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鬼谋帝师,教刘备先抢荆州 第206节
不是不想,是没那个资本。
无他。
就是他当时太弱了。
彼时的老刘,不过一小小平原县令,论实力和名气,估计在天下诸侯排行榜里,都得从倒数几名去找。
太史慈又不是他这个穿越者,无法预知未来,怎么可能看出老刘会有爆红的一天。
于是在救过北海后,人家果断应刘繇所召,前往江东投靠对刘繇麾下。
毕竟刘繇乃当世名士,根红苗正的汉室宗亲,又是朝廷认证的扬州牧,地位比老刘不止高了几个数量级。
老刘估摸着也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没好意思开口招揽太史慈这虎将,只能眼睁睁看着人家远走江东。
那种感觉,心酸啊…
“可能,备与太史子义无主臣之缘吧。”
老刘一声叹息,只好给自己找了个不那么尴尬的理由。
邓牧暗自一笑,也不揭穿老刘,顺水推舟道:
“缘分这种东西,说不准的,有时候说来有来,说走就走。”
“当时主公与太史慈无缘分,现下同在江东,这缘分不就又续上了么。”
刘备一愣,听出邓牧话中有话,忙道:
“子御,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邓牧淡淡一笑,不紧不慢道:
“牧的意思是,如果主公有意向的话,我倒有办法,让主公与太史慈再续前缘,招他投奔到主公麾下。”
此言一出。
刘备瞬息间惊喜若狂,激动的差点没跳将起来及。。
第120章 不是人人都像军师能一步十算呀!水陆骑三栖猛人,老刘你值得拥有!
他怎么可能不想招揽太史慈呢。
那可是胆色超凡,武艺绝伦的东莱太史慈啊。
就刘备所了解,太史慈不光是步战绝伦,统帅骑兵也是一路好手。
因经常浮海往来辽东与东莱郡,颇有些水性。
听闻投靠刘繇之后,稍加历练之后,还练就了统帅水军的能力。
这样一样勇武绝伦,对步战骑战及水战,都极有心得的全能将才,放眼整个天下,那都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这样一个猛人,若非当年他碍于自己不够资格,早就想招揽于麾下了。
如今邓牧竟宣称,有办法令太史慈归顺,老刘他焉能不惊喜万分。
“子御,你当真有办法,可令子义归顺于我?”
刘备迫不及待的便是问道。
邓牧依旧不急于回答,却是反问道:
“主公想要招揽太史慈,那就要先了解太史慈这个人。”
“当年主公与他北海救孔融,想必对他的性情也了然于心,可否说来听听。”
刘备正要开口。
邓牧却又提醒道:
“太史慈勇武绝伦,有万夫不当之勇,这我们都了解。”
“主公不妨说说,我们不知道的细节。”
在邓牧的引导下,刘备压下了欣喜若狂,开始搜寻起了多年前的记忆。
与太史慈相处时的种种,渐渐浮现于脑海。
“要说这太史子义吧,人如其字,首先就是一个义字。”
“他原本为东莱人,当年被围的其实是北海国,原本他可以不必以身犯险。”
“只因当年孔北海得知,太史慈远辽东之后,曾派人几次探望其母范氏。”
“这位范夫人也是深明大义,有感于孔北海的礼敬,得知其被黄巾围困,便叫太史子义前往相救。”
“这才有了他单骑救北海的美名。”
“再一个嘛,是个孝字。”
“子义乃是出了名的孝子,其母一句话,便能只身犯险去救孔北海,由此也可见一斑。”
“孝义兼备,应该便是备所认识的太史子义。”
刘备以推崇拜敬重的口气,将太史慈生平性情道了出来。
众将听着刘备的描述,渐渐对太史慈是心生敬意。
就连适才还叫嚷着,要亲自率军前去讨灭太史慈的黄忠,此时脸上也不禁浮现钦佩之意。
“邓军师,这太史慈的为人,确实是令人钦佩。”
“只是你问主公的这些,又与招降他有什么关联?”
黄忠敬佩之余,却又心生茫然。
刘备回看向邓牧,黄忠这一番疑问,显然也是他的疑问。
邓牧依旧不正面回答,再次反问道:
“主公,青州近来的局势,主公可曾有所耳闻?”
老刘一怔。
心想这青州局势,又跟招降太史慈,能扯上什么关系?
“细作前番有报,袁绍在攻打易京之时,又派其子袁谭入寇青州。”
“要说这个袁谭也颇有才干,可谓是所向披靡,一路横扫青州诸郡。”
“听闻孔北海不敌,不得不弃守北海,前往许都赴任。”
刘备只得按下狐疑,将青州的局势讲了出来。
尔后好奇的目光看着邓牧,迫切的想要得到邓牧的合理解释。
“袁氏染指青州,北海已沦陷,东莱郡势必也会为战火波及。”
“那位范夫人身在东莱,等于是身处战火险境。”
“所以大概两月之前,我已请糜子仲利用糜家在徐州遗留的商业网络络,以主公的名义往青州,将那位范夫人接至了荆州。”
“想来这个时候,这范夫人已经到了襄阳。”
“这位范夫人主公最了解其为人,乃是一位深明大义,知恩图报之人。”
“主公不远万里,将她从战火危境中救出,试问他岂能不对主公心怀感激?”
“那么以其性情,料想不用主公开口,她也会修书一封,劝说太史子义归顺主公。”
“以主公现下的实力名望,太史慈有其母所召,又跟主公有过一段交情,还怕他不会率军来归吗?”
邓牧终于不再拐弯抹角,将招揽之计和盘托出。
“范夫人?”
“军师你竟然在将那范夫人,从东莱接到了襄阳?”
刘备是豁然明悟,脸上再添惊奇。
邓牧则拱手告罪道:
“当时夏口之战正到关键时刻,这小事一桩,牧便自行决断,没有让主公分心,主公莫怪。”
“怎么会呢,军师本就有专断独行之权,备怎会怪军师。”
刘备连连摇头,却是难以置信道:
“只是当时咱们正与周瑜在夏口对峙,柴桑还未攻取,皖口也没有拿下,我们跟太史子义根本没有半分交集。”
“那么久之前,军师就已经在为今日招揽太史子义而谋划,提前将其母范氏请来了荆州?”
刘备这番话一出口。
在场众人,无不为之震撼。
那可是整整两个多月之前啊。
那时的老刘,还跟太史慈八竿子打不着关系。
就连能否打赢夏口一战,击退了孙策的入侵,还是个未知数。
那时起,难道邓牧就已预料到,会有今日兵临建业,招降太史慈之时?
“这位邓军师,竟能深谋远虑到如此地步?”
上一篇: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就黑客帝国
下一篇:三国:谁扶不起?我阿斗匡扶汉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