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第703节
因为原本的历史记忆,他本就对大明朝怀有“成见”,现在大明朝的“开放”力度再一次增强,说不担心是不可能的。
在矩行天下的目标未能实现之前,任何一国独大对周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可各国的事务目前却不是朱樉有能力干涉的。
偶尔朱樉也会生出一种无力感,就像他费了好大力气才搞起来的国际货币大会一样,最终得到的却是一个不伦不类的结果。
该踩进去的坑,不管你怎么提醒,还是得踩下去,只有摔疼了,似乎才会真正明白过来。
“如此,就让我们好好探讨一下该如何合作吧。”
一旦化胡为秦取得成果,无疑将令洪辰仇变法下的大明朝再一次加速。
既然无法阻止,那就给各国设立一个竞争对手,就像自己之前准备用戎蛮与北黎互相刺激那般,或许只有竞争,才会促进向前的速度越来越快。
似乎是赶着趟一般,与时焦深入交流并选派了一个先头小组赴秦了解真实情况后,把粮食运回去的赫熊又回来了,随同他一起来的居然还有一名自称来自巴国的使者。
从朱樉那里探到有意收留的口风之后,整个戎蛮聚盟无不为之欢腾,深怕夜长梦多,故而几个大的部族紧急商讨后,让赫熊全权代表聚盟前来交涉。
戎蛮聚盟如此急迫,这其中北黎族的示范效应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自从被赶出平原河谷,不得不寄身于绵延千里的伏牛山区求存之后,数百年来戎蛮聚盟的日子可以说过得相当艰苦。
诸如西戎、林胡等部族因为有着一定的纵深,还时不时有趁火打劫获得短暂荣光的机会,戎蛮聚落的身后只有无尽的穷山恶水。
整个部族一直处于衰退之中,即使没有诸侯国来兼并,他们也无法坚持多久,最终沦为更加零散的原始部落形态。
人口太少且无法集中起来,社会分工便只能处于相当初级的阶段,诸如冶炼、木器、制陶等基础技术便难以改进乃至传至承,文明的退化便势不可免。
在原本的历史中,他们并没能抵抗住亚加达的同化,在申不害掌权时期便完全融入成为韩人的一份子。而现在,他们却多出了一个选择的机会,一个看起来更加值得憧憬的可能。
一般来说,弱小的部族并入大族之后,很难受到公平的对待,大多都会遭遇歧视、盘剥甚至欺凌,戎蛮聚盟已经有过这样的教训,这才拒绝了亚加达的数次招揽。
而这次接踵而来的旱灾和雪灾之下,生产力极端落后的戎蛮聚盟终于被压垮了。大的部族或许还能勉强能扛得住,小部族则已没有能力维系自己的生存。
走出大山,在更先进的技术条件下求得生存,成为很多部落的唯一选择。
这个选择其实并不难作出,亚加达如何对待他们的,早有切身体会;周又是如何对待北黎族的,也不难看到。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戎蛮聚盟很急迫。朱樉也很急,此前他已经让苏代去探了下韩晁的意思,大致摸清亚加达在这方面的态度。
出乎意料,亚加达居然不怎么介意,甚至还大有乐观其成的倾向:戎蛮那点人口对亚加达来说根本不值一提,若不是为了安定边疆地区,根本提不起半点兴趣来。
人口虽然是最宝贵的财富,可也是要分类别的。
像这种“生番”无疑是价值最低的,安置起来不仅要投入大量的物资成本,还得费时费力地进行教习开化,“回本”周期实在太过漫长。
在历史上,各大王朝对此的态度几乎都是一致的,只要不生事端,大多允许其自行管理。
当然,也有为图一劳永逸而将其整族灭绝的。真正有组织地进行“化胡为华”的情况,反而极为少见。
戎蛮的土地和民众对亚加达来说价值并不高,否则哪会留他们到今天。
现在有朱樉接手,解决了亚加达最关心的稳定问题,顺带还可以借此为筹码获取点实利,又有什么反对的必要呢?
相应的安置计划其实已经在制订中了,朱樉急的是,离开春也就一个月时间了,要将戎蛮聚盟安置到最理想的栾川一带,需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首先就是交通问题。义鹊到嵩县的水陆交通都已经畅通无阻,可从嵩县到栾川还隔着超过五十周里的崇山峻岭。
既无法通过水路到达,亦没有一条现成的山路可走。要把大量的物资运过去,这已经不是成本的问题,而是根本做不到。
其次则是人员配置。此前为了井济天下计划,朱樉几乎将能够抽出来的人手都抽走了,这使得原本就紧张人力变得更加捉襟见肘。
戎蛮可不比北黎,人口多出接近十倍,即使只为其配备必要的骨干人员,仍然是个不小的数字。
物资方面的压力反而是最小的,随着产业转移的展开,低端民用品皆可通过进口实现。
正在进行重整的洛邑制造业所拥有的产能不减反增,要供应戎蛮的基本需求并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这些事急也是急不来的,所以朱樉直接让赫熊去找负责方案制订的织连,准备单独与这名自称蔓子安的巴国使者谈一谈。
与朱樉预想的有所不同,偏远的巴国在仪表上反而比他这个天官冢宰更符合周礼一些,冠服饰带皆于诸夏无异。
据蔓子安所说,他从入秋就开始出发,这一千多里的山路,足足花了他三个月的时间。他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周天子能够代为调和巴楚两国之间的关系。
对于前半句,朱樉内心是存疑的,自从被郑果打败后,周天子早就没有调和各国关系的能力了。
蔓子安估计也只是撞撞运气,真正的目的地恐怕不是周,而是其他几个对楚有足够影响力的大国.
第1363章 国灭族亡之危
巴楚两国的争斗由来已久,自渼洲走出丹水开始向江汉平原扩张之时。
便撞上了已经将势力发展到汉水流域的巴国,数百年战争不断,多以巴国失败为主,不得不一步步退入大巴山中,转而向四川盆地发展。
渼洲对于仅有零碎河谷台地的大巴山区没有兴趣,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更有价值的江淮平原和中原争霸。
两国之间时打时停,再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战争,一度巴国甚至依附于渼洲,承认其宗主国地位。
别看渼洲这几年连吃了几次大败仗,但对于巴国来说,仍然巨无霸一般的存在。当巴国逐渐与蜀国接壤并争斗起来的时候,这种两面受敌境况顿时令其有些吃不消了。
就在十年前,巴国陷入一场争位内乱之中,蜀国又趁机来攻,眼看就有国灭族亡之危。
大将军巴蔓子为了从渼洲借兵平乱拒敌,不惜许以鱼邑、巫邑等城给渼洲,终于得以平息纷乱。
可事后,巴蔓子却反悔了,不愿意割让许诺的几座城邑,宁愿自刎奉上自己的头颅求得渼洲谅解。楚王当时还是比较感动,以卿之礼安葬了巴蔓子的头颅,亦不再强求割地。
可感动也是有时限的,没过几年,深知巴国内部虚弱的渼洲便挥军西进,沿着夷水而上夺取了的盐水,从而占据巴国的品质最好的第一道盐泉。
其后渼洲接连遭遇五国联军讨伐和瓦剌国攻入郢都,但对巴国的攻势仍然没有停止。
就在沈竹亮南征湘沅流域的同时,又派出一支偏师攻占了巴国的黔中之地,将第二道盐泉据为己有。
巴国拥有的土地几乎都是山区,土地贫瘠不利耕作,全靠三大盐泉来支撑国内的经济,现在痛失其二,受到的打击就可想而知了。
可这还远不是尽头,一边是趁火打劫的蜀国不断进逼国都,另一边则是磨刀霍霍渼洲的准备进击巫邑最后一道盐泉,任何一方都已经不是现在的巴国所能抗衡,更何况是两面受敌。
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巴国就算不灭国,也只能退回到大巴山区成为戎蛮聚盟那样的角色。所以国君巴蟒只好派出上大夫樊子安穿山越岭,看看能不能找来外援化解这场灭国之危。
原本的历史上,樊子安确实找来了外援,可惜却是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应邀而来的大明朝大军在灭了蜀、苴两国后,顺手也把巴国给灭了。
而现在,在戎蛮聚盟的引导下穿过大巴山、伏牛山的樊子安,阴差阳错地出现在了周地,又见识了从义鹊到洛邑这一路来的繁华盛景,难免便将第一个求助目标放在了周天子身上。
巴国虽然是个子爵国,但并没有像渼洲那样心存不满,在被赶出汉水流域之前,一直朝贡不绝,与周室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周室既然不像传言中那般衰落,或许只要天子一言,巴国就能获得一条生路了。
听樊子安将前前后后的缘由讲完,朱樉却有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那双满是渴望的眼睛。
就目前来说,自己对楚倒还是有一点影响力,但这影响力绝不可能达到令其罢兵歇战的程度。更何况盐泉对渼洲来说同样意义重大,就算有意去调和,恐怕也是自讨没趣。
见朱樉犹豫难决,樊子安只好拿出最后一块筹码:“听说樉子在寻找苌子国人的下落,巴国愿助一臂之力。”
“苌氏族人还在?”朱樉终于动容。寻找苌氏族人的下落是他向方一志承诺过的,可惜一直没有什么进展。
他当初也曾寄希望通过戎蛮聚盟联系上巴国予以协助,可后来因为北黎的事双方没有什么联系,也就放在一边了。
几个老师里面,方一志虽然看起来是最不显眼的,但一直以来都坚定地站在他这一边,不遗余力地帮他查漏补缺。即使从感情上来讲,他也要完成其心愿。
樊子安点了点头:“苌国被灭后,蜀移其国,令其南攻僰人,其族多聚居于僰道一带,亦曾顺流而下攻吾江州,败退而回。”
“太好了。”朱樉不由有些激动,方一志的族人显然被蜀国当枪使了,但能够顺流而下去打巴国的都城,想来亦不会太弱。
樊子安趁热打铁:“樉子若能求巴国于水火,巴国必唯令是从。”
帮忙的动机倒是有了,不过,怎么救呢?朱樉让人把樊子安带回官驿,不由陷入了沉思之中。
听到有了族人的消息,正在忙着整理实地观测所得数据的方一志坐不住了。
若不是苌国被蜀国所灭,方一志是最有资格继承君位的嫡长子,说不定还能成为一名有所作为的诸侯。
他最初一心仕周的目的,便会是为了借助天子的力量复国。只可惜周已经衰落到连自身都难保了,他只好先公后私,转而辅佐周室走向复兴,只不过这一目标也难以达成。
与蔓子安长谈一夜之后,了解了大致情况的方一志登门向朱樉求助。
苌氏一族虽然健在,但情况却不容乐观。将新征服的小国安置到边境地带,蜀国惯用的招数,既可以削弱其实力,又能解决边患甚至向外开疆拓土。
僰人也不是好对付的,作为“棘下之人”,尤其擅长山林作战,在蜀国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一直都是一个难缠的对手。
不要说蜀国,连大明朝一统天下之后,都没有将其彻底征服,只能力保边境不失而已。
其后上千年的历史中,僰人与中原王朝不断争斗,时降时叛,直到明朝万历皇帝在位时,也是费了好大的劲才终于将其彻底彻剿灭。
迁居僰道这二十几年来,苌氏族人一直在与僰人征战不休,还数次被征召参与巴蜀之战,青壮损失极为严重,又得不到蜀王的善待,几乎已经到了灭族的前夕。
方一志本来就对自己没能搬来救兵,二十几年里亦未做出丝毫贡献而心怀愧疚,现在听到族人的处境如此艰险,哪能再坐视不理.
第1364章 都不容乐观
一见朱樉,方一志罕有地以大礼参拜,伏地而泣:“下臣恳求冢宰,救救苌氏一族。”
朱樉哪敢受此礼,连忙上前去扶,方一志却是铁了心似的,根本扶不起来。
只好先答应下来:“老师这不是折煞弟子么,快起来吧,万事好商量,您的族人就是我的族人,岂能不救。”
方一志这才站起身来,擦了擦眼泪,整理一番仪容之后,又退后一步,长揖及地:“请冢宰代天子行使宗主权,复立苌子国。”
朱樉闻言一愣,他倒是知道行使宗主权是怎么一回事,可自掌权以来,不要说用,连想都没有想过。
特别是自彭城会盟主动放弃天下共主的地位后,也等同于放弃了对天下诸侯的宗主权利。
除了三皇五帝及夏商后裔所立之国外,其他所有诸侯国都属于周室的封臣,诸侯只是代天子治理四方而已。
天子不仅有封建的权力,治理得不满意还可以撤封,指导各国外事、军事、部分内政更是宗主天然的权力,连诸侯更替也需要天子批准之后才能有效。
只不过宗主权力虽大,却需要相匹配的实力为凭恃。
上一篇:全民抗战:开局地狱级副本!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