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隐相

大明隐相 第221节

  “咱不想回宫了,妹子,下来在京城里走走吧。”

  不知何时,远去的队伍已经消失在视线之内。

  百官的队伍也将要离开。

  然而朱元璋却没有跟着回皇宫,而是带着朱标、朱棣、朱雄英等皇子皇孙,跟马皇后一起,换上便衣,融入这京城的市井之内。

  一行人脚步沉重,没了朱樉整日在耳边的吵闹和大笑,似乎也清净了许多……

  不知道走了多久,朱元璋忽然看到一个卖烧饼的铺子上。

  “给咱来一些烧饼吧,和一些粥。”

  “客官要多少?”

  “你看咱们这些人……”朱元璋随口说了一句,便让众人跟着他一块儿落座。

  不一会儿烧饼全部送上来。

  “咱跟你娘亲刚刚熟悉那会儿,就是靠这烧饼,才救了咱一命!”

  一边说着,朱元璋大口吃了起来。

  其它几位皇子,也不多言,只觉得气氛沉重,也跟着一块吃了起来。

  “要是二叔三叔也在就好了。”

  朱雄英冷不丁说了这句话,朱元璋登时停止咀嚼。

  “老二不知道,老三该是喜欢的。雄英啊,他们离开,是为了帮咱们,也是为了帮你。”

  他和百官,在对藩王之事上的针锋相对,是自己赢了,他更希望一直赢下去。

  所以,他也不禁对朱雄英言传身教起来。

  “嗯!”朱雄英果断点头,“我知道。”

  朱元璋顿时笑了。

  而就在他想着这些的时候,旁边,或许正是饭点,好些人坐了下来,一边吃一边交谈。

  “唉……秦王、晋王还是离京了。”

  “咱们这位圣上还真是硬气,硬是一字不改,百官也是毫无办法,你们说这两位王爷,在藩地真能好好的为咱们百姓做主吗?”

  “应该能吧……”

  “你信吗?我不信。”

  朱元璋表情凝滞,他正要跟他们理论一番,却听那些声音再度响起。

  “你看……咱们说这些未来的事儿做什么?他们再胡来也不是在京城,跟咱们也没关系。”

  “倒是这刘伯温……啧啧你们知道,这段日子,京城都在传一个劲爆消息吗?”

  “什么?”有人低声询问。

  那人低着头看了看四周,压抑着激动的情绪,认真道:“上次那刘涟,为父求三司会审,结果圣上没答应,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那不是为了维护丞相吗?”

  “屁个维护丞相!”邻座的声音越来越压抑,但那种激动的,似乎窥得真容的语气,却怎么都掩饰不住。

  “我可听说,当初咱们这个胡相带御医前去,可不是胡相自己的主意……”

  “啊?”

  此话一出,那些人的声音更小。

  而那人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圣上的主意!”

  唰!

  这一瞬间。

  朱元璋猛地站了起来。

  哐当!

  凳子直接倒在地上,他冷厉的视线朝着旁边扫去。

  而燕王朱棣更是猛地喝道:“你们都从哪儿听到的这消息?”

  “你……你们干什么?管我们从……从哪儿听到的。”

  邻座的见这几人虽然拖家带口,但衣服都是上好的锦绣,当即吓得口吃起来。

  “说!”

  燕王一声厉喝,眉目之中,已然一片怒火!

  “这……这还要从哪儿听到吗?真是好笑!”

  那群人说着,忽然从怀里掏出什么金贵的东西。

  “你们看看……都在这上面写着呢。”

  朱元璋冷眼望去,眼神猛地一眯。

  因为他看到的不是别的。

  而是宝钞!

  “不知道谁将这些写到宝钞上,现在传的满京城都是了。”

  哗!

  朱元璋的身影猛地摇晃了一下。

  冷不丁的一把将其夺过,看着上面的各类小字猜想,气的浑身颤抖!

  京城里的百姓大多识字,将其写在宝钞上,这分明就是有备而来!

  “刘涟!”

  蕴含着字字森寒的嗓音,从其的喉咙里响起!

  下一刻,已经是被牵扯到的一个个人名。

  “宋濂!方孝孺!刘伯温旧党?国子学一众?还有……”

  他冷冷的看着宝钞,最后的三字再度响起:

  “苏贵渊!”

第126章 大愿

  “重八,先不要动怒,回去再说……”

  马皇后赶紧上前,她已经看明白了,有人借用宝钞在上面写下关于“刘伯温案”的猜测。

  并且直接将矛头,从胡惟庸身上,引导到了某个不可说的猜测!

  所以朱元璋在看到的第一时间,才无比暴怒!

  “走!回文华殿!”

  下一瞬,朱元璋显然反应过来,这里不是生气的地方,当即朝着宫城的方向走去。

  而在半路上,他也看向蒋瓛!

  “让宋濂来、让方孝孺来,让刘涟来!让但凡此次涉及的还有胡惟庸,还有这宝钞……苏贵渊,都给咱来!”

  此事已经涉及到了天家颜面,说是胆大包天都毫不为过,朱元璋更要看看,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还有,派人给咱查,京城里还传了些什么?都给咱查个一清二楚。”

  ……

  中书省。

  李佑脚步匆匆,只是敲了两下门,不等胡惟庸召见,就赶紧进去。

  “胡相,出事了!”

  胡惟庸转过身来,便看到李佑拿了一些东西,直接给他放在桌子上,“胡相请看!”

  胡惟庸原本在处理政务,能在这中书省坐镇这么久,他可不是光凭结交人脉就能上来的。

  此次送走秦王晋王,那过不了多久,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等人就要回京。

  圣上又让西平候沐英,继续出发坐镇陕西,其作为圣上义子,又经常在大明西部卫所驻扎,此次刚好能配合两位亲王,完美的交接过一地政务兵权。

  而之后……就是北地的魏国公——徐达!

  想到这个名字,胡惟庸才真正出现了一抹忌惮。

  这当朝之上,类似宋濂、方孝孺这些夫子,所谓的弹劾他根本不看在眼里!

  也不看看,现在的大明,现在的圣上,从来不需要夸夸奇谈的腐儒!

  也不需要整天喊着为国计谋,然后怀着其它心思的“东南士族”。

  在圣上的眼里,大明从来不缺能治理天下的臣子,只缺真正意义上的精兵强将,兵马粮草!

  徐达,这个曾经屡次在圣上说起自己的不是的“国公”,他才真的忌惮!

首节 上一节 221/3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秦时,我与曹贼何异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