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选我当御史,李世民你哭什么

选我当御史,李世民你哭什么 第221节

  李渊不耐烦道:“是不是舍不得?朕还是回大安宫休养吧,以免碍了有些人的眼!”

  就不该为了名声请他回来啊.......李世民抿着嘴唇,心中有些无奈。

  权衡利弊之下,他决定将甘露殿腾出来。

  甘露殿腾出来倒是没什么,就怕李渊居住在太极宫中惹是生非,到时说也说不得,骂也骂不得,投鼠忌器。

  但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李世民权衡再三,下定决心,正要开口时。

  程俊的声音忽然响起:

  “太上皇,您接受臣的道歉了?”

  李渊看了看他,甩了甩手,“此事就这样吧。”

  “臣就当太上皇接受了臣的道歉。”

  程俊收敛起笑容,沉声说道:

  “既然如此,现在该太上皇您了。”

  程俊说完,在众人的注视下,抬手正了正衣冠,然后看向了李世民,拱手说道:

  “陛下,臣要参太上皇不慈!”

  “……”

  太医署内,霎时一静。

  众人呆呆的望着程俊,属实没想到,他竟然敢当着太上皇的面,参太上皇一本。

  李渊率先回过神,指着程俊骂道:“混账,朕你也敢参?”

  程俊丝毫不惧,微微昂起下巴,掷地有声道:

  “谁有错我就参谁!”

  “天有错,我便射箭以告天,地有错,我便掘土以问地,神有错,我便焚表参诸神!”

  “天地神,只要有错,我便敢参,何况是人,何况是天子,何况是太上皇!”

  …………

  第二更。

第244章 坏了,被他找到参人的感觉了

  当程俊的话回荡在众人耳畔,众人心中震撼,这小子,如今的言辞愈发犀利,直戳人心了。

  巢元方站在一旁,眼中满是惊异之色,仿佛重新认识了程俊一般。

  此刻他真切地领略到了这位少年不同寻常的胆识与魄力。

  李世民则是面如止水,但内心却如同翻江倒海般激荡。他暗自欣喜,因为程俊所做的,正是他心中所想而不敢为的事。

  程俊的直言不讳,无疑是对李渊蹬鼻子上脸行为的最有力的还击。

  温彦博脸上露出一抹笑容,很快又收了回去,他跟李世民是一条船上的人,李渊对李世民的刁难,他早已心中不满,此刻程俊如此勇敢的站出来,他感到十分畅快,望着程俊,怎么看怎么舒坦。

  李渊心中最是愤怒,气的脸色发紫,瞪视着程俊,怒声道:

  “程俊,你可知你此言是何等狂妄,你肩膀上的脑袋,够砍吗?”

  李渊声音中充满的怒意与威胁,仿佛要将程俊吞噬一般。

  程俊迎上他的目光,神色不惧,镇定自若,不卑不亢的说道:

  “太上皇,臣是陛下亲自选出来的御史,臣的职责,便是向陛下说真话。”

  “所以太上皇问臣的脑袋够不够砍,臣只能这样回答......”

  程俊注视着李渊,说道:

  “御史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这小子是在说他不怕死......众人心里想着,但很快,他们又听出了另外一层意思。

  程俊说的,是御史不畏死。

  一旦程俊真的因此而死,恐怕御史台中,会有更多的御史站出来。

  御史言官,是最不怕死的一类人。

  他们都是敢死谏的。

  “你,你——”

  李渊见自己的威胁没有起到作用,登时一气,转头看了一眼李世民,却见他眼观鼻鼻观心,站在一旁,一语不发。

  这时候李世民不发一言,其实就是在支持程俊,让接着怼太上皇。

  李渊冷哼了一声,眼下唯有让程俊无法反驳,才能治他的罪。

  程俊反驳不了,李世民便也无话可说,不惩治程俊也不行了。

  但是,想要让程俊无法反驳他的观点,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毕竟这小子是言官,靠嘴皮子吃饭的。

  李渊忽然心头一动,盯着程俊说道:

  “程俊,你刚才参朕,那么,朕问你一个问题——这天底下,有儿子惩治父亲的吗?”

  没有......在场的众人心中直接给出了答案。

  儿子惩治父亲,这叫不孝。

  他们立即意识到李渊这句话的厉害之处。

  程俊在陛下面前,参了太上皇一本,但问题是,陛下敢不敢惩治太上皇?

  如果陛下不敢惩治太上皇,那么,程俊参太上皇的这一本属实是白参了。

  反之,如果陛下敢惩治太上皇,便是儿子惩治父亲,百姓闻之,必有非议,说天子不孝。

  所有人都望向了程俊。

  太上皇的这个问题,相当刁钻。

  在他们看来,这个问题根本无法回答。

  但是,程俊必须回答,如果不回答,一定会受到太上皇的严厉指责,甚至可能会因为回答不上来,而逼的陛下不得不惩治他。

  这时,程俊的声音在众人耳畔响起:

  “太上皇的问题,臣现在就可以回答。”

  程俊缓缓说道:

  “天下没有儿子惩治父亲,但是,有儿子劝谏父亲。”

  说着,他目光扫视了众人一眼,掷地有声道:

  “圣人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圣人说的‘几谏’是什么意思?是婉言劝告之意。”

  程俊道:“如果婉言劝告之后,仍旧不听呢,圣人说应当‘敬而不违’,要仍旧对父母恭敬。”

  “圣人的意思是,因为父母虽然做了错事,但他们仍是父母,所以还是要维持儿子的样子。”

  “那么,是不是一直这样‘敬而不违’下去呢?当然不是,圣人后面说了一个‘劳’字。”

  程俊的声音在太医署屋内持续不断地响着:

  “为何会‘劳’?当然是因为某一件事,不停的重复着,且重复了很多次。什么事需要重复很多次呢?当然是指‘几谏’。”

  程俊缓缓说道:“由此可知,圣人的意思是,在父母犯错之时,做儿子的,首先应该坚持正道,婉转地进谏,父母不听时,儿子应恪守人伦,做到‘不违’,等到父母脾气消了,则应继续婉转进谏,如父母不听,则再‘不违’。”

  “如此反复,直到父亲能改正自己错误为止。”

  程俊说完,注视着李渊,说道:

  “所以,臣参太上皇一本,陛下当然不必、且也不能惩治太上皇,但是可以劝谏太上皇。”

  “太上皇若是不听,陛下就一直劝谏,一直劝谏到太上皇您听了为止。”

  “那么,我要让陛下劝谏太上皇您什么呢?这便是臣参太上皇一本的内容。”

  程俊沉声说道:“臣要参的,是太上皇不慈,何谓不慈?太上皇搬出京城,居住在城外大安宫,本来没有什么,但是民间非议,说太上皇搬到大安宫居住是故意为之,意在坐实陛下不孝之名。”

  故意为之......李渊听得脸色一变,虽然事实确实是这样,但绝对不能承认,怒声道:“这是谣言,是百姓自己的猜测,跟朕无关!”

  程俊肃然说道:“谣言自然不是太上皇您放出去的,但现在谣言四起,于陛下不利,于朝廷不利,所以,理所应当定人心,靖浮言。”

  “陛下派两名御史,前去大安宫请太上皇,这便是在定人心,靖浮言。”

  “但是,太上皇您却不愿回京。”

  程俊凝视着李渊,说道:

  “太上皇不愿跟我们回京,显然是想让陛下背负不孝之名,所以,臣参太上皇不慈,不是理所应当吗?”

  他竟然能圆回来......巢元方在一旁听得惊呆了,转头看向魏征和长孙无忌等人,发现他们神色如常,并不意外。

  巢元方忍不住凑到魏征身边,小声道:

  “魏公,程俊靠着一张嘴,让他的参奏变得合理,你不感到吃惊?”

首节 上一节 221/3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下一篇: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破防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