连带着送上大量水泥、钢铁生产线订单。
由量变引起的质变,让周地的机械和成套设备生产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钟表和显微镜的出现,更精准的时间和度量标准,又让周地的效率和精密仪器制造更进一步,并由此而推动工业、农业、医药等行业开始进入一个新领域。
并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逐步显现出其无与伦比的威力。
而整风运动和以会府院部为标志的第三轮政改,也不在五年计划的范围内,可这一变化,对整个周地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一步促成了很多领域的快速发展。
对工业发展之初急需的消化市场,朱樉根本就不需要用考虑武力去开拓,没有费多少周折便获得了,甚至仅凭周地的产能还远远无法将其满足。
按目前周地的体制,组织会负责制订发展方向,监督国府执行情况并在出现误差时予以“校正”;会之下的院则负责技术研发,然后将相关的研究成果交给下属的所进行转化。
这一次本是组织会率先发现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然达成,可在着手进行第二个五年计划制订时,却遭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
因为和昆阳差不多,整个周地目前也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按原来的模式发展,很快就会达到瓶颈。
这种变化,作为周地支柱的农墨两家都有点无所适从。
在此前的走访中,许行直接拉着朱樉逛遍了整个农业研究所,指着连人影都看不到几个的办公场所,以“不言之教”控诉着当前农业发展组织会面临的困境。
缺人,或者准确一点说,缺少研究型的人才,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都已经无法正常开展下去了。
自从陈鑫和陈相兄弟被抽调到国府农牧部后,整个农业研究部门便只剩下许行独撑大局,肩负大量行政事务的二陈也只能偶尔回来打打下手。
职业技术学院的“种子计划”也开始向各行业输送高级人才,只不过这批人要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骨干人才,至少还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当然,凭现在已经获得的农业成果,周地已经远远地将各国甩在了后面,即使吃上几年“老本”,也不虞被赶超。
但要继续进行深入发展,特别是要探索因显微镜带来的那片新天地,就力所不逮了。
有鉴于此,许行为首的农业发展组织会,士气明显比较低落,因为他们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实在没有多少可供落笔之处。
研究就不用说了,在实践应用方面也是乏善可陈。
目前整个周地像河谷平原这样适合耕作的土地几乎已经开发贻尽,一待在开春之前完成偃师设县的相应工作后,余下的边角零碎之地,顶多还能容纳五千农业人口。
农业研究院目前研究的重点,甚至已经转向丘陵、山地的开发上面,不仅果树、林木、药材的合理搭配已经有了不少的试验成果,人工养殖的蜂群甚至已经深入周山上百周里.
第1307章 迅速瓦解
可以想像,下一个五年计划里,整个周地恐怕将再剩不下一寸闲置土地,至少在规模上面,几乎就要接近农牧业的终极水平。
计划的内容还算是非常详实宏大,但这种一眼就能看到头的前景,多少让农家有些意味索然,看不清未来努力的方向。
墨子与许行也差不多是同病相怜,却又有本质上的不同:农业是看不到多少发展的空间,工业则是看不到未来的方向,让人生出身处迷雾的恐惧。
大多数的工匠,其实对周地快速的发展模式感到难以适应,因为对传统的工匠来说,花上几年或十几年时间学会一门技艺,一辈子也没有什么学习的空间了。
那些传承了几代甚至几百上千年的技艺,却在周地工业化的浪潮下迅速瓦解,甚至每一年都会有新的变化,稍不留神,没能紧跟技术的发展,便会出现脱节的情况。
比如墨子,早在他在二十多岁出师之际,匠艺一途就已经没有多少可供他学习的东西了。因为无聊,他才开始转战其他的领域,研究一下光学,捣鼓一下数学。
顺便锻炼一下自己认识和分析能力。这些都没什么玩的了,又开始学习儒道等经典学说,看到其中不足后很快又创立了能够与之分庭抗礼的墨家学说。
墨子的多才多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因为他所面对的知识积累,相对于其天赋来说都太“浅”了,没有一途能够容得下他投入毕生精力。
只好样样都尝试一下,还都能在当世处于顶尖水平,阴差阳错之下,让他最后选择了他最不适合踏入的管理领域。
朱樉的出现可以说是“拯救”了他,让他摆脱了因管理诉求无法达成而郁郁而终的宿命,重新投入到研究万物之理的广阔天地之中。
可即使是墨子,在面对被朱樉撬开一条缝的物理世界面前,生出一丝的迷茫:这里面到底还藏着多少未知,最终的彼岸又通向何方?
孤独。
这或许是墨子和许行现在面临的相同处境,能够与他们说得上话的人太少了,他们只能形单影只地跋涉于这个无比广阔的世界中。
连顶级人才都生出迷茫,次一级的就更不用说了。
问题的根源,还是因为在朱樉强行“开挂”导致某些技术突飞猛进,极具天赋者或许还能够消化,但基础教育却没能跟上,所以能够理解并追随这些先行者的人太少。
人毕竟是社会性的动物,太过超前,很多时候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对农工两个行业进行深入调研之后,朱樉意识到自己或许该缓一缓了。
让接班人的队伍更加壮大之后,再考虑继续前进的问题。
空梓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才是要拯救农工两大行业目前的迷茫最大救星,面对登门造访的朱樉,他所主导的教育发展组织会显得雄心勃勃。
作为唯一没能达成目标的行业,洛邑教育取得的发展让空梓觉得自己“大有作为”。
所谓的没有达目标,也只是目前来说,要是再过上一年多,一五规划中的教育内容也完全可以超额完成。
在义务教育领域竞争失利之后,空梓将目标放在大学教育之上,所以他的二五计划很明确:办大学,办更多的大学!
洛邑目前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仅有两个,开放大学这种松散模式的办学形式,虽然有效地将云集洛邑的学子们组织起来,但弊端也开始逐渐呈现。
和后世差不多,普通人更喜欢娱乐性、碎片化的资讯,对于那些枯燥、体系庞大但非常有用的学科,很少有人能够靠自觉性坚持下来。
所以目前开放大学的风气,在空梓眼里就不免有追求低俗、流于表面等诸多亟待整治的不良现象。
专业化大学,比如六艺,便成为空梓纠正大学不良风气的最佳解决办法。
空梓一口气便提出要在未来五年开设二十所专业型大学和五所综合型大学,要求国府提前做好相关的人员、物资配备,以支撑起他的教育雄心。
朱樉虽然有最终实现全民普及大学的目标,但仍为空梓的大手笔感觉压力山大:物资还好说,要配备起那么多的老师,那可就要老命了,连义务教育现在都还不齐呢。
时间,看来自己所需的很多东西,都还需要时间来孕育,欲速则不达呀。
人才的断层问题没有解决,或者说短时间内根本就解决不了。
朱樉发现自己转了个圈之后又回到了起点:要进行真正的长远规划,必须借到更多的“鸡”,才能生出更多的“蛋”来。
正在为之发愁之际,他收到了告子的求救信。
以周地现在的信息收集渠道和分析能力,能够接触到的东西自然要比告子丰富和全面得多,相关的分析机构亦提交过数种可能性给组织会和朱樉,以咨决策。
只不过年关将近,各部门都在忙着进行自己的年终盘点和制定下一个年度计划,最近又摊上二五计划这么一大堆的事,这件事也就被摆在了次要的位置,并没有专门进行应对处理。
看了告子的分析和准备采取的因应措施之后,朱樉方才觉得事态有些严重,双城特区对周地的意义重大。
在两年的输血式打造之下,目前也算是富得流油,再加上其渼洲边邑的战略位置,成为战争争夺焦点的可能性相当大。
朱樉一直极力避免被卷入战争,可有些时候战争并不是你想躲就能躲得掉的,一旦失旦去这个用来辐射渼洲及周边的立足点,这几年矩行天下所取得的成果便要大打折扣。
到底该如何应对,他心里并没有什么底,只好拿着告子的信先去了国防部。
武清对此没什么主见,直接表示:国防部的任务是守御周地不受外敌侵犯,国外的战争就不属于他的职责范围了。不过若是朱樉决意介入,反正他一切行动听指挥就行了。
能够成为周地最高武官,武清可是说是全靠着朱樉这个“后台”的因素,目前周地练兵打仗胜过他的人一大把.
第1308章 一系列协议
很多时候他只是担着这个名头,反而经常被织连抓丁去管理中心处理一些日常杂务。
朱樉知道跟他说也是白说,转身就去了防卫组织会去找冉求。没想到冉求也打得一手好太极:现在都冬天了,谁会在冬天开战?
到明年春耕结束,至少还有三个月,不着急,等把周地今年的防卫情况总结完,再制订好明年的相关措施,再来考虑因应之策也不迟。
况且告子那边已经在积极准备了,又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道理好像是这个道理,这个时代虽然比后世还要暖和一点,但仍然是四季分明的,长江在这个季节发起战争,不论后勤压力还是非战斗减员,都是各国所不能承受的。
关心则乱,被冉求拉着心不在焉地讨论了一番御役内容变动的事后,他又来到专利保护组织会去找杨竹。
上一篇:全民抗战:开局地狱级副本!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