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第199节
关于曹魏篡汉,那是为了北伐的政治口号。
诸葛亮这种人,怎么会理不清楚客观事实和政治口号的区别呢?
刘放却说道:“陛下,我军主力亦在关中,若是孙权取了益州,必再行东南之乱,届时国朝有倒悬之危!”
“刘常侍又言重了!”高堂隆说道,“区区一个孔明,难道真的动了我大魏举国之力?”
不等刘放反驳,高堂隆继续说道:“自关中生变以来,朝廷未曾调度襄阳之兵,亦未动扬州之防,倒是孙权北上过一次,在陛下的亲征之下,仓皇撤退,足见扬州防务之固,纵使孙权取了益州,野心膨胀发兵北上,又能如何?”
“我刚才已经说了,孙权得了益州弩兵,实力必然大增!”刘放显然不打算妥协。
益州现在的纸张买卖给老子赚得盆满钵满,你们这些狗日的就是看不惯,就是想把利益给瓜分了。
而且几个月前和孙权谈纸张买卖,这些人一个比一个兴奋。
无非就是利益的问题!
“孙权纵使得了益州部分弩兵,也需要时间调度到江东,更需要时间与江东兵马融合,这段时间,我们可先败孔明,取汉中,益州唾手可得也!”
“此言……”
刘放想反驳,高堂隆却不给他机会,而是说道:“得益州后,朝廷可在江州造船而练水师,沿长江东下,虎吞南郡,兵临武昌!以西、北之兵慑武昌而震江左!”
高堂隆所说的西、北之兵是指夺了南郡,在南郡设立阵地,武昌以北还有以襄阳、江夏为纵深的南部都督区。
这两个地方能对武昌形成夹击之势。
至于高堂隆所说的从益州东下,这个战略是否可行?
高度可行!
西晋灭吴,就在益州修建了大量战船。
到了北宋末年,金军灭宋的战略就讨论过是打西路还是打东路。
打东路的逻辑是大宋江南是赋税之地,占领江南,赵构就没钱了,基本上完蛋。
打西路的理由是攻占关中后,南下益州,从益州东进取荆湖而入江东。
等到蒙古打南宋的时候,也是取巴蜀,在巴蜀造船,顺江东下。
为此南宋还在白帝城附近的河道打下铁桩,防止蒙古东进。
为什么会有取益州而东出的这种逻辑?
21世纪的人可能很难理解。
因为在古代,造桥技术很不成熟,长江对于古代大军来说就是天堑。
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百人,过江都不是难事。
但是古代南征,动则数万大军,甚至数十万大军。
这一点曹丞相就很有发言权。
数万或者数十万大军想要过长江,是一门技术活。
对方只需要在长江提前布下密集的岗哨,便能趁敌人渡江之时,精准打击。
这个逻辑和长城是一样的。
除非北方是以泰山压顶之势南下,南方已经没办法反抗。
例如杨广灭陈,赵匡胤灭南唐等等。
若是南方政权稍微有点实力,北方是很难攻破的。
于是从益州顺江而下,是被历代的不少强势政权所采用。
曹魏多次南征都失败了。
最典型的是曹丕刚继位不久,夷陵之战刚结束,季汉虚弱到极点,曹魏完全不必担心西线,于是压了全国一半的兵力三路伐吴。
结果被打崩了。
高堂隆说完后,大殿内陷入一片死寂。
他一下子就说到了曹叡的心坎儿上去了。
曹叡这个人,少有大志,继位之后表现不俗,军事上有曹操之才。
三国局势进入到这一步,季汉主力云集关中,孙吴终于发兵西进,这预示着益州已经在崩溃的边缘。
只要吴军渡过白帝城防线,益州几乎如同一块砧板上的肉。
至于白帝城防线?
很难攻破!
但此一时彼一时,吴军完全不必攻破。
既然益州空虚,绕过白帝城防线,直接杀到江州,再云集大军兵临成都,不就行了?
曹叡激动归激动,他还是问了司马懿:“仲达以为如何?”
司马懿说道:“臣以为,可遣使去见诸葛孔明。”
(本章完)
199.第199章 战争是金融稳定的前提
199.
“为何要遣使去见诸葛孔明?”
司马懿说道:“吴军攻占益州,孔明势必会派兵回援,这个时候若是能通过谈判,使孔明全部撤兵,我们不费一兵一卒拿回关中,岂不是更好?”
曹叡道:“仲达不妨把话说得明白一些。”
“孔明想要关中,但不可能放弃益州,告诉他,只要他能撤出关中,我大魏立刻发兵东南,逼迫吴国撤兵。”
“那岂不是保了益州?”
“非也!我大魏发兵东南,而吴军却已经深入益州,吴军与蜀军一场恶战已经在所难免,届时我军趁机夺下汉中,汉中一道手,益州北面屏障尽失,益州又在吴军的攻伐下,元气大伤,取益州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曹叡沉思片刻,笑道:“哈哈哈!有道理!仲达不愧大魏良臣也!”
陈群却说道:“陛下,那白帝城乃兵家险要之地,吴军未必能克!”
“诶,此一时彼一时,吴军未必要夺下白帝城。”高堂隆道,“绕开白帝城,直入江州又如何,眼下益州空虚,可大军深入也!”
古代所谓的不能绕开城池,是因为绕开后,容易被敌军前后夹击,或者孤军深入是大忌。
但兵法是兵法,现实是现实。
水无常势,兵无常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不等陈群再说什么,曹叡道:“谁愿意去见孔明?”
刘放立刻出列道:“陛下,臣愿意前往。”
这一次曹叡却没有答应刘放,而是看了看高堂隆。
高堂隆立刻意会到皇帝的意思,说道:“臣愿意前往!”
“准!”
十一月二十七日,白帝城之战已经过去五日,吴军回到西陵,在西陵休整后,便顺江而下。
十一月二十九日,南郡太守诸葛瑾面色凝重地看着白帝城的战报。
看完之后,问秦晃:“你是说,卫将军是被蜀军的长枪刺死的?”
“是的。”
诸葛瑾重复了一遍:“我军在夔门,蜀军从白帝山发射带有火焰的长枪,刺死了卫将军?”
“是的。”
“你觉得我会相信吗?”
诸葛瑾的脸色非常差。
吴国这一次西进,他是一万个不同意的,在给孙权的奏疏里,他明确表达了自己对三国局势的分析。
他认为西进益州,不但会破坏三国平衡,还会给曹魏可乘之机。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才发兵不到一个月,大吴名将全琮竟然死在了夔门。
而且给回来的战报,死得如此不可思议。
“末将不敢欺骗诸葛公,这些当时船上诸将都看在眼里。”
诸葛瑾来回走动起来,他皱着眉头,他不是怀疑秦晃,而是觉得这实在是匪夷所思。
“你立刻去武昌见大都督,如实禀报,全子璜的后事,朝廷会有主张。”
“喏。”
秦晃起身准备离开,但又犹豫了一下,有些迷茫地说道:“我们此次攻打益州,是陛下之意吗?”
诸葛瑾却说道:“这件事建康诸公都赞同,伱不要多想。
“末将告辞。”
诸葛瑾叹了口气,全琮死了,恐怕接下来整个局势要引起新一轮的巨大变化。
上一篇:红楼:拒卖秦可卿,召唤并州狼骑
下一篇:选我当御史,李世民你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