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第43节
张虎大骂道:“这些人不体谅朝廷的难处!杀了算了!”
司马懿坐在那里沉思了好久,才说道:“必须尽快坚壁清野,有人口流失是正常的,但不会太多,此一时彼一时,必要的时候,需要一些手段!”
一边辛毗还想说点什么,却没有说出口。
从大局来看,快速坚壁清野必然是最正确的抉择,留下一些军事重镇,使周围都荒芜,就算诸葛亮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把田持续种下去了。
至于说从汉中调百姓过来种田,那实在不可能。
如果要从汉中调,至少数万。
数万人从汉中调走,首先汉中这个重镇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其次数万军队调来还好说,数万百姓调来,半路几乎不会有严明的队形,刚出斜谷,可能就会被魏军骑兵偷袭。
现实中,调移大量的人口,是一件难度极高的事。
所以说,司马懿只要下狠心快速坚壁清野,从长远的战略来看,对季汉拿下关中肯定有很大的影响。
汉军几乎不可能再继续围田下去,一直停留在关中,撤兵是最后无可奈何的结果。
七月十一日,司马懿向扶风郡各县下了坚壁清野的命令。
扶风郡几乎包括关中西部的大部分了。
七月十二日,姜维急匆匆抵达主帅营。
“丞相,司马懿果然下达了坚壁清野的命令。”
魏延出列说道:“丞相,我有一计,可解此危!”
“哦?”
“趁着百姓迁移,带兵前去阻拦,谁敢不从者,杀无赦!”
“魏延!你大胆!”杨仪怒斥道,“先帝以仁义复汉,你竟要行此等大恶之举!”
“非常时机,非常之举。”魏延冷冷横了杨仪一眼,“伱这种书呆子怎会知晓,若是魏军把百姓都撤走了,我们怎么办,为了大局,我们必须强硬!”
“现在强硬了,以后呢?”杨仪不屑道,“百姓谁还会迎接我们?失道寡助,你没听过?”
“连眼前的这一步都走不出去,何谈以后!”魏延也怒了,他指着杨仪的鼻子骂道,“书呆子休要误我大汉北伐大业!”
“你……”杨仪气得差点暴跳起来,“丞相,魏延这是公然违背先帝遗址,若是屠杀百姓传回成都,我们如何向益州百姓交代,届时民心尽失!”
“丞相,末将……”
魏延还要说,被诸葛亮打断了:“好了。”
魏延和杨仪这才安静下来。
诸葛亮问道:“伯约,这件事你如何看?”
姜维说道:“末将觉得,就看魏军这一次坚壁清野如何展开,是要拔走扶风郡各个县,还是只是将百姓迁到城里,这是有区别的。”
诸葛亮点了点头,说道:“司马懿做不到将各县搬空,只能迁移一部分人到城里,另一部分转移到长安,我们要拦截这部分人,为我们所用。”
费祎说道:“若是我们现在发布一道仁政,只要愿意归附到我们这里,就能得到良田,百姓会不会立刻拖家带口过来?”
“已经过了播种的季节。”诸葛亮摇了摇头,“他们到长安也可以有田种,这并不能立刻吸引他们过来。”
最重要的是,许多人其实是在豪强的控制下。
当年曹操坚壁清野导致大量流失人口有一个重要原因,赤壁之战后,曹操式微,淮南一些豪强准备投靠孙权了。
季汉无法立刻撼动扶风郡的那些豪强,自然不可能大规模纳入人口。
诸葛亮说道:“眼下马上要入秋了,转移人口至少需要数月,若是我们能提供大量衣物,许多人必投奔我们。”
杨仪叹了口气,苦涩道:“可是我们哪里去找大量的衣物?”
(本章完)
第43章 诸葛亮:水力纺织机?
“不瞒丞相,汉中现在能调出来的布匹、衣物也不多。”杨仪说道。
杨仪心中苦恼。
诸葛亮一个月之前让他从汉中再多调运一些粮草过来,顺便再调一些余寒的衣物。
诸葛亮问道:“能调度多少?”
“百姓并无多余布匹,王平(汉中太守)的文牒今日中午刚到,一个月才收集一千匹布。”
这种事,不可能收刮太狠的。
已经要入秋了,谁还不缺几件衣物呢?
诸葛亮又问道:“眼下我军站稳的渭南呢?”
“目前我军吸纳的百姓不算多,一共只有数千人,有老弱病残,妇女能织布者,不过数百人,一匹布两个人纺织,需要至少十五日,让她们都行动起来,一个月赶工能有一千匹。”
说完,杨仪突然想起李衡,又强调道:“李衡那里还有两百妇人可以加入织布。”
费祎突然说道:“我听说他已经在织布,他是不是也预料到我们现在缺这个,所以提前行动起来?”
“他那里只有两百人,能织出多少?”杨仪摇了摇头。
众人继续沉默。
“粮食可充足?”诸葛亮突然问道。
“回禀丞相,自从后勤记录全部换成纸,后勤调运确实更加高效,对粮食的把控也更加精准,比之过去,至少节约出三成以上的粮食。”杨仪如实回答道,“其中发现数十处粮食贪污之事,我军现在粮食调运顺畅,后勤粮食充足,能够帮我们挺过这个冬天,哪怕再招募一万百姓过来,粮食也是充足的。”
诸葛亮说道:“那就先发布通告,凡是前来投奔者,可领粮食一石。”
“喏。”
杨仪犹豫了一下,问道:“要不要将陈仓县的两百女工调过来纺织?”
“不必,留给他自己用,他也需要。”
“喏。”
七月十七日,李衡在纺织所外面醒来。
他已经在这里住了十几天,天天在这里蹲点赶进度。
此时的纺织所外面已经用木栅栏围起来,门口还摆放着不少木头。
“郎君。”薛良递给李衡一张饼。
薛良盯着两个黑眼圈,憨厚地笑道:“我妻刚送过来的,趁热吃。”
前面树下的董宏也醒来。
董宏是一个极其注意个人形象的人,但十几天没有回去的他,衣服脏,脸上也很油腻,头发也有些杂乱。
“董公,饼,趁热吃。”
董宏接过来饼,就匆匆离去。
“我去衙门,还有公务。”
李衡连招呼都没有打,啃着饼,转身就走进了纺织所。
纺织所里,已经主力了十台纺织的水力纺车。
其中有五台已经开始运作。
“郎君,您看这里,之前我们都没有想到这里竟然需要做这般改进,两天前改进完后,它们运作更加流畅。”
“没有问题了吗?”
“一些小问题都已经解决了。”
“可以大量制作了?”
薛良拍了拍胸脯,说道:“可以大量制作,完全没有问题。”
李衡坐到一边吃饼,问道:“女工每日何时到?”
“辰时上四刻。”
“那就等一等。”
明媚的晨光,透过树叶,洒落进来。
外面的田野间,还有蛙叫声和蝉鸣声。
不多时,女工们便到了纺织所,其中有几个李衡还认识,有一个是王富贵的妻。
她们纷纷跟李衡打了招呼,然后开始操作各自的纺车。
李衡就在一边观看。
他要确保这些纺车完全能正常运转的。
因为这些是需要上报后,让诸葛亮量产的,如果出现问题,无法量产,将会浪费大量的人工。
李衡在这里足足坐了一天,反复观察她们的操作。
一个女工操作一台水力纺车,一天可以织出三匹布,甚至有一台织出了五匹布。
这简直就是一次飞跃。
李衡连忙跑到衙门,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
上一篇:红楼:拒卖秦可卿,召唤并州狼骑
下一篇:选我当御史,李世民你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