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鬼谋帝师,教刘备先抢荆州

三国:鬼谋帝师,教刘备先抢荆州 第534节

  燕王刘备,进位为帝,宣布继承汉室大统。

  依旧沿用大汉国号,改元天授。

  立世子刘裕为皇太子,王后徐氏为皇后。

  国相邓牧,进位为丞相,爵封县侯,总领文武百官。

  前将军关羽,升格为大将军,爵封县侯,兼领荆州刺史,都督荆扬二州军事。

  后将军张飞,升格为车骑将军,爵封县侯,兼领司隶校尉。

  其余张辽,赵云,黄忠,魏延,太史慈,甘宁,凌统,颜良,邓艾,纪灵,刘辟,龚都等诸将,依功劳资历,尽皆升格进位。

  糜竺,诸葛亮,庞统,鲁肃,陈登,孙乾,简雍,沮授,荀彧,郭嘉,刘晔等新老文臣,皆是依功封官。

  同时在邓牧的提议下,刘备下旨征集人力,重新营建洛阳,以恢复其大汉帝都的地位。

  待洛阳宫室营建完毕,刘备便率文武百官,正式迁都回洛阳。

  介时许昌则降为陪都。

  而为确保对河北及江南的控制,在邓牧的建议下,刘备又设邺城和建业为南北二京。

  从即日起,燕军的称号,也正式改回汉军。

  大赦天下,犒赏三军将士。

  称帝的诏书,即刻由朝廷天使,由许都出发,四面八方的送往大汉诸州。

  同时,潜藏在许昌的细作,也即刻将刘备称帝的消息,秘密送往了长安城凡。。

第345章 曹操咬牙:刘备也配学我称帝?杨修司马懿之争!

  关中,长安。

  皇宫大殿内。

  曹操眉头深凝,手中已拿到了刘备称帝的情报。

  “大耳贼,你一个织席贩履之徒,也配我帝,与朕平起平坐!”

  “可恨,可恨~~”

  曹操口中大骂,将情报扔在了龙案上。

  自退回关中之后,已近一月有余。

  此时的曹操,似乎已从失地丧子之痛中缓过了神来,又恢复了几分霸道自负。

  对于刘备的称帝,曹操嘴上在骂,心中却有几分懊悔。

  他在后悔,当初不该草率称帝,更不该将刘协斩杀。

  刘协若活着,便是名义上的大汉天子。

  刘备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若刘协在,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称帝。

  现下可好。

  你把刘协杀了,把汉朝废了,自己是过了皇帝的瘾。

  可也间接帮刘备,除掉了登基称帝的绊脚石。

  现下人家刘备以刘氏宗亲身份,以手握天下九州的实力称帝,那是天经地义,名正言顺。

  没有任何人会对刘备有诽议。

  甚至是刘备的称帝,是天下心向汉室者所翘首以盼。

  谁让你废了汉室正统呢。

  况且你曹操称帝,除了过了皇帝瘾,实则并没有多少好处。

  刘备的好处却大了去,一跃成了比肩光武帝,二兴汉室的千古一帝。

  你曹操,真是刘备贵人啊…

  想明白其中利弊后,曹操得知刘备称帝的消息后,自然是满肚子的怨气。

  “刘备一织席贩履之徒,竟敢称帝,确实是贻笑大方。”

  “父皇放心,儿臣这就写一道檄文,将那大耳贼骂他个狗血淋头!”

  曹植忙是附合曹操,顺道不忘卖弄一下自己的文采。

  曹丕见状,忙给曹操斟了杯茶,宽慰道:

  “父皇息怒,先喝杯茶消消气,要以身体为重啊。”

  曹操对曹植的卖弄无动于衷,却接过曹丕递上来的茶,脸上流露出几分欣慰,心下则在暗赞儿子的孝顺。

  “刘备称帝还是其次,其现下坐拥九州之地,拥兵数十万。”

  “待他整合幽冀二州后,必会起倾国之兵来犯我大魏。”

  “介时如何抵挡,我们还得早做打算才是。”

  殿中一名武将,高声提醒道。

  进言者,正是徐晃。

  曹操眉头一皱,脸上蒙上了一层阴影。

  失了幽冀之后,他曹魏的国力,相当于折损过半。

  而刘备的实力则是爆涨。

  冀州乃天下丁口最多一州,一旦被刘备消化吸收完毕,光冀州一地能出的兵源,就比他雍凉并三州加起来都多。

  那个时候,刘备以四五十万大军来攻,如何抵挡?

  纵然他有潼关井陉关的地利之险,想要抵消这国力上的巨大差距,恐怕也力不从心吧。

  “公明言之有理。”

  “一味固守,等着大耳贼来攻,确实是取死之道。”

  “朕必须要有所动作才是。”

  曹操连连点头,口中是若有所思。

  这时。

  司马懿和贾诩二人,向着曹丕暗使眼色。

  曹丕会意,忙是上前,拱手道:

  “父皇说的对,我们一味固守,只能是等死。”

  “儿臣以为,我们必须要想方设法,增强我大魏国力才是。”

  “儿臣觉得,现下我们应该即刻挥师入川,先灭张鲁,再诛刘璋,一举将益州拿下。”

  “益州天府之国,户口百万,足以补弥我们幽冀二州的损失。”

  “何况拿下益州后,我们还对荆扬二州形成了上游之势,还能顺江东下威胁荆州,令刘备无法集中全力攻我关中。”

  曹丕剖析利弊,为曹操献上了一条方略。

  当然。

  这其中的道理,其中的利弊,皆是贾诩和司马懿事先所教授。

  二人不献计,却让曹丕献计,无非是想让曹操惊艳于曹丕的智计。

  果然。

  曹丕这一番话,听的曹操是眼眸放亮,看向曹丕的眼神中,平添了几分刮目相看的意味0 ......

  “朕想起来了,荀彧那叛贼在背叛前,确实也提到过要攻取益州。”

  “此贼虽然不忠不义,但这攻取益州的方略倒是上策。”

  “没想到,丕儿竟然也能想到这一层,看来我是低估了这孩子的韬略呀…”

  曹操捋着短髯,微微点头。

  曹植自然看得出,曹操对曹丕的欣慰,不禁眉头皱起。

  只是心中虽不爽,一时间却又无可奈何,目光只得向一年轻文士看去。

  那年轻文士,正是杨修,乃是他的谋主。

  “陛下,臣以为,子桓公子的计策不可取。”

  杨修果断站了出来,反对曹丕的方略。

  曹丕脸色顿时阴沉下来,阴冷的目光,射向了杨修。

  “杨德祖,你何出此言?”

  曹操的目光转向了杨修。

  杨修出班,向着东面方向一指:

  “我军自失幽冀后,兵力已是捉襟见肘,勉强只能守住井陉潼关武关等关口。”

首节 上一节 534/7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就黑客帝国

下一篇:三国:谁扶不起?我阿斗匡扶汉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