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隐相

大明隐相 第254节

  苏闲则是继续道:“更何况,新钞印版,可不是表面那么简单,之前我们在尝试做纸钞印版时,陛下可记得那些编号?”

  此话一出,朱元璋登时越发疑惑。

  “不止那些编号!陛下,我父亲知道该怎么做。”

  苏闲说到这里。

  深吸了一口气,也说出了他此行最重要的目的。

  “除此之外,陛下,还有一件事最为重要。”

  眼看着朱元璋父子,越发不解的目光。

  苏闲轻轻吐出四字。

  “民收民解!”

  ……

  苏闲深知。

  从之前那两个兄弟白珏、白琅所言,能被洪武帝迁移进京城的“白氏宗族”,论及财力和实力,恐怕在这些迁移的富户里,都是全国排名前列的。

  然而这种宗族,神不知鬼不觉的凋亡,反而最后被这些人吃干抹净,甚至让他们的儿子、女儿都落到如此境地……

  有如此实力?

  不是一个简单的地下势力就能解释的。

  说白了,能被分化吞并,肯定是其它更大豪族,亦或者,衙门又在这里面扮演了什么角色?

  他们的上面又是谁?

  只是想到这些,苏闲不由得心中有些发凉。

  这些人可和明面举着大旗,喊着还要起义的“白莲教”不一样,他们的根系在民间,明面上看去,可能就是大明最普通的乡老、富商、读书人、乃至官宦!?

  “民收民解?”

  而此刻。

  朱元璋的眼神无比认真,他似乎想到什么。

  “你是说,那被迁移的富户,突然破落的事情?”

  苏闲点头。

  他可太民收民解的漏洞了。

  要知道。

  大明后世,张居正一条鞭法的重要内容。

  就是将“民收民解”改成了“官收官解”!

  为什么?

  民收民解漏洞太多,足以养出千万贪官污吏,豪绅地主!

  朱元璋为了省钱,除了在吏部挂名的国朝命官有岁俸之外,所谓的“吏员”,根本就没有岁俸!

  除此之外,衙门的支出,各科的供给,驿站、兵马、差役、小型的修筑河堤,道路维护等等……

  全是治下的“富户”团体,自己来负责。

  这些人轮流当类似“甲首、里长”的职位,就跟催收税粮一样。在官府的强力监督下,自己把每年负责的“一部分”交出去,然后轮到谁,谁去一家一户的派送。

  可是,三十年河东,今天你富裕了,说不定明天你就因为经营不善,天灾地祸,重新变成穷光蛋。

  然而,只要朝廷上面的“富户”名单还有你,那伱就得继续缴纳。

  缴纳不上来,视同拒绝缴纳,便享受一下官府的强力措施。

  而如此一来,太多老实的富户,则纷纷变成破落户,还要被逼的倾家荡产,流放甚至身死。还有一些,则是无奈卖儿卖女。

  要知道……

  苏闲说的这些“富户”,可不只是简单的商贾。

  但里面家里面稍微有一些薄产的,比如有六亩土地,都能上这个名单。

  虽然眼下的【黄册制度】还没有完善,但此种方法几乎是大明“税收”的一部分基石。

  所谓吏治败坏、兼并土地、巧立名目、增派徭役……。

  大部分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蜕变而来的。

  因为“民收民解”制度下,有些富户就能钻营,和当地的士绅、贿赂当地官府,让其核查富户的时候,略过自己。

  从而成为隐户,又或者依附。

  不仅不用负责支出,还能张开大嘴,也跟着一块儿吃。

  长久以往。

  大明再无富户!

  而地方官府为了维持表面稳定,只能将重点,又放在了普通老百姓身上……

  于是,新的一轮“吞并”又再次开始!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亡国之际,就在眼前!

  而就在苏闲想着这些的时候。

  “小子,制盐是技术工艺,你无意中想到了办法,咱理解?”

  “但税收却是治民!”

  朱元璋道:“里甲制和粮长制并行,咱这叫以良民治良民,必无侵渔之患!”

  “官府在其中起监督作用,民间百姓可以自己行动,将实物税或者货币征收,直接负责官府一应所需。”

  “如此一来,朝廷不用耗费太多钱财,否则,朝廷不仅要负责全天下的小吏岁俸,还要负责各地官府的支出、驿站交通?”

  朱元璋大手一摆,“朝廷哪来那么多钱?”

  “咱将这些富户定下,他们本就是剥夺民间之利,咱让他们负责,又没让天下的贫苦百姓负责。咱这也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你懂个什么?”

  苏闲就知道,对方肯定不理会。

  其实,也很正常。

  大明开国,各地都需要钱,各地也急需稳定。

  所以,朝廷制定的很多办法都是以“节省、民治”为主。

  而这也是这个时期的正统方向。

  毕竟皇权不下县,官府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将每一个百姓都能管理。

  所以,在百姓的观念里,祖宗族规大于明律,民间乡约大于衙门律条。

  这些东西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如何剥取富户之财,在地方治理百姓,这本就是考验一个官员的水准。

  大明律条就在那里,如何运用,这也是地方官和民间的博弈。

  只是……

  “陛下有没有想过,既然白氏宗族的事情能发生,其还在京城,与其一起发生的,还有林氏。天子脚下都有,那么其它地方有没有?”

  “大明开国才十一年,就已经出现了这些苗头,长此以往,以后又会出现多少起?”

  “陛下有没有想过,如果全天下的富户没有了,那么大明接下来地方官府的一应支出,又该找谁去要?”

  不等朱元璋回答,苏闲就直接说道:“平民!”

  “为了完成官府每年的税收额度,最后他们只能巧立名目,甚至增派徭役,如此一来,民不聊生!”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苏闲声音恳切。

  “你想多了。”

  朱元璋摆手道:“咱下令,朝廷每十年就会核查一次富户,类似这种家族破落的事情,不论哪个时候都有。只要官府监督,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更何况,此事涉及千家万户之税收,岂是轻易说变就能变的?”

  说着说着,似乎连朱元璋自己,都有些烦闷。

  “至于你刚才说的放长线钓大鱼……先将这些查清再说。”

  “另外,既然你说你父自己知道怎么做,那此事就越少人知道越好,让苏贵渊展露一些焦急,应有的情绪,或许也不让有些人怀疑。”

  “毕竟,他们既然知道新钞,难保在这钞镜院内部,没有什么眼线之辈。”

  “倒是今日来抓你的那些人。”朱元璋还是摇头:“但愿他们是真蠢,突然定下的自己行动,如此一来,其背后没有什么人看着,才不知道他们已经被抓。”

  “这个计划才能真正成立。”

  “否则……”一边说着,朱元璋也没了继续说下去的心思,因为从审问的结果来看,这些人还真是自作主张。

首节 上一节 254/3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秦时,我与曹贼何异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