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鬼谋帝师,教刘备先抢荆州 第112节
刘表被问住,一时无从回答。
“我军有近两万之众,只比那刘备少了一万人而已。”
“况且这江陵坚固,不亚于襄阳,城中粮草足支一年有余。”
“如此坚城,何必非得倚重黄忠才能守得住?”
“若是叔父信任侄儿的话,侄儿愿挑起大梁,保证为叔父守住咱这江陵城!”
刘磐趁势站了出来,毛遂自荐起来。
刘表精神一振,看着自告奋勇的自家侄子,不禁面露喜色,仿佛看到了破局之策。
“磐儿向来骁勇,乃我刘家虎将。”
“让磐儿来统帅大军,守御江陵,倒未必不可。”
刘表暗自权衡,渐渐已动了心。
蒯越却急了,忙提醒道:
“主公,我军虽有两万,但除了五千长沙兵之外,都是东拼西凑的郡兵,远不及刘备军精锐。”
“主公别忘了,那刘备可是有邓牧辅佐,此贼的诡诈多端,绝不可小视。”
“刘将军固然骁勇,但比起黄汉升来…”
蒯越没好意思说下去。
言下之意,则是暗示刘磐相比黄忠,无论威望武艺还是统军之才,都要逊色得多。
刘磐岂能听不出他言下之意,顿时被刺激到,怒问道:
“蒯异度,你话么意思?”
“你的意思是,我堂堂刘家子孙,还不如那黄忠一外姓老卒?”
蒯越被怼,一脸尴尬,不知该怎么回应。
刘磐冷哼一声,面带骄傲道06:
“就算我当真不如那黄忠,但有一点却胜他万倍!”
“我乃刘氏子孙,是我叔父的亲侄儿!”
“论忠诚,谁能比得过我?”
这一句话,把蒯越问到哑口无言,再无话可说。
这一句话,也令刘表蓦然省悟,眼神中再无犹豫。
“磐儿说的不错,现在这般局面,首先要用信得过的人。”
“用自家侄儿,总比用一个外人放心吧…”
刘表权衡之下,遂道:
“这样吧,就由磐儿代替黄汉升,来统帅四门守军。”
“至于黄汉升嘛,未免他多心,就先封他为偏将军,尔后再以宿卫城内为由,将他调入内城坐镇。”
“如此一来,若是刘备攻城太急,还可以随时调他增防各门,也算是没有浪费这一员虎将!”
蒯越脸上掠过一抹失望。
刘表在黄忠和刘磐之间,终于还是选择了后者,选择了自己的侄儿。
蒯越情知刘表对黄忠已生疑,又有刘磐煽风点火,不可能再更改主意,只能无奈的摇头一叹。
刘磐却暗自窃喜,忙是慨然一拱手:
“叔父放心,磐儿必将江陵守成固若金汤,大耳贼若敢来攻,必叫他折戟城下!”
看着慷慨自信的侄儿,刘表脸上浮现也难得的欣慰。
…
江城北,长沙军大营。
“刘磐,你个嫉贤妒能的小人!”
“当初你我镇守长沙,你打的哪一场胜仗,不是老夫帮你打赢!”
“仗是老夫打的,功劳却被你独吞,老夫也就不跟你计较了。”
“现下你竟然背后捅刀,在主公而前诬陷老夫暗通刘备!”
“可恨,可恨啊~~”
中军帐内,黄忠正气的拍桌子骂娘。
便在肝火大作时,帐帘掀起,一名身着黑色夜行衣的神秘人,不经通传便闯入帐中。
黄忠大怒,骂道:“你是何人,为何不经通传——”
“父亲!”
黑夜人将斗篷卸下,亮出了真容。
“叙…叙儿?”
黄忠一声惊呼,瞬间整个人僵在了原地。
站在眼前的年轻公子,不是自己的儿子黄叙,还能是谁?
可自家儿子,不是该被软禁在刘备那里的吗?
为何竟会出现在江陵,站在自己的面前?
黄忠脑子嗡嗡作响,这一刻恍然以为自己身在梦中,看到的皆是梦境幻觉。
“父亲~~”
直到黄叙一声泣唤,跪倒在了脚下时。
黄忠才猛然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并非身在梦中。
“叙儿啊!”
黄忠一把将儿子抱住,顷刻间激动惊喜到老泪夺眶而出。
父子团聚,相拥而泣。
不知激动了多久,两父子的情绪,这才终于稍稍平伏下来。
黄忠拉着儿子坐下,上上下下打量着自家儿子,脸上再次涌起惊奇欣喜。
“儿啊,为父听闻襄阳失陷前,你已经是病入膏肓,怎么现下看起来,竟然这么有精神?”
“你这身子,短短数月,竟似好了一般?”
黄忠拍着儿子的肩膀,既是欢喜又是不解。
“这还得感谢玄德公,感谢他的军师邓子御。”
“若非是玄德公在邓子御的请求下,从中原将那神医华佗请来,专程为儿治病,儿此刻早已沉埋于地下,岂能与父亲再见?”
“是玄德公和邓子御,救了儿子的性命呀!”
黄叙眼中潸然而下,满腔的感激,将起因道出。
黄忠倒吸一口凉气,眼神不禁愕然。
他现在才知道,自家儿子的那道书信,所言并非是虚构谎言,而是真真切切发生之事。
刘备和他那位军师,竟当真出手,把他的儿子,从鬼门关里拉了回来。
黄忠渐渐沉默下来。
刘备为何礼待他的儿子,更千里迢迢请来华佗,救活了他的儿子?
目的,无非是想对他施恩,好笼络于他,诱他倒戈归顺。
这一点,黄忠岂能看不出来。
“刘备,你的动机虽然是不纯,但不得不承认,你确实对我儿有救命之恩,也是对我黄忠有恩……”
黄忠心中若有所思。
忽然又想到了什么,急问道:
“不对啊叙儿,你现下不是应该为刘备软禁,作为要胁为父降他的人质,为何你会出现在江陵?”
黄叙却一声慨叹,脸上浮现出了深深敬意。
“父亲,你当真是小看那玄德公了。”
“他的仁义之名,可并非是徒有虚名!”
“适才送别之时,玄德公说了,那邓子御盛赞父亲有万人敌之勇,乃世之虎将!”
“故而玄德公才会欣赏父亲,诚心邀父亲助他匡扶汉室,再兴大汉!”
“于是他才将儿送至江陵,叫咱们父子团聚,以表他对父亲的器重与诚意!”
听罢这番解释。
黄忠身形一震,眉宇间的困惑,顷刻间为惊异取代。
上一篇: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就黑客帝国
下一篇:三国:谁扶不起?我阿斗匡扶汉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