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第258节

  这些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经过漫长的发展,文人们已经给予灌输到语言艺术中了。

  蓝玉都参与进来了,淮西武人们自然也不敢落寞。

  冯胜笑呵呵的出列:“蓝将军这说的话,咱看来是话糙理不糙,论事就论事,动不动锤死这个锤死那个,你不是说国之大,好战必亡吗?你这不是在好战吗?咋地,要亡了咱大明?”

  “你!胡说!老夫并没有这个意思!”

  吏部尚书詹徽看着场上的形式,又看着老爷子闭目的样子,缓缓出列。

  “本官就说一句话,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这话嘴巴毒啊!

  虽然他没指名道姓,可却是将给事中和御史台的人全骂进去了。

  说这些人贪愎而拙交,抱旧而惧新。

  “你!”

  兵科给事中陈泽中指着詹徽,便开口道:“国朝的财力才上升微末,汝等便好大喜功,殊知古隋炀帝三征高丽,扬州丝绸?”

  “莫要些许成就便粉饰太平,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北方战戈未平,而今又耗费财力于东南海域,国朝迟早被你们这些人折腾散架了!”

  双方坚持不下,各说各理,都在言语理论攻击,却始终难分伯仲。

  傅友文压着手:“容本官插个嘴,谢谢。”

  “尔等所抱观念,不外乎出海耗费钱财,好大喜功,却无实际收益。”

  “成,我户部和兵部最近在种植一种作物,此作物来自大洋彼岸。”

  “臣祈求陛下,将此作物呈于殿前。”

  朱元璋点头:“准奏。”

  终于要给事情下定论了,再吵下去,朱元璋真打算扒了傅友文的皮了。

  他没时间听这些人在大殿扯淡,扯的脑子都疼了。

  大殿陷入短暂安静。

  众人皆有些狐疑的盯着傅友文和赵仁,却也不知道这两人在搞什么鬼。

  (本章完)

第116章 朝堂百官震惊,这怎么可能!

  少顷,一大缸被抬进大殿。

  大缸内冒着热腾腾的白气,散发着垂涎的香味。

  这场朝会从开朝到现在,已经快过了午时。

  年轻一点的官吏还能抗的住,老一点的官吏早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

  可纵然如此,还是有人呵斥傅友文殿前失礼。

  傅友文也不辩驳,请求朱元璋下发食物。

  朱元璋心里想明镜一样,开口道:“既如此,诸爱卿先吃点东西再说。”

  众人忙不迭道:微臣谢陛下体恤,吾皇英明!”

  好一些人,虽然嘴巴上说的义正言辞,可真要给吃的了,也不自觉的咽了咽口水。

  尤其这一锅浓粥,闻起来是那么的香。

  殿前禁卫军给众人盛了粥,众人皆有些狐疑。

  这粥,有点不对劲啊!

  傅友文这厮….不会胆大包天的,想要毒害众人吧?

  傅友文没有提前将红薯拿出来。

  他知道要是先拿出红薯来,这里面许多惜命如金的老家伙们,一定是不敢吃的。

  索性他就等这些人吃完了之后,再细说红薯之事。

  大殿上群臣皆分了粥,粥里冒着白气,在这数九隆冬的天气下,能喝到一碗浓粥,不可谓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儿。

  东西才进口,一股香甜的感觉,瞬间就刺激了群臣的味蕾。

  后世的人,可能都习惯了番薯的滋味,何况在那个食品百花齐放的时代,所以并不觉得番薯可口。

  可对于第一次品尝的大明百官而言,这味道….众人竟微微一楞。

  这滋味….居然大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带着丝丝的甜,竟然出奇的美味。

  所有人都面面相觑,一时间竟是不知该说什么。

  这里是御前,所以众人还是不能太过失礼的。

  当然,口感和滋味,还不是主要的。

  一碗粥下肚,虽然里面的米粒很少,可因为那金黄色一坨的缘故,竟是如此饱腹。

  而且那金黄色一坨….竟是出奇的好吃。

  一时间,百官都有些不明所以了起来。

  “好吃吗?”傅友文问道。

  “还行。”几个同僚回道。

  傅友文再次问道:“吃饱了吗?”

  这次就连御史和给事中,都实话实说道:“饱了。”

  傅友文深吸一口气,道:“那接下来,就该说事儿了!”

  傅友文咧嘴看着众人,眸光突然有些火热。

  今日这朝会,本就是老爷子一手策划的。

  这些个老东西,还想罢黜本官?

  咱替老爷子说话,说出老爷子心中所想,这能罢他的官?

  真是痴人做梦!

  不过老爷子将这么大的事交给自己,而没有交给詹徽等人,这足以说明老爷子对咱的信任,可不能办砸了。

  出海,是一定要出海的!

  “既然诸位都吃饱了,那么本官再说说刚才的议题罢。”

  霎时间,众人立刻分开,刚才还和气一团,现在立刻泾渭分明。

  “莫要以为施展点小恩小惠,便能改变吾等想法!”

  “却也如此!况且了,这粥食亦非你之恩德,此乃陛下圣恩!吾等沐浴的也是皇恩,和你傅友文没关系!”

  傅友文笑笑,并没有争辩。

  “既然刚才都说着食物果腹和香甜,那就成了。”

  “这一碗粥水内的米粒,我想诸位肉眼可以见到,极少!”

  “那么果腹的重点,便不在栗米而在这红薯之上。”

  朝堂上好一些人都狐疑的看着傅友文,哼道:“傅大人有话直说,莫故弄玄虚的卖关子。”

  傅友文深吸一口气:“好!此作物….源自海上,在大洋彼岸!”

  兵科给事中陈泽中,呵呵捋须笑了起来:“那又如何?我大明内陆,难倒就没有此农作物?你这个媚外的狗东西,启奏陛下,傅友文有不臣之心,臣请陛下.…”

  朱元璋摆手打断他,恶狠狠瞪了他一眼:“你是给事中,风言奏闻的言官,你可不可以等旁人话说完,再表达自己的意见呢?”

  陈泽中被朱元璋这话说的面皮羞红,急忙抱拳弯腰:“微臣知罪。”

  朱元璋对傅友文道:“继续说下去!”

  傅友文忙不迭道:“是,陛下。”

  “微臣想说的,并不是这作物就比咱大明的好,而是他容易种植,国朝的栗米和麦谷,对土地要求很高,浙江沿海城市,几乎难以种出来。”

  “但红薯不同,它是不分咸碱之地,几乎可以在任何土地上生存。”

  “其一年两熟,分为夏秋,甚至有些地方,春日也可种植成熟。”

  “非但如此,其对蝗虫等抗性较强,很少会受到虫灾侵扰。”

  傅友文一点点的,将红薯的特性介绍出来。

  殿内许多人也渐渐安静下来,每個人都有些若有所思。

  他们先前是和傅友文吵的不可开交,但这不是因为泄私愤,而是在为国朝的发展争辩,无关乎自己的利益。

  他们认为国朝若将财力放在东南沿海上,对羸弱的大明财政的冲击太大,会得不尝试。

  趁着傅友文停顿期间,兵科给事中陈泽中道:“唔!既然此作物这么好,那也完全可以以国朝天威召诸国,将此作物引进大明,何须非要劳民伤财出海巡航?”

  傅友文笑道:“诸如此亩产千斤的作物,在海外还有许多未被发现,故此,我国朝建船出海,一来可寻找更多作物,二来可看西方诸国的国情,三来,可威慑沿海国家,四来….”

首节 上一节 258/3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让你当太子,你去挖地道?

下一篇:鹿台都着火了,你说大商还有救?

推荐阅读